程 也
上海2010年世博會中國國家館位于上海世博規(guī)劃圍欄區(qū)B片區(qū)世博軸東側,地處世博園區(qū)南北、東西軸線交匯的核心地段,總建筑面積達16.01萬平方米,由建筑面積為2萬平方米的國家館、3萬平方米的地區(qū)館以及3000平方米的港澳臺館三部分組成。國家館、地區(qū)館功能上下分區(qū)、造型主從配合,空間以南北向主軸統(tǒng)領,形成壯觀的城市空間序列以及獨一無二的標志性建筑群體。
作為上海2010年世博會的永久性場館之一,中國國家館是世博會園區(qū)的核心建筑,也是我們國家的名片。所以這次的建筑設計要既富有中國特色,又具有時代意義。那種既能擺在歐洲、又能放到美國的規(guī)劃設計并不適合放在這里,而那種“復古”的建筑,比如過去中國參加世博會建造的中國風格場館,也因為缺乏時代精神而不適合。木建筑斗拱是中國建筑結構里的一個突出特征,可以說是一種中國智慧的代表,是非常好的元素,但是也不能太具象,因為中國歷史悠久,難以很具象地以一個物品進行描述。因此,2010年世博會中國館運用了斗拱的木結構穿插的理念,又加以現(xiàn)代詮釋,體現(xiàn)了“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的設計理念。在國家館部分由4個鋼筋混凝土核心筒立柱和鋼結構組成,鋼結構從柱高33.3米居中升起,層疊出挑,呈拱斗型,成為凝聚中國元素、象征中國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體;地區(qū)館則呈水平展開,以舒展的平臺基座的形態(tài)映襯國家館,成為開放、柔性、親民、層次豐富的城市廣場。二者互為對仗、互相補充,組成內涵豐富的統(tǒng)一整體。
中國館在整體色彩上以“中國紅”展示,它所表達的“喜慶、吉祥、歡樂、和諧”的情感與世博會“理解、溝通、歡聚、合作”的理念是一致的。但是,從色彩上來說,大紅、朱紅、桔紅,各種各樣的紅可謂千差萬別。究竟什么是“中國紅”?在施工層面又如何實現(xiàn)?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宋建明表示,紅色的波長是780毫微米,這個波長非常強,通俗地說就是它在很遠的地方就能被看到。但是像中國館那么大的體量,色度控制不好的話會給人一種紅顏色似乎在飄浮的感覺。而且人們看久了會感覺泛綠光,因為存在補色殘像這樣的生理現(xiàn)象。讓紅色形成節(jié)奏是消解殘像的一種辦法。中國館的紅分七色,一脈相承、和而不同,四色對付外立面,三色處理內部。實現(xiàn)了“中國紅”的氣象,正色的紅,艷麗而不失沉著。
同樣的一種紅色在玻璃、水泥、瓷磚上反映出來的感覺是不一樣的。紅色還要和建筑材料配合起來。為此,特別設計了具有“長城形”肌理的中國紅金屬板。所謂“長城形”肌理說得通俗一些就是像“燈芯絨”那樣有凹凸感,這樣更具立體感,能在同一種光線下呈現(xiàn)層次更加豐富的色彩。在白晝不同陽光折射、夜間燈光投射以及不同視覺高度條件下,中國館墻體均能形成統(tǒng)一、沉穩(wěn)、經典視覺效果的紅色。中國館的華冠幕墻上都是這種金屬板,而內側裝的是保溫材料的中國紅板。由于國家館形如冠蓋、層疊出挑、制擬斗拱的設計形式,形成冠頂越高越大,以45度角向上伸展之態(tài)。這里沒法用腳手架,大塊的中國紅金屬板都是從管桁架中探出去安裝的。“當前中國館最艱巨、最緊張的施工,就數(shù)‘懸空穿外衣這道活了?!?中國館項目部經理姚建平說。所謂“懸空穿外衣”,就是在沒有腳手架和吊籃的情況下,為中國館安裝7000多塊外墻紅板以及1230多塊玻璃。由鋁板和礦棉制成的紅板,每塊重約44公斤;而三層夾膠中空玻璃,每塊重達370公斤,且要以135度的外傾角斜鋪在中國館外立面上,其吊運安裝的難度可想而知。施工單位因地制宜研發(fā)了懸空作業(yè)的平行移動電動車,工作效率從每天一二百平方米變成1000平方米左右,而且“東方之冠”的四個大斜面可以同時流水作業(yè)。
目前直接為中國國家館、中國地區(qū)館以及港澳臺館提供電力的中國館35千伏變電站已經正式投入運營,這個35千伏變電站就像中國館的心臟,它輸送的電流就像血液,流到各處,讓各處的調試動起來,很多工程可以得以同步推進。夜色中的中國館也因此得以綻放出美麗的光芒。預計到8月份,中國館將正式穿著紅妝向世界亮相,無論白天黑夜,人們都能夠一睹它的美麗。
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作為演繹這一主題的最重要平臺之一,中國館的展示主題確定為“城市發(fā)展中的中華智慧”?!斑@種精神品質層面的大智慧,概括而言,就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師法自然、和而不同。要解決當前世界城市化進程中出現(xiàn)的困難和挑戰(zhàn),需要這些中華智慧發(fā)揮作用。”上海世博局中國館部籌備小組組長錢之廣說。參觀者進入中國館進行參觀的過程就是一次尋覓“中華智慧”的旅行。中國館的展示設計以“東方”為角度,以“尋覓”為主線,將展覽分為三層:49米核心展示層“東方足跡”闡述城市發(fā)展理念的智慧;41米體驗展示層“尋覓之旅”闡述城市營建的智慧;33米功能展示層“綻放城市”闡述城市生活的智慧。
最近,中國館籌備領導小組和中國少年先鋒隊全國工作委員會聯(lián)合發(fā)起了一個“祖國發(fā)展我成長——我心目中的未來城市和生活”的全國兒童畫征集活動。根據(jù)規(guī)劃,相關入選兒童畫將在中國館一條長約300米、寬約3.5米的環(huán)形人行坡道上進行展示。兒童代表中國充滿希望的未來。這些代表了兒童純潔心靈的圖畫,可以看作是人類內心對城市生活最質樸的追求,進而可以對未來城市規(guī)劃產生較高的參考和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