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國遠(yuǎn) 黃衛(wèi)紅 臧傳波
【摘要】水稻大壟雙行南北插,是東北高寒山區(qū)一改傳統(tǒng)水稻栽培模式,改變原來產(chǎn)量1000斤-1500斤/1000平方米提出來的栽培模式,產(chǎn)量可突破2000斤/1000平方米,可使產(chǎn)量穩(wěn)定在1600斤-2000斤/1000平方米提出來的。其要點在:育壯苗、保行向、南偏西5-15度的影象,確定南北插,使每平方米保證在450個大穗(大行距為35厘米,小行距為15厘米,株距為13厘米;每平方米28簇。)可增產(chǎn)25%。其優(yōu)勢在于充分利用陽光增加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積和時間,提高地溫。
【關(guān)鍵詞】家水稻 大壟 雙行
【Abstract】Rice double major north-south ridge is one of the mode of rice cultivation that change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from Northeast Alpine mountain, it changes the original output of 1000 kg -1500 kg / 1000 square meters from the traditional mode, the production can breakthrough 2000kg/1000 square, the methods can be make out when the production enabled stay in 1600-2000kg/1000 square. The points in: Sterile seedling, Security to the line, the image of 5-15 degrees south to west, make sure north-south ridge play. Make sure each square meters in 450 Big Ear (35 cm for large spaced, 15 cm for small spacing, Spacing in the rows for 13 cm, 28 clusters per square meter) can increase the production of 25%. Its advantage in: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sun to increase Photosynthesis effective area and time, Raise the ground temperature.
【Key word 】Rice double major north-south ridge Play.
一、品種介紹:
1.老品種:萬寶21號,上育397,日引4號,日本沙沙尼,紅高梁。
2.新品種:應(yīng)選擇生育期在130天以內(nèi)的,積溫指標(biāo)在2400℃以下的,(也就是4月20日播種,5月25日插秧,9月10日成熟的品種)最好是經(jīng)過試種的,且不可完全聽信廣告給出的生育指標(biāo)。
二、扣棚時間:
1.早扣棚:3月1日扣棚,不能晚于3月5日為早扣棚。
2.晚扣棚,4月1日為晚扣棚。不管是早扣棚還是晚扣棚都是為了提高棚內(nèi)地溫(早扣棚可種一茬小菜)以防稻苗的立枯病。本田面積:苗田面積=10 1.1。
三、 盤土準(zhǔn)備山上的腐殖土:活黃土=2 1。過篩子后,土的體積發(fā)芽后種子的體積=10 1
四、 盤土配制,“營養(yǎng)土”+“腐殖土”+“活黃土”拌勻悶24小時之后待用。(“營養(yǎng)土”可按說明書使用)
五、 種子處理:
4月7日前選晴天曬種兩天,并用手輕搓幾次。再用20%的鹽水選種。(方法是用10斤鹽放入40斤清水中溶解后,把稻種放里一瓢,攪拌后漂著的扔掉,沉底的撈出,以此類推,最后,用清水沖洗干凈使撈出的種子本身不再有鹽為止)然后用“901”或“惡苗靈”等浸種殺菌劑浸種7天(其間要經(jīng)常攪拌,每天最好攪拌2次)。
六、 催芽
將浸泡的種子撈出后,裝入麻袋或透氣的編織袋,但不要裝滿。
1.把種子放入大棚內(nèi)自然催芽。(效果一般)
2.把種子放在炕頭上,在兩根棍上放上板子,然后鋪上塑料布,再在塑料布上鋪上厚10cm的草,再把稻種放上,插上溫度計,包上塑料布,最后用小棉被蓋上。4小時翻一次口袋,看一次溫度計,保證溫度在28—30℃之間,24小時即可破胸出齊芽。然后降溫至25—20℃(去掉棉被2小時后去掉塑料布,再過1小時,把口袋移到炕梢,待涼透可放在地下待用,且不可一下子就放在地下,以防嫩芽“感冒”。)待用。
七、 播種:
1.將苗床整平 翻土5—10cm(切不可深翻,深翻會增加含水量,降低床底地溫)打碎土塊,澆透兩次底水,再用1000倍液敵克松消毒(2—2.5克/平方米)待用。
2.播種:混播土種=10 1(也就是用同一個 盆裝10盆土,然后放一盆種子)反復(fù)攪拌均勻再裝盤。每盤用種1—1.2兩,鋪盤要平,要壓實,盡可能地不讓有空隙,為有效占地,第一行最好拉線進(jìn)行。
3.覆土 播種后用細(xì)眼噴壺澆水,使其種子和土下沉,然后覆土0.5厘米,再澆一次透水,盡量不要讓種子露出,最后用“封閉一號”進(jìn)行封閉,然后蓋上薄膜即可。(薄膜不用厚的或帶色的以便透光增溫)
4.播種時間:4月15日—18日
八、 撤膜控水:
幾天后,水稻露針時,在早晨7點鐘左右撤膜。觀察一下,露干處用手按一按,再澆上水,其余的大部分不要澆水,待大部分露干時再澆一次透水。
九、 控溫:
從針葉到1.5葉要控溫在20—25℃,當(dāng)棚內(nèi)溫度過高時,盡量從棚頂放氣降溫,以免降低地溫。
十、 控水通風(fēng)
從撤膜至2.5片真葉時控水,苗不打綹為原則,澆第一遍透水時,最好澆一遍醋精水。PH值為4.5為宜。(用口嘗略帶澀或微酸味)這樣小苗基本上是不會得病的。
十一、 足水練苗
從2.5片葉到插秧,視床土而定澆水量,必要時每天澆兩遍水(早晚各一次),要大通風(fēng)練苗,保證棚內(nèi)不要超過30℃。到5月10日如果無霜凍可把大棚撤掉。如果有霜凍可再蓋上,第二天再撤下來,每天兩次澆水即可。
十二、 插秧前1—2天追送嫁肥
每平方米追1兩二銨和0.2兩尿素,再澆水(4斤/m2)把化肥沖化,以防燒苗。
十三、 插秧
頭一天下午噴一遍防治稻瘟病的富士一號。起苗前,早晨噴40%樂果800倍液。防蟲。
十四、 本田建設(shè)
培高埂必須保證埂高30cm。池面耙平,寸水不露泥。砂土地邊耙邊插。一般地可提前一天耙地,冷漿地可提前3—5天,待水清后插秧。
十五、 插秧
5月20日—5月25日為最佳期。
南北行向以立桿中午12點半—13點的影向為準(zhǔn),大壟雙行,大行距為10寸—12寸,小行距為6寸,株距為5寸,拉繩插,深度為缽體露個頭,不可讓缽體完全進(jìn)入泥中,因水太深苗漂起來也不要害怕。只要不成堆就可以。幾天后,這些漂浮的苗根很快長長,并抓住地表,長得更快。千萬不要因水深,用力插,苗不愛長,秋后上不來。有人要問,為什么要取南北行向,采取大壟雙行插秧呢? 道理 很簡單 ,就是盡可能地使水稻根部增加采光量,增加稻苗光合作用的受光面積和稻根地表的受光面積,以提高地溫。特別是從孕穗拔節(jié)開始到灌漿初期表現(xiàn)極為明顯。
十六、本田施肥(每畝1000平方米)
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10牛車加尿素23斤加二銨18斤加硫酸鉀17斤一并施入做底肥(在翻地前撒施),或在耙地時撒施。插秧后5-7天結(jié)合除草追氫銨30斤/畝做分蘗肥。15斤尿素、5斤二銨、10斤硫酸鉀做孕穗肥。如果沒有農(nóng)家肥,底肥應(yīng)加倍施入化肥,即37斤尿素、36斤二銨、37斤硫酸鉀。
插秧前最好每畝撒施1.5袋白灰,如果是冷漿地,每畝可撒施3袋白灰效果會更好。
十七、灌溉
1.淺灌。插秧時需花達(dá)水,如無霜凍5天內(nèi)盡量少給或不給水,使苗盡快扎根。
2.略深灌。插秧5-7天后灌水2-5厘米深,使水面蓋上池面不露泥為宜。此時追肥、除草、追肥、防蟲。
3.曬田。追肥、除草后池水自然曬干(如冷漿地在除草后10天池面仍有積水應(yīng)及時排除)進(jìn)行曬田,曬至田面出裂。如有深水可及時排出。力爭曬出大裂。如果是沙地可見裂就灌水,如果是一般地不見大裂不灌水,如果是冷漿地只排不灌,盡量曬田。
4.略深。到7月初至7月10日左右注意觀察,稻苗是否拔節(jié),(拔一棵稻苗,扒開莖稈看是否有橫節(jié)出現(xiàn),如有節(jié)說明水稻開始拔節(jié)孕穗)如果拔節(jié)開始此時正是灌水追肥的最佳期。水深最好是5-7cm。追肥可視苗性追15-20斤尿素,10斤硫酸鉀、5斤二銨。
5.大灌溉。到7月20日大部分稻苗開始孕穗拔節(jié)抽穗,天氣又進(jìn)入多雨低溫期,此時應(yīng)大水灌至25cm深,其目的是:一是保胎防止凍害;二是控制無效分蘗并拿齊大穗。
6.灌三曬。從8月10日左右基本拿齊穗,開花快要結(jié)束開始撤水。曬7天后灌3天,將水 排出再曬7天,就這樣依次灌3曬7三次即到老秋。(此方法俗稱跑馬水)如果是冷漿地從8月10日開始排水一直到老秋。
十八、稻瘟病的防治
一般地6 月20日左右。雨季剛來之時噴一次稻瘟凈,半月后,也就是7月5日—7月10日期間再噴一次“富士一號”到7月25日—8月1日再噴第三次防稻瘟病的藥,以預(yù)防頸瘟和穗瘟。噴藥要勻、要到位、要按說明書兌藥噴施。千萬不要等水稻得病后再噴藥以免造成減產(chǎn)。
以上是筆者多年實踐研究的結(jié)果,按此技術(shù)流程種植水稻,每公頃產(chǎn)量可達(dá)種子公司公示的最高產(chǎn)量指標(biāo),甚至?xí)咭恍?。?008年我縣實驗區(qū)依照以上種植技術(shù)——“大壟雙行南北向”種植水稻畝產(chǎn)在1700斤-2200斤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