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老師:
您好,我是一名基層社區(qū)醫(yī)生,在指導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方面我有些疑問,希望編輯老師能夠幫助解答。
目前的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推薦將阿司匹林用于中度冠心病風險人群的一級預防,一些醫(yī)生也熱衷給健康人群或有發(fā)病危險因素的人使用小劑量阿司匹林,尤其是有高危因素者,如血脂異常、肥胖者、糖尿病患者。
那么在指導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山東王方東
解析專家
李嵐中南大學湘雅二醫(yī)院
阿司匹林是一種古老的藥物,它作為一種解除疼痛及退熱的藥物,從19世紀開始,就被廣泛應用于臨床。與其他藥物一樣,阿司匹林也有毒性,其主要不良反應是能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的正常聚集,以及破壞胃黏膜屏障引起胃出血。
有時,藥物的不良反應可被轉為優(yōu)點。阿司匹林通過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而具有抗血栓的特性,抑制血小板在血管內結團和阻塞血管,可明顯降低動脈內阻塞性血栓的形成。這種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在20世紀中后期已被廣泛地用于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主要是用于冠心病患者,以預防心肌梗死的發(fā)生;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降低死亡率;在經歷一次心肌梗死后,可明顯降低再次發(fā)作的風險;對心房纖顫的患者,可預防腦卒中及栓塞。
一些醫(yī)生也熱衷給健康人群或有發(fā)病危險因素的人使用小劑量阿司匹林,尤其是有高危因素者,如血脂異常、肥胖者、糖尿病患者。他們目前沒有心腦血管疾病,而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為目的用藥,來保護心臟和血管。這種小劑量阿司匹林的使用,不僅可防止血栓形成,而且胃腸道并發(fā)癥的不良反應也可減至最小。事實證明,這種預防用藥是有益處的。然而,對于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還需注意以下幾點。
在服用此藥的同時,應嚴密觀察是否有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適、疼痛、燒灼感、黑便等癥狀,必須告知患者,如發(fā)生此類癥狀隨時到醫(yī)院就診或停藥。原惠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的患者,更應慎用或不用。
在飲酒前后不可服用阿司匹林,因酒精本身可以損傷胃黏膜屏障,加重藥物的不良反應。同時,飲酒后會增加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并延長出血時間。
少數患者長期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后,可出現皮膚出血癥狀,表現為皮膚青紫或出血點,或牙齦出血、鼻出血,這在老年女性尤為常見。遇到這種情況,可及時停用阿司匹林,并去醫(yī)院檢查一下血小板數量和功能。
盡管目前阿司匹林在藥店就可以買到,但是醫(yī)生還是應該建議患者到醫(yī)院進行診斷,然后由心腦血管??漆t(yī)生決定其是否需要長期服用。應選用療效確切、胃腸道反應小的“腸溶”型阿司匹林,以保證可靠的效果,盡可能避免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如果長期使用阿司匹林,醫(yī)生和患者都需要慎重權衡利弊關系。沒有發(fā)病因素而完全健康的人,為預防疾病而每天服用阿司匹林,是大多數醫(yī)生不推薦的。
阿司匹林(一)
乙酰唑胺阿司匹林與乙酰唑胺相互競爭與血漿蛋白的結合,并抑制腎小管分泌,使游離的乙酰唑胺增加。水楊酸鹽水平上升造成代謝性酸中毒,顯示水楊酸鹽或者乙酰唑胺的毒性。如果確需同時用藥,應對患者的乙酰。唑胺、水楊酸鹽血藥濃度、毒性進行監(jiān)測,必要時調整藥物用量。
乙醇兩者都損害胃黏膜,乙醇增強阿司匹林的作用,導致胃黏膜損傷發(fā)炎。阿司匹林還影響血凝,導致血便和出血時間延長。對于胃腸道潰瘍患者應該嚴格避免同時服用阿司匹林和乙醇。服用對乙酰氨基酚或者阿司匹林緩沖劑,則不會有明顯的不良反應。其他的水楊酸類藥物也有影響凝血因子形成和刺激胃黏膜的作用。
氫氧化鋁、氫氧化鎂抗酸藥使胃液pH升高,使水楊酸鹽在胃部的釋放受到影響,并使胃通過時間減短,從而導致水楊酸鹽血藥濃度降低。
建議患者服用腸溶劑型,且不要與抗酸藥同時服用,避免藥物提前釋放。其他的抗酸藥對阿司匹林也有同樣作用。
活性炭活性炭吸附消化道內的阿司匹林,抑制其吸收,兩者應錯開時間給予。誤服阿司匹林可用活性炭來解救。當發(fā)現阿司匹林服用過量應盡快地服用活性炭,建議活性炭與阿司匹林的比例為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