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 荷
它是惡魔的飲料,卻降服了基督徒;它曾是全體主婦的情敵;它曾和藝術(shù)聯(lián)姻,如今又成了office的附屬品。全世界都在喝它,但卻用著最不一樣的姿態(tài)。
咖啡,咖啡——多么熱烈、濃稠的褐色字眼,充當了舊時代的靈感之源和今天全世界的興奮劑。
是惡魔的飲料,卻降服了基督徒
咖啡,相傳是一位牧羊人最早發(fā)現(xiàn)的。他在牧羊的時候,偶然發(fā)現(xiàn)他的羊蹦蹦跳跳手舞足蹈,仔細一看,原來羊是吃了一種紅色的果子才導致舉止滑稽怪異。他試著采了一些這種紅果子回去熬煮,沒想到滿室芳香,熬成的汁液喝下以后更是精神振奮,神清氣爽,于是,咖啡就此出現(xiàn)。到了后來,咖啡作為酒的替代品,在阿拉伯世界流行開來。經(jīng)過15世紀到麥加的朝圣者,以及土耳其當時的鄂圖曼帝國的西征,傳播到了歐洲。
而咖啡文化正是成熟于歐洲。16世紀初,咖啡在歐洲傳播開來。當時的法國國王克雷門八世曾說:“雖然是惡魔的飲料,卻是美味可口。此種飲料只讓異教徒獨占了,殊為可惜?!睆拇耍酵揭材茱嬘每Х攘?。
它曾是藝術(shù)家最愛的液體,是全體主婦的情敵
在英國有無數(shù)的咖啡屋,當時只有男人能進入??Х仍诩澥康纳缃粓鏊H受歡迎。男人們在此高談闊論政治、文學、商業(yè),夜不歸宿。以至1674年有許多主婦提出請愿書要求將咖啡屋關(guān)閉。然而這些咖啡沙龍卻孕育了無數(shù)的思想家及哲學家,如巴爾扎克、盧棱等等。許多藝術(shù)家都酷愛咖啡,那不勒斯偉大的劇作家在其回憶錄中寫道:“小時候炒咖啡是大人們的事情。他們把咖啡豆倒進圓桶后,一邊轉(zhuǎn)動圓桶一邊不停地炒啊炒,直炒到咖啡豆變?yōu)樯詈稚?Х鹊臐庀阃高^窗戶,飄到我的房間里來,把我從睡夢中喚醒。所以,在得到父母允許前我早就知道咖啡那令人陶醉的味道?!?
而當今社會,咖啡離藝術(shù)遠了,它成了office的附屬品。在這種蕩著奶香、甘甜與苦澀的液體中,緊張工作和生活著的人們彼此交換著信息,釋放著憂怨,汲取著溫暖,從而獲得了一種熱情洋溢的生命情調(diào),在這種情調(diào)的背后潛伏的是對自由不羈的認同,是對office壓抑生活的反叛。
看,全世界都在喝咖啡,但卻用著最不一樣的姿態(tài)
如果有一種飲品既是最全球性的,又是最個人化的,那一定是咖啡。
美國人喝咖啡,像進行一場不需要規(guī)則的游戲,隨性放任,百無禁忌。歐洲人沖調(diào)咖啡時的種種講究,美國人是不屑一顧的。即使別人評論美國人的咖啡水加得多,咖啡少,滋味特別淡薄,實在難喝,但是并不妨礙美國人對于咖啡近乎偏執(zhí)的熱愛。
在陽光漫溢的意大利,那里的咖啡以Espresso為代表,又濃又香,面上浮著一層金黃泡沫的純黑咖啡,濃稠滾燙好似地獄逃上來的魔鬼,每每叫人一飲便陷入無可言喻的魅力中,難以忘懷。
法國人喝咖啡講究的似乎不在于咖啡的味道與種類,而是環(huán)境和情調(diào),大多不愿意閉門“獨酌”,偏偏要在外面湊熱鬧,即使一小杯的價錢足夠在家里煮上一壺,他們?nèi)匀徊辉复掖液攘俗髁T,而是慢慢地品,細細地嘗,讀書看報,高談闊論,一“泡”就是大半天。而法國人養(yǎng)成這種喝咖啡的習慣,自覺不自覺地表達著一種優(yōu)雅韻味,一種浪漫情調(diào),一種享受生活的愜意感。
而在奧地利、瑞士、德國,以至于于北歐幾個國家,那兒的人對于咖啡的習慣顯得理智又溫和,和他們的民族性格一樣,謹守中庸之道,完全屬于中濃度口味。在也門、衣索匹亞和土耳其咖啡子民最初的印象中,咖啡是一味單純的濃黑。而在其他國家,對于咖啡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張愛玲曾經(jīng)說過:“非榨干了所有的思緒才心甘情愿,累了,倦了,拆一包咖啡,倒一杯開水?!鄙鋵嵕褪且粋€經(jīng)歷快樂與痛苦的過程,需要不斷地修繕與調(diào)整。無論生活多么無奈,屬于自己的事情只能自己來做。屬于自己的日子,無論神圣還是傷心,都要拿得起放得下。當我感覺到疲憊、勞累和無奈的時候,就停下來慢飲一杯清純的咖啡,心無雜念地享受。生活有時就是這樣,需要被不斷地調(diào)整和完善,哪怕是一個看似落寞的深秋黃昏,哪怕是一個人的熱拿鐵,又何妨?
咖啡大事記
公元5、6世紀 非洲埃塞俄比亞牧羊人發(fā)現(xiàn)吃了紅果子的羊狂舞。
1530年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北方的大馬士革出現(xiàn)了歷史上第一家咖啡館。
1601年 咖啡這個字眼最早出現(xiàn)于英國報紙上。
1650年 英國首家咖啡館在牛津大學開設(shè)。
1689年 北美首家咖啡館在波士頓開張。
1840年 法國人發(fā)明以玻璃制作的虹吸式咖啡壺。
1898年 剛果發(fā)現(xiàn)咖啡樹種“羅巴斯塔”(Robusta)。
1901年 意大利人發(fā)明全球第一臺商業(yè)用濃縮咖啡機。
1905年 班茲(Bentz)首創(chuàng)濾滴式咖啡機。
1933年 依利(Illy)發(fā)明第一臺自動濃縮咖啡機。
1952年 “喝咖啡時間”(Coffee Break)成為美國日常用語。
1974年 “精品咖啡”(Specialty Coffee)一詞出現(xiàn),用以形容風味獨特的稀有咖啡豆。
1995年全球每年喝掉4000億杯咖啡。
(楊美茹摘自《優(yōu)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