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彥
喜歡孩子:溫馨還是傷害
2009年6月26日凌晨,邁克爾·杰克遜因病不治身亡,終年50歲。
有人說,死亡未嘗不是對邁克爾悲劇人生的解脫,因為他遭遇了太多的非議和莫名的指控。最為嚴(yán)重的,也是徹底打倒他的便是兩次孌童案。
1993年,13歲的男孩錢德勒控訴邁克爾對其進(jìn)行性侵犯。錢德勒的案子最后庭外和解,有傳言說,為了擺平此事,邁克爾支付給孩子的父親2200萬美金。10年后。一位名叫加文的白血病男孩因為家境貧寒,成為邁克爾的救助對象。正是這位加文將邁克爾以“猥褻罪”告上法庭,說他與邁克爾同室而眠時,邁克爾對他上下其手。
對于這個指控,邁克爾的回答是:“事情根本不像人們所想的那樣,我們只是在一起玩耍。我讀故事給他們聽,火爐點(diǎn)燃著,我們一起入睡,給他們準(zhǔn)備熱牛奶和曲奇餅,僅此而已?!?/p>
沒有人相信他。等待他的是漫長的庭審,一次次地上法庭、被記者質(zhì)詢、被放大數(shù)倍地報道。2005年6月,法庭宣判:10項猥褻罪名均不成立,邁克爾·杰克遜無罪。
雖然法律給了邁克爾一個清白,但流言蜚語卻從未離開過他。面對流言,邁克爾說:“下流的人們腦子里只有性,他們整天想的全是性,我跟孩子們在一起很正常,很溫馨?!边z憾的是,他與孩童之間的“溫馨”常常被人誤解,而他只能一遍遍地解釋:“我決不會傷害孩子,哪怕是折斷我的手臂。”
或許,2003年孌童案發(fā)生后,一份兒童心理醫(yī)師的報告能夠解釋邁克爾所說的“溫馨”。在多次和邁克爾及原告男童接觸后,心理醫(yī)生卡茲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邁克爾只是一個“心理年齡退化到12歲左右的人”??ㄆ濁t(yī)生絕非妄下結(jié)論:邁克爾曾在大街上學(xué)兔子跳;花15萬美金請非洲巫師對他討厭的人下咒;跟一群男孩關(guān)起門來在樂園里玩……
他那為外界所詬病的鼻子,似乎也在證明這一點(diǎn)。邁克爾一生接受過12次整容(他只承認(rèn)做過4次),動手術(shù)最多的是鼻子,而鼻子的形狀,越來越像“小飛俠”彼得·潘的鼻子:小、鼻尖上翹。
彌補(bǔ)童年:夢想也傷人
《彼得·潘》是邁克爾最喜歡的文學(xué)作品。童話人物彼得·潘是一個逃離了成人世界、永遠(yuǎn)不肯長大的孩子,他始終保持童年的天真,帶領(lǐng)一群孩子在夢幻王國里快樂生活。邁克爾說:“彼得·潘意味著永遠(yuǎn)年輕、有魔力、浪漫……我就是彼得·潘?!?/p>
邁克爾可能不知道,有一種心理疾患就叫“彼得·潘綜合征”。這群人害怕長大,心理永遠(yuǎn)停留在幼年時代。他們往往難以建立起牢固的夫妻關(guān)系,害怕承擔(dān)責(zé)任,逃避現(xiàn)實,愛好、思維和行動都停留在孩子氣的幻想之中。
很顯然,邁克爾就是“彼得·潘綜合征”患者。他建立了兒童樂園般的“夢幻島”;總是喜歡和孩子們待在一起;兩次婚姻都十分短暫;成名后更向現(xiàn)實世界關(guān)閉了自己的心。
很多“彼得·潘綜合征”患者都有一個失敗的童年,邁克爾就是其中的典型。1958年,邁克爾在印第安納州出生。他5歲出道,8歲成名,10歲出唱片,12歲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冠軍歌曲歌手。父親則是他的經(jīng)紀(jì)人。對于邁克爾來說,童年就是不斷的訓(xùn)練、錄音、表演,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
在自傳《太空步》中,邁克爾這樣寫道:“放學(xué)回家一放下書本,我就得馬上做好去錄音室的準(zhǔn)備。到了那兒,我就得一直唱到深夜,直到過了上床時間。摩城唱片公司的馬路對面有一座公園,我記得自己在錄音室里看著那些孩子玩?!覠o法想象世界上還有這樣的自由,還有這么無拘無束的生活—心里盼望著能像他們一樣。我對這種自由的渴望超出了一切。我忍不住想哭,但我還是只能去工作?!?/p>
不能自由玩耍并非是邁克爾遺憾童年的全部,嚴(yán)厲到冷血的父親,才是他真正的噩夢。邁克爾說,很長一段時間,他想起父親就覺得惡心、想吐。邁克爾的父親有暴力行為,在他眼里,孩子更像是賺錢工具。因此,他十分嚴(yán)厲地訓(xùn)練孩子,動輒用皮帶、鞭子抽打,甚至在晚上戴上面具從窗戶爬進(jìn)孩子們的屋子,把他們嚇得半死。
傷感、孤獨(dú)、缺乏愛的呵護(hù)、無法自主的生活,陪伴邁克爾度過整個童年。終于,他成了巨星,能夠決定自己的生活。30歲那年,邁克爾斥巨資買下了夢幻莊園,把它打造成心目中的理想樂園。旋轉(zhuǎn)木馬、摩天輪、電影院、爆米花、冰淇淋、大象、獅子,夢幻莊園完全成了“彼得·潘”的世界。
邁克爾也希望所有的孩子不要像他一樣沒有童年。他經(jīng)常邀請孩子們到夢幻樂園,和他們一起玩,一起生活。在這些孩子的身上,邁克爾找回了童年的那個他。
然而,就是在這個理想的兒童樂園中,邁克爾被他最疼愛的孩子出賣了。2005年,孌童案勝訴后,邁克爾離開了自己一手打造的夢幻樂園,因為,那里已經(jīng)被成人世界破壞了,他再也找不到純真和快樂。
成人的世界只剩黑色
邁克爾喜歡孩子,不僅是為了補(bǔ)償缺失的童年,也因為只有和孩子在一起時,他才感到安全。
在童年時期,邁克爾已經(jīng)不相信成人的世界。從七八歲起,圍繞在他身邊的就是各種充滿心機(jī)的商人。他跟隨哥哥們在夜總會演唱,看著成年男女們瘋狂而下流的舉動;他聽著哥哥在一尺開外和不同的女人親熱,發(fā)出令他難堪的聲響;他親眼目睹父親和另一個女人偷情……
所有的一切,打破了邁克爾對成人世界的幻想,甚至包括對婚姻的期盼。不難解釋,為何他和兩任妻子的婚姻都十分短暫,后一任妻子甚至抱怨她只是生孩子的機(jī)器而已;也不難解釋,為何夢幻樂園建成后,他基本上斷絕了和外界的往來。
這些“不難解釋”在眾人眼里,讓邁克爾徹徹底底地成為了一個“怪人”,人們猜測他是同性戀、戀童癖、整容狂。而頻繁的整容,更讓昔日轟動世界的天皇巨星成為了人們隨便拿來譏笑的小丑。
是的,近乎自殘的整容,這是邁克爾人生的又一大悲劇。1978年,杰克遜在一場意外中弄傷了鼻子,他也因此首次做了鼻子的整容手術(shù)。此后,他對于整容的狂熱超乎常人的想象,尤其是鼻子部分。
邁克爾說,他總是對自己的鼻子不滿意,認(rèn)為它長得滑稽可笑,因為小時候,邁克爾的大蒜鼻遭到父親的嘲笑:“天哪,你的鼻子真大,這可不是從我這里遺傳到的?!备赣H的話讓邁克爾十分難堪,恨不得死了算了。他在接受訪問時曾說道:“我恨死他(指父親)嘲笑我了。我每天都哭。”
有心理學(xué)家分析,邁克爾這種瘋狂的整容行為是典型的邊緣型人格障礙。他能忍受手術(shù)的痛苦,是因為他存在一種自殘的傾向。大部分人格障礙的形成,除了遺傳原因之外,有強(qiáng)烈缺陷的童年環(huán)境是罪魁禍?zhǔn)?。邁克爾的整容癖,毫無疑問是由于他那利欲熏心又殘暴的父親,在他小時候灌輸出人頭地的觀念,并不斷地嘲諷和打擊,使內(nèi)心敏感的邁克爾走上了偏執(zhí)的完美主義道路。
和鼻子相比,外界對于邁克爾非議最多的還是“漂白”皮膚。1983年,邁克爾的膚色開始變白,直到白得毫無血色。外界猜測,他是用了某種化學(xué)藥劑漂白皮膚,因為當(dāng)時種族歧視嚴(yán)重,黑人的地位十分低下。邁克爾卻說,自己會變成這樣是白癜風(fēng)造成的。為了證明自己不是黑人的“叛徒”,邁克爾創(chuàng)作了歌曲《Black or White》。他在歌里唱道:“無論是黑是白,我們都是上帝的孩子?!?/p>
我們都是上帝的孩子。邁克爾深信這一點(diǎn),為此,他效仿耶穌,為慈善事業(yè)奔走,而獲得他幫助最多的就是兒童。邁克爾說:“無論我們的童年受的傷害對生活的影響有多大,我們一定要克服?!庇谑?他組織了“治愈世界”基金會,以幫助全世界的孩子。
可惜,醫(yī)者不能自醫(yī)。他幫助了全世界,卻無法幫助藏在自己心里的那個孩子。
重新做回孩子吧
在黑與白的較量、愛與恨的認(rèn)同中,邁克爾終于倒下了。也好,他能遠(yuǎn)離這個浮躁的世界,重新做一回孩子。
在他離世后,他的皮膚科醫(yī)生證明,他的確患有白癜風(fēng);
在他離世后,曾經(jīng)控告他性侵犯的男孩錢德勒承認(rèn),當(dāng)年是父親的教唆讓他撒下彌天大謊;
在他離世后,父親說,可能會重組Jackson 5,乘機(jī)賺一筆養(yǎng)老金;
在他離世后,女兒飽含感情地說:他是最好的父親……
但他已經(jīng)看不到了。或許對于他而言,這反而是種幸福。他本來就活在幻想的純真世界中,做著一個12歲孩子的美麗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