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婷
1925年,32歲的毛澤東回想起自己在湖南第一師范求學的那段青春歲月,寫下了著名的《沁園春·長沙》:“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這首詞膾炙人口,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熱血青年。懷著對革命領(lǐng)袖的無比崇敬與懷念,我忍不住再次翻開《恰同學少年》這本書。
這是一本紅色經(jīng)典青春勵志小說。它以弘揚革命歷史為主旋律,沒有噱頭遍地的打斗,也沒有“三角”、“五角”的戀愛,更沒有華麗奢靡的場景。它以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的讀書生活為背景,展現(xiàn)了毛澤東、蔡和森、蕭子升等優(yōu)秀青年風華正茂的學習生活和他們?yōu)閲?、為民族、為理想付出的努?彰顯了這批有志青年感時憂國、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小說還塑造了楊昌濟、孔昭綏等一批優(yōu)秀教師形象,借此深刻揭示了教育這個永恒的主題。這本書字句間洋溢著膽識、豪氣、智慧,使我越看越覺得全身充滿了青春活力。
書中有這樣一些情節(jié):一群青年學子在藍天下迎著朝陽,齊誦《少年中國說》;他們在橘子洲頭臨江而立,發(fā)出振聾發(fā)聵的吶喊:“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毛澤東與同學們暢游湘江,感慨“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每當看到這些情節(jié),我總是不由得心潮澎湃,熱血沸騰。我明白了什么是青春無悔,什么是歲月如歌。他們關(guān)心國事,憂國憂民,指點江山;他們愛憎分明,擊濁揚清;他們痛斥賣國賊的可恥行為,視禍國殃民的封建軍閥如蟲豸。在袁世凱對日本承認二十一條的賣國行為公開后,湖南第一師范的校園中,毛澤東、蔡和森等一批進步青年集體高吟十六字的提詞:“五月七日,國之奇恥,何以報仇,在我學子。”字字鏗鏘,一遍又一遍,悲憤高亢的聲音久久回蕩于寰宇。這是《恰同學少年》中最令我難忘的場景之一,它不僅激情地展現(xiàn)了青年毛澤東等一批學子的愛國情懷,也調(diào)動了現(xiàn)代人心中久違的青春激動,讓我們萌生了一種強烈的祖國榮譽感。
《恰同學少年》是一本值得一讀并且應(yīng)該去讀的好書。我認為:
其一,《恰同學少年》擁有深刻的思想性。正如書之序言所言,“《恰同學少年》通過毛澤東等有志于改造中國與世界的青年學子的成長歷程和生活故事,用他們那種奮發(fā)向上的核心價值觀,即對國家、人民、親友的愛心,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樂觀進取、朝氣蓬勃的理想信念與道德情操,為實現(xiàn)理想信念而發(fā)憤學習、思考的精神追求等等,自然而然地感染和影響著周圍的人,進而使我們現(xiàn)在的青年人知道,正是在那樣一個時代,有那么一批志存高遠、奮發(fā)圖強的年輕人,面對中華民族的生存危急,他們上下求索,思考的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并把小我融入到國家和民族命運的大我中去?!?/p>
我們知道,當時的中國內(nèi)憂外患,中華民族在亂世出了毛澤東、蕭子升、蔡和森等一批新青年,他們有著強烈的愛國思想,他們想到的不是個人的修身達命,而是把自己的成長同祖國的前途命運緊緊地聯(lián)系起來。立愛國之志,成報國之才。對當今年輕人來說,《恰同學少年》是有著強烈激勵作用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為中華之崛起而努力。
其二,《恰同學少年》向當代青少年表達了一種積極向上的價值取向,引導青少年學會怎樣做人處事。作品中有一大批志存高遠、發(fā)憤圖強的年輕人,他們上下求索,接受最新的觀點,追求最新的東西,關(guān)心歷史,關(guān)心時事,朝氣蓬勃,奮發(fā)向上,把小我與國家的命運、社會的走向聯(lián)系起來,思考更多的是國家的命運、民族的未來和他人的需求,他們充滿著理想、激情,凸顯了青春向上的活力,為當今青少年樹立了榜樣。他們有兩點特別值得我們學習,一是積極向上、珍惜人生的生活態(tài)度,比如書中毛澤東說的那句“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不僅是當時優(yōu)秀青年的標準,也應(yīng)該成為現(xiàn)時我們年輕人的人生追求。二是刻苦求學,努力從中華文明和世界先進文明中汲取營養(yǎng)的探索精神。
其三,《恰同學少年》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有許多現(xiàn)實意義。具體講,一是要有雄心壯志,作品中毛澤東及其同學們生活的環(huán)境、境遇遠不如我們,而當時的他們卻有著很遠大的志向。如今的年輕人畢業(yè)后很難在社會上找到一個很好的工作,至于談理想那更是很渺茫,所以許多學生迷惘了,大家似乎離“現(xiàn)實”越來越近,離理想越來越遠了。二是要尊敬老師。毛澤東聆聽楊昌濟先生教誨的情景,和校長孔昭綬討論的情節(jié);因為作文和袁仲謙老師發(fā)生摩擦之后,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坦誠地在一夜風雨中站立,求得袁老師原諒的場面,以及因意氣沖動驅(qū)逐張干校長后的“后悔和歉意”等情節(jié)所包含的對老師的尊敬都一覽無余地展現(xiàn)在大家面前。為學莫重于尊師,而如今學校里逃課曠課成風,在課堂上睡覺聊天等。在某種程度上都是不尊敬老師的表現(xiàn)。三是要誠實守信?!肚⊥瑢W少年》中有多個情節(jié)涉及這一意思,其中以毛澤東等人參加湖南第一師范學堂入學考試一節(jié)最為精彩,給我的印象最深。劉俊卿由于嫉妒而偷試卷,毛澤東出于義氣而代答試卷,蕭子升因為自責和慚愧決定坦然面對以及后來毛澤東、蕭子升等三人坦然承認代考錯誤,這之中充滿著誠信與不誠信的沖突和較量,充滿著人們對誠信的信仰與堅持。事件雖然平常,但在我的腦海里留下了深刻印象。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為自己許多做法、想法感到羞愧。當然,誠信的含義太豐富了,除了“誠實、講信用”以外,還有許多深層次的含義?,F(xiàn)在由于考試作弊屢禁不止,欠貸不還等現(xiàn)象的頻頻出現(xiàn),使得社會對大學生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大學生在校學習只是一個階段性的過程,最終還是要走入社會。在將來的求職中,誠信將成為用人單位對求職者的素質(zhì)要求,誠信必將成為我們的安身立命之本,這就要求我們要做誠信規(guī)范的力行者。四是要不斷進行知識積累。小說中描寫了毛澤東嗜書如命,不管在寢室,還是在圖書館、書店均能找到他讀書的身影,而且他所閱讀過的書本上均有翔實的讀書心得。正如毛澤東所言,讀書不記筆記,如同沒讀。他博覽群書、通曉古今,不但熟讀經(jīng)典,而且涉獵廣泛,政治、軍事、倫理等都是他的所愛。他不但愛讀書,還不恥下問,遇到不懂的問題,就查閱資料,就去問老師同學。不僅毛澤東如此,從其他學生個個能背誦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到組織學習小組,集體研讀中外哲學經(jīng)典;從與軍閥智斗換書,到假期游學拜師,甚至在大街上擺攤代寫對聯(lián),也都體現(xiàn)出人生成長中的一種必要的知識積累。而這種知識積累,當代青少年尤其不能缺少。
去年,我非常幸運地成為一名奧運志愿者,在莊嚴而又神圣的五環(huán)旗下,奉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北京鳥巢上空熊熊燃燒的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圣火,點亮了世界感受中華五千年燦爛文明的燈塔,吸引著2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選手,為了“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走到一起。在當志愿者的那段日子里,我學會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奧運會期間,我們都有自己的工作。我們不能準時吃飯,肚子餓得咕咕叫,也要堅持;大雨傾盆,為了保證開幕式的順利進行,大家要站在雨中,忍受風雨的洗禮。這些都需要一個寬闊的胸懷,這些都是為了奧運會的順利進行,換言之,都是為了樹立一個民族品牌,告訴世界,我們中國人是這樣的,我們可以做得這么好。
看著身邊無比激動的人,他們的激情與活力也感染著我,人群高喊“中國加油”、“奧運加油”、“北京加油”——我們處在這樣一個激情的時刻與位置,愛國情,同胞情,在其時的北京交織融合,融化到了我們內(nèi)心的最深處。中國的心臟正被她的兒女的愛國之情激蕩著,燃燒著,使這顆古老而又年輕的心,正隨著13億華夏兒女的心一起激情澎湃。當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現(xiàn)場看到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我激動得哭了;當北京奧運會圓滿落幕,聽到來自五湖四海的稱贊時,我開心地笑了。因為中華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又創(chuàng)造了一個輝煌,這個輝煌無與倫比,而這無與倫比的輝煌中又有我們新一代的力量。于是我自豪,我驕傲,為我心中的祖國,為祖國燦爛的明天。盡管,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為奧運奉獻一份力量,但大家一定懷有一顆與我同樣的心,心系的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中國。
從抗震救災(zāi)、北京奧運成功到神七飛天,無論是面對自然災(zāi)害的嚴峻考驗,還是人類社會發(fā)展帶來的新課題、新挑戰(zhàn),世界總能從中國人身上得到一個相同的回答,那就是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而不斷強壯的民族,我為能作為一個中國人,一個中國的學子而驕傲。
現(xiàn)在,我們即將迎來偉大祖國60周年的華誕,在期待這個特殊日子到來的時刻,我閱讀紅色書籍并寫下自己的感想。通過閱讀,我了解了更多的紅色故事,并受到了革命先烈先進事跡的啟發(fā),同時還獲得了激勵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
“愛國”,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仿佛是一個很虛的詞,好多人缺乏高遠的志向,慢慢地將高尚的精神境界轉(zhuǎn)化為對物質(zhì)的瘋狂追求。若以這樣的群體而言,何以愛國,更以何愛國?但我相信,每一個看完《恰同學少年》的人都會有所反省,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梁啟超曾在《少年中國說》一文中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蔽覀儜?yīng)當多讀《恰同學少年》這樣的好書,它如醍醐灌頂,令我們猛然驚醒,是我們當代青年的一場及時雨。常讀這樣的書,會陶冶我們的情操,讓我們自覺地用紅色偶像的標尺來要求自己,從而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為我們的社會仍是需要脊梁和精英的,因為我們的人生仍是需要理想和價值的,因為我們的精神仍是需要陽剛和執(zhí)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