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祖祥
如何正確處理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角色,是提高課堂效率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重要問題。筆者認為,教師可依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扮演好以下角色:
一、導演
目前,在眾多語文教改呼聲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方式已被各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模式所代替。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guān)系是主導與主體的關(guān)系,即導演與演員的關(guān)系。華東師范大學教授葉瀾說:“沒有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育就可能蛻變?yōu)椤柅F式的活動。”要當好一名出色的“導演”,首先要求學生對“劇本”(教學內(nèi)容)了如指掌,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在課堂上只不過是作引導和點撥。例如:教《核舟記》,讓學生充分地研讀課文,教師只作個別難詞上的點撥,重點在體會文中對“核舟”上人物的生動描寫。這時,可讓學生分組討論,并自找搭檔,分別扮演蘇東坡、黃魯直及佛印,還有舟尾的兩個舟子。學生的扮演情況怎么樣,跟他們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密切相關(guān),教師不要急于去糾正或評價。這時應讓學生仔細觀察,創(chuàng)造條件激發(fā)他們發(fā)言,指出表演同學的優(yōu)缺點,再請其他學生表演,在觀察與比較中提升對課文的理解。
二、舵手
課堂教學中常常出現(xiàn)教師沒有當好“舵手”的現(xiàn)象,有的教師為了追求課堂的熱鬧氣氛,鋪陳出許多問題,為的是更多地鼓勵學生。然而教師多是片面地以肯定為主。不少似是而非的回答,被熱情地稱贊搪塞過去,這無疑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造成消極影響。還有對學生的一些錯誤答問,不少教師顯得沒有辦法。課堂教學中要求教師既要放得開,又要收得攏,要真正當好“舵手”,當肯定處肯定,當指正處指正,使學生在思考、討論、答問中有所收獲。
三、記者
如今,學生作文的內(nèi)容及體裁都呈現(xiàn)開放的狀態(tài)。話題作文是近幾年中高考的考試形式。平時在組織學生進行作文訓練的時候,教師可就某一話題,讓學生說開去。這時,教師的角色就可以是記者,就話題有目的地進行現(xiàn)場采訪。例如“樹”的話題,教師采訪學生的角度有:各種各樣的樹;有形的樹,無形的樹;有人栽樹,有人毀樹;人們?yōu)闃涠Y贊,又為樹而嘆息;樹,寄托著人類熱切的希望;樹,蘊涵著人類豐富的感悟。提起樹,會有說不完的話語,會有自由飛翔的遐想。記者角色的扮演還可運用在課堂的點撥式、討論式教學中。
四、主持人、裁判員
教師的主導作用還要放在指導學生“自治”管理上,幫助學生形成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自學能力。魏書生老師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十分重視學生的自立、自治。有的教學內(nèi)容,完全可以由學生自己來學習,教師只擔當主持人、裁判員。例如就某一人物的爭辯,某一篇目的誦讀等。
教師主導作用的體現(xiàn),就是要徹底改變“教師中心”的專制型教學機制,把教師能夠扮演的各種角色,靈活地運用到各種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中去。同時,這也是遵循教學民主原則的重要體現(xiàn)。
(作者單位:揚州市邗江區(qū)頭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