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杰
在大學(xué)學(xué)《政治經(jīng)濟學(xué)》時,因想進一步了解“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而讀過《資本論》第一卷第二十四章“所謂原始積累”,當(dāng)時就對這句話的腳注有點疑問:這條腳注到底是誰的?且看腳注全文:
《評論家季刊》說:“資本逃避動亂和紛爭,它的本性是膽怯的?!边@是真的,但還不是全部真理。資本害怕沒有利潤或者利潤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一旦有適當(dāng)?shù)睦麧?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潤,它就保證被到處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如果動亂和紛爭能帶來利潤,它就會鼓勵動亂和紛爭。走私和販賣奴隸就是證明。(托·約·鄧寧《工聯(lián)和罷工》1860年倫敦版第35?36頁)
鄧寧(1799—1873)是英國工會活動家和評論家。上述引文給人的感覺是,這段文字不是鄧寧的,是鄧寧引用《評論家季刊》的,而馬克思又再次轉(zhuǎn)引。國內(nèi)有些學(xué)術(shù)著作在摘引這條腳注時就是這樣認為的。
這是不對的。這個不對源于中譯文有誤。請看腳注的英文原文:“Capital is said by a Quarterly Reviewer to fly turbulence and strife, and to be timid, which is very true; but this is very incompletely stating the question. Capital eschews no profit, or very small profit, just as Nature was formerly said to abhor a vacuum. With adequate profit, capital is very bold.……If turbulence and strife will bring a profit, it will freely encourage both. Smuggling and the slave-trade have
amply proved all that is here stated."
很清楚,是《評論家季刊》說資本逃避動亂和紛爭,它的本性是膽怯的(a Quarterly Reviewer的意思是:有一期《評論家季刊》(這樣說))。對此,鄧寧認為,這遠沒有道出全部真相,隨之鄧寧展開他那一段著名的關(guān)于資本本性的精彩描述。顯然,這段文字是鄧寧的,不是《評論家季刊》的?!对u論家季刊》只看到資本的表面現(xiàn)象:“逃避動亂和紛爭”、“本性膽怯”。
而鄧寧則認為,惟利是圖才是資本的本質(zhì)屬性,“如果動亂和紛爭能帶來利潤,它就會鼓勵動亂和紛爭”。原來的中譯文理解有誤,“《評論家季刊》說”后面的引號一引到底是不對的。
1995年第2版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和2004年第2版的《資本論》,這兩個新版本此處腳注的中譯文均一仍其舊,未加改動。此錯雖小,但影響不小,似有訂正的必要。
最后,順便指出,有關(guān)這條腳注最為常見的錯誤是把它當(dāng)成馬克思說的話,這一點,幾可謂“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不過,這段文字雖然不是馬克思的,但馬克思顯然贊同它對資本本性的描述,所以把它拿來當(dāng)作他的非常有名的話——“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的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