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興 劉玉梅
《金瓶梅》是明代小說中的一大奇書。它的奇在于作者能從日常生活中寫出“一代新人”,給我們留下了許多中國小說史上從來未曾出現(xiàn)過的人物,而西門慶正是一代新人的代表。
西門慶不等同于《水滸傳》中那個次要人物的西門慶,而且也不同于以往任何作品中的人物,可以說他是極端地攫取金錢,和享樂主義者。
西門慶瘋狂、極端地攫取金錢。
其一是經(jīng)商所得。一般的商業(yè)經(jīng)營方式有兩種,一是坐商,有鋪面,設店經(jīng)營;一是行商,搞長途販運。西門慶則是把行商與坐商結(jié)合在一起來搞。以緞子鋪為例。這個店是他和親家喬皇親合開的,開始投資一千兩,兩家各五百兩??恐f鹽引,變了現(xiàn)錢。然后兵分兩路,一路是伙計韓道國,從杭州購買貨物運回。一路是仆人來保,到湖州絲綢產(chǎn)地,就地定貨,坐等人家織出貨來,然后經(jīng)南京運回來。其間沒有中間商經(jīng)手,大大降低了成本。韓道國運回來的貨物一共十大車,價值一萬兩銀子;來保運回二十大車,價值兩萬兩。也就是說,一千兩的投資,經(jīng)過一番運作,變成三萬兩,增值30倍,顯然是暴利!
其二是放高利貸。小說中有兩個商人李三、黃四,承攬了朝廷的香蠟生意,卻因缺乏本錢,來向西門慶借貸。說好借一千五百兩,“每月五分行利”。這相當于年息60%??梢姰敃r高利貸盤剝之重?!钊ⅫS四本來從別處也能借到月息五分的錢,但考慮到西門慶是衙門里的人,除了借錢,還可以借他的勢力,所以選擇了西門慶。小說中說西門慶“放官吏債”,就是指這個說的。兩個月后,李三、黃四來還錢,本錢還了一千兩,利息應交一百五十兩銀子,用了四只共重30兩的金鐲子來頂替。還差五百兩本錢一直未還,對此,西門慶臨死時還念念不忘。
其三是侵吞親戚的家財。西門慶沒有任何道德觀念,只要是錢財,不管是誰的,他都要染指、侵吞。他的女婿陳經(jīng)濟家很有錢,后來陳家的后臺楊戩倒了,陳的父親陳洪也被查辦。陳洪讓兒子轉(zhuǎn)移贓款,把大量家財、包括楊戩家的贓物,轉(zhuǎn)移到西門慶家來,另外還給了西門慶五百兩銀子好處費。這些財物后來都被西門慶侵吞了。
其四是“娶妻得財”。西門慶骨子里是個商人,他娶妻納妾,有兩條標準:一是妻妾要懂得風情;另一個是要有錢。也就是“財色兼得”。且看,正妻吳月娘的娘家是千戶,有一定的權(quán)勢和財力;二娘李嬌兒是妓女出身,也有私房錢。三娘孟玉樓和六娘李瓶兒最有錢,都是有錢的寡婦。孟玉樓的前夫姓楊,是個布商,身后給孟玉樓留下一大筆遺產(chǎn)。她要改嫁,楊家親戚不干,“嫁人可以,楊家的財產(chǎn)不能帶走”,因為前夫還有個弟弟楊宗保,年齡尚小?!鏖T慶顯示出商人的精明,他事先用一百兩銀子、兩匹緞子,收買孟玉樓前夫的姑媽,由老太太作主,讓孟玉樓帶著家產(chǎn)嫁給西門慶。出嫁的那天,西門慶雇了幾個閑漢,又從守備府借了一二十名軍人,趁著楊家兩撥親戚打架,連抬帶搶,把床帳箱籠都搬到西門慶家去了。西門慶的財產(chǎn),很大一部分得益于“財色雙收”的“納妾工程”。所以第七回目就叫“西門慶謀財娶婦”。
其五是自我的官商一體。西門慶通過各種手段,爬上政治舞臺,由理刑副千戶當?shù)嚼硇陶?成為管理一方刑事的顯貴。西門慶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他之所以取得這么一個位置的真正目的,既不是為了光宗耀祖,也不為了滿足虛榮心。他的目標明確就是拼命地賺錢。他取得政治特權(quán)之后,不僅可以利用手中的權(quán)力直接掠奪財富,還可以“官官相護”,與其他官員相互勾結(jié),攫取更多的金錢。
金錢至上是西門慶的人生信仰,金錢萬能是西門慶的處世哲學,他也是極其“現(xiàn)實”的享樂主義者。
他十分明白金子是黃色,銀子是白色的,如果讓它們睡覺,永遠只是這種顏色;而用金銀去換取享樂,則會使他的生活變得“五光十色”,西門慶是一個十足的“現(xiàn)實主義”者。他只管眼前,不管以后;只管生前,不管死后;只管自己,不管子孫,及時行樂,他抓緊時間盡情吃喝,盡情縱欲,盡情享受人世間可能得到的他所認為的一切美好“享受”。
金錢手中過,享樂心上留。這便是西門慶真實的寫照,惟其這樣,西門慶才是一個時代的“新人”,成為中國古典文學殿堂里的“奇人”,讓我們見證了那個時代的政治經(jīng)濟風貌。
周志興,劉玉梅,教師,現(xiàn)居湖北棗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