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重今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浙江的中國畫獨領風騷。因為當時杭州有個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其中尤以寫意人物畫,以嶄新的面貌享譽畫壇。李震堅、周昌谷、方增先就是浙江美院人物畫的三大支柱。時至今日,他們當年的成功之作,依舊為人樂道,他們的筆墨技巧,依然令人向往。
五十年代,風華正茂的昌谷先生,以《兩個羊羔》的國畫創(chuàng)作,獲一九五五年第五屆世界青年聯歡節(jié)金質獎,為他奠定了在寫意人物畫界的地位。那年昌谷二十七歲,那是中國年輕畫家第一次在世界上獲此殊榮。此后十年中,昌谷深入生活,到過許多地方。為了畫少數民族,他兩次到云南西雙版納寫生,還帶領學生到華山、廬山、黃山、雁蕩山、舟山群島等名山大川去寫生。這十年,昌谷在藝術上突飛猛進,他的畫筆墨更沉著,造型更準確,色彩更清新,在他的作品中顯示出了時代的青春活力。他畫的少數民族少女,天真、活潑、可愛,他畫的小羊、小鹿也都嬌憨天真,充滿人情味。
昌谷出生在雁蕩山麓的浙江樂清大荊鎮(zhèn),從小受雁蕩山水的陶冶?!扒饒@養(yǎng)素,所常處也,泉石嘯做,所常樂也,漁樵隱逸,所常適也,猿鶴飛鳴,所常親也?!?北京郭熙林泉高致)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培養(yǎng)了他的藝術激情。他十九歲考入杭州藝專,在林風眠、潘天壽等藝術大師的教導下,與書畫結下了不解之緣。解放后,進入杭州美術學院,真正踏入了藝術殿堂。在潘天壽。吳弗之、陸維釘、諸樂三后來又有陸儼少等藝術大師的教導下,呂谷真是學院中的尖子,畢業(yè)后留校任教到最后。
正當他的藝術事業(yè)蒸蒸日上邁向更高境界的時候,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開始了。浙江美院中受到沖擊最厲害的莫過于潘大壽、周昌谷一人了在那個時代誰越有成就,誰的罪越大。潘大壽是前蘇聯藝術科學院名譽院士,周昌谷是世界金質獎章獲獎者,因此批斗、關牛棚是最早,時間是最長的。潘天壽先生直到死也未解放。周昌在棚中得了肝炎,得不到及聹治療,到七十年代從車棚里放出來,肝已硬化,再治療為時已晚了,以后就一直在醫(yī)院中生活。他在醫(yī)院中一邊治療,一邊還在畫畫寫字。病房里放一張小桌,我每次去看他,他總是在畫、在寫。
作為一個才情并茂富有創(chuàng)新的畫家,昌谷先生的人物畫,始終保持了清新妍雅的情趣。即在人們習見的“壯美”與“優(yōu)美”之外,去追求不隨時俗的、自甘寂寞的古雅(余建華語)。清桐城派古文領袖姚鼐論藝標準為陽剛與陰柔兩宗,英人柏克與德人康德的論藝標準還分為崇高與優(yōu)美兩類。夫陽剛即崇高,陰柔當優(yōu)美也。而王國維認為此兩者均非天才而不可而兩者之外尚須雅古,則屬后天努力所致。昌谷先生的書與畫,即是崇高、優(yōu)美與雅古相結合最完美的典范。我與昌谷友善,他比我小一歲。當年我在西泠印社,他在浙江美院,下午有空常到我辦公室來坐坐,順便在裱畫工場看裱板上的畫。常有美院潘天壽、沙孟海、吳弗之、諸樂三、陸維釗、周昌谷、李震堅、方增先等書畫家的字畫在裱板上。裱畫工場就是個流動展覽館。
這本大冊頁是一九七五年昌谷先生在醫(yī)院中斷斷續(xù)續(xù)七、八個月才完成的。他給我畫了四幅花卉、四幅人物、八幅書法,但最后的兩幅人物與兩幅書法過大了,冊頁里裱不下,后來在朋友處交換了兩幅畫兩幅字裱在后面。
昌谷先生離開我們已二十多年了,每當我看到他的字畫,他的音容笑貌即浮現在我的眼前,回想當年,不勝悵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