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 戈
馮內古特錯了,現在這個年頭最令人發(fā)癲狂的娛樂早已不再是人本身的喜好和憤怒,而是中國電視劇,并且只能是中國神話劇——最新版的滿清十大酷刑是《仙劍3》和《牛郎織女》,這兩部空前但未必絕后的劇集應該由親愛的憲哥介紹給臺灣當局,逼著陳水扁看,看完之后,伊肯定就自動伏法了。
不需要表演
神話劇說的自然是神仙老虎狗的家長里短,里面的人物基本都沒有被套牢的基金必須操心,但這并不意味著你剛吃完劇組的盒飯,就可以志得意滿地把自己演成一個完全立不住腳的人物。
國產的神話劇的成功先例應該要從1987版《西游記》和1990年版《封神演義》算起,這兩部神話劇集不僅奠定了后來諸多神話劇延續(xù)的中國神仙譜系,而且在制作上也樹立了一個標桿。從《寶蓮燈》到《仙劍》,從新版《封神榜》到新《牛郎織女》,我們可以看見從西方戲劇脫胎而來的影視劇竟然可以脫離表演單獨存在,演員只要長得好看,同時能夠忍受那么愚蠢的臺詞和化妝就可以上了;那邊廂有看官說了,不要只盯著老版的“姜子牙”扮演者藍天野,我們有《仙劍》里的“酒醉仙”謝君豪??!并不是說小謝一定不如老藍,但是像浙江版《西游記》那樣找個腦殘非主流演孫悟空,這么沒有技術含量的事情確確實實是現在的人干出來的。
同一家山寨公司做的特效
神話劇的第一看點其實是特效,可問題竟然并非出在硬件水平上,1990年的時候,姜子牙扔出一只鞋坐在里面當飛機開,那鞋子跟紙糊的也差不了多少,可是你真覺得那是叫仙風道骨,可是等到《殷商傳奇》里,王寶強穿著粉色的蓮花裙聲稱自己是李靖家的三太子發(fā)射激光彈的時候,你一定希望自己是游坦之,二話不說就可以把眼睛送人。
國產的神話劇的特效顯然不是想象力不夠,而是太超前了,除了奇怪的設定之外,所有神話劇的特效表現出了高度的同質化:《西游記后傳》里神仙的起飛方式和《牛郎織女》的一模一樣,《寶蓮燈》里的神仙和《魔幻手機》里的黃大仙修煉的是同一種武功心法。
直接無視地心引力的劇情
神話劇比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故事走得還要更遠一些,說的顯然不是世俗間的悲歡離和,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們就不需要直指人心的戲劇張力,可是在一般情況下,觀眾理解的張力總是會和那些神話劇的編導們背道而馳。
不同于以往只能改編原著,現在多出了一種游戲改編,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學會自己編神話故事了,但是問題在于,一到電視劇,不僅不能更上一層樓,最后反而會失掉游戲的魅力?!断蓜?》里最好玩兒的地方顯然是迷宮和大大小小的戰(zhàn)斗,剩下的一點兒故事,換成一個狠角色來講的話,最多5集就收工了,可是到了電視劇版,原來的迷宮和戰(zhàn)斗完全丟棄,重新講述了一個瓊瑤版的愛情故事,并且勇敢地撐到了33集。
美術不是為了好看
《魔劍生死棋》是一部很詭異的電視劇,比如說一大叢塑料桃花赫然生長在街道的正中央,多好的城市景觀啊,旁邊應該有一個不銹鋼的圍欄就更相襯了;然后你還可以發(fā)現很多的酒店竟然只有四面墻,既沒有廚房通道也沒有賬房柜臺……如果說這種一閃而過、置景上的疏漏還不是很明顯的話,那么人物造型應該可算是真正的雷人了。
王學兵在《福星高照豬八戒》里為大家奉獻了一個印度阿三版的牛魔王;于波在《水月洞天》里完完整整地移植了《小李飛刀》里焦恩俊的泡面頭;吼王馬景濤在下巴上留了一撮胡子,很像一個在香港投資失敗想要到泰國買醉的癟三……看了這些之后,你要說于丹是薛濤甚至是孔子他媽轉世我都相信,同時令人堅信,古代中國的強盛果然不是吹的,這種裝扮出場,哪個對手不得腸胃炎???
有個笑話叫“十三”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傻子坐在井邊一直在數“十三、十三”,還直勾勾地盯著井里面看,有個人覺得很奇怪,就探過頭去看,傻子就一把推他下去,然后數“十四、十四”。這傻瓜就是我們的神話劇。
我們拍不出《喬治和龍》的童心,拍不出《指環(huán)王》的浩瀚,拍不出《哈利·波特》得不到發(fā)泄的青春期,退到最后,甚至連保持從前的水準都不能達到了,偶像劇拍得神神叨叨像聊齋,神話傳說不講神話專門言情。你相信不相信,有一天,這些電視劇會從電視機或者電腦里散發(fā)出驚人的惡臭,而你會悲哀地發(fā)現你身邊竟然沒有口罩,定睛一看,原來是被他們的化妝師拿去做衣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