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東風
〔摘 要〕通過對高等學校圖書館電子文獻資源建設與服務發(fā)展現狀的描述,闡述了電子文獻服務的科學定位及高校圖書館利用者的相關權益的保障、提出了加強高校圖書館電子文獻資源建設與服務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高等學校圖書館;電子文獻服務;讀者權益
〔中圖分類號〕G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09)09-0086-02
Discussion on the Electronic Literature Service of University LibraryShi Dongfeng
(Library,Shijiazhuang Railway Institute,Shijiazhuang 050043,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service of university library,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scientific location and readers benefit of university library.Finally,some measures on the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of electronic literature of university library are presented.
〔Key words〕university library;electronic literature service;readers benefit
隨著信息傳播的數字化和網絡化在全球的迅速推廣和普及,電子文獻作為一種新型的載體隨之產生并每年呈指數增長。由于電子文獻較紙印型文獻在存儲、使用與傳輸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它相對于紙印型文獻在增長速度、利用程度上都已逐漸占具超前的趨勢,因此,目前高校圖書館在館藏資源建設發(fā)展戰(zhàn)略上都將電子文獻的發(fā)展放在了與印刷型文獻同等重要的地位,即兩者優(yōu)勢互補、并重發(fā)展。電子文獻服務對于圖書館可以說是一種新型的服務方式,目前,因各高校圖書館條件的不同,其發(fā)展水平與服務形式也有所不同。由于,館藏電子文獻建設與服務是一項投資大、技術要求高、且具有巨大潛在利用效益的工作,所以,如何正確、科學地把握好電子文獻在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上的定位,切實保障高校圖書館利用者的權益,對于提高館藏電子文獻的利用率,充分發(fā)揮電子文獻及其利用設施的投資效益具有重大意義。
1 電子文獻服務的科學定位
1.1 電子文獻及其特性
所謂電子文獻是指各種機讀型文獻,即存儲于光、磁、電等載體中的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等并可以通過電子計算機讀出的多種形式的信息。電子文獻按照編輯特征可為分電子圖書、電子期刊、電子報紙等;按照載體可分為磁盤型、磁帶型、光盤型;按照信息獲取途徑可分為單機型、聯機型、網絡數據庫型;按照出版發(fā)行方式可分為印刷型文獻的電子版、純電子版等。電子文獻的主要優(yōu)點是存儲密度高、占用空間小、可用于計算機網絡快速傳播、利用便捷(檢索查詢、復制、下載、保存等)。
1.2 高校圖書館館藏電子文獻建設的發(fā)展
從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高校圖書館電子文獻資源的建設隨著現代信息技術與網絡通訊技術的應用推廣得到快速的發(fā)展。從經費投入看,具有關資料統(tǒng)計,當前各高校圖書館每年用于購置電子文獻的經費在逐年增長,一些重點院校圖書館每年用于購置電子文獻的經費已經接近或達到了發(fā)達國家高校圖書館占文獻總經費25%左右的水平,同時用于購置配套利用設施的經費也在相應地增加;從館藏電子文獻的數量看,由于電子文獻相對于紙印型文獻在單價上要便宜的多,所以,許多高校圖書館電子文獻的擁有量大大超過了館藏紙印型,以我館為例,如我館購買的《中國科技期刊全文數據庫》該數據庫收錄了1989年以來的近12 000種國內期刊的文摘和全文,含蓋了館藏1 200種紙印型期刊;我館目前每年投入近12萬元的經費,購入了6 000種外文期刊、會議文獻、科技報告的文摘和500多種期刊的全文的使用權;另外我館還投入了20萬元購買了7萬種電子圖書的使用權,使館藏文獻在品種和數量上得到了極大的豐富。
另外,從全國高校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建設發(fā)展看,全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tǒng)(簡稱:CALIS)的建成及其穩(wěn)步發(fā)展,目前已經形成了以中國教育和計算機網(簡稱:CERNET)為依托的,以高校豐富的文獻資源和人力資源整合為基礎的中國高等教育數字圖書館為核心的教育文獻聯合保障體系,面向全國高校乃至全國提供公共目錄查詢、信息檢索(文摘、全文、特色文獻數據庫等)、館際互借、文獻傳遞、網絡學科導航等網絡化、數字化文獻信息等服務,實現了全國高校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的共建、共知、共享。
1.3 高校圖書館館藏電子文獻服務的定位
高等學校圖書館讀者服務的方式和手段是伴隨社會科技、經濟、文化的進步而與之相適應發(fā)展變化的。但是,無論如何變化,高校圖書館的性質與職能、服務宗旨不會改變。據此2002年2月國家教育部結合我國教育要面向信息化、現代化的時代特點和高校圖書館的發(fā)展要求,重新修訂頒發(fā)了《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修訂)》,規(guī)程中明確規(guī)定:高等學校圖書館的主要任務包括“建設包括館藏實體資源和網絡虛擬資源在內的文獻信息資源,對資源進行科學加工整序和管理維護。”在讀者服務方面“高等學校圖書館應開展多種層次多種方式的讀者服務工作,提高各種文獻的利用率。兼顧紙質文獻、電子文獻和其它載體文獻的流通閱覽,積極推廣紙質文獻開架借閱、電子資源上網服務。”規(guī)程對高校傳統(tǒng)圖書館基本服務的內涵增加了新的內容,即在做好紙印本文獻流通閱覽服務的同時,強調還要做好電子文獻及其網上信息資源的服務,將紙印本與電子文獻、網上文獻信息資源的服務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高等學校圖書館應轉變傳統(tǒng)觀念,將電子與網絡信息資源的檢索、瀏覽、傳輸作為讀者服務的基本內容之一,這是高等學校圖書館為師生的教學科研提供文獻信息保障的客觀要求,也體現了圖書館讀者服務的發(fā)展趨勢。
2 讀者利用電子文獻的權益保障
在我國,圖書館事業(yè)是國家教育、科技、文化事業(yè)的組成部分,因此,圖書館的基本性質具有教育性、學術性和公益性。就國際慣例來看,圖書館服務不外乎是提供文獻信息資源、提供活動、提供場地設施三大方面。作為我國圖書館事業(yè)重要組成部分的高等學校圖書館除了具備上述圖書館的基本性質、職能外,與其他類型圖書館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她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學校的教師、學生,主要任務是為學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的正常開展提供文獻信息保障。因此,提供服務是高校圖書館的根本任務。而免費提供圖書館服務又始終是圖書 館活動的核心精神之一。所以,高校圖書館讀者的權益保障除了應充分體現讀者能夠平等地 享有圖書館提供的各種服務的權益之外,還有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能夠免費地享有圖書館所 提供的基本服務的權益。
電子文獻與網絡信息資源的檢索、瀏覽、傳輸作為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的基本內容的定位,決定了高校圖書館讀者應具有無償地享有圖書館電子文獻及網絡信息資源的權利。然而,就筆者調查所知,目前在我國有相當數量的院校圖書館仍以有償服務的方式為讀者提供電子文獻及網上信息檢索、瀏覽等服務。這種服務方式,不利于圖書館長遠利益的發(fā)展和讀者權益的保障。
(1)高校圖書館館藏電子文獻無論是有型的還是虛擬的,目前將其作為面向本校師生提供網上檢索、瀏覽和傳輸服務,特別是提供網上晝夜24小時服務已普遍得以實現,為在校師生隨時隨地的利用電子信息資源創(chuàng)造了傳統(tǒng)手工服務難以實現的便利條件,并且這種作為保證滿足師生教學科研對文獻信息基本需求的服務方式將逐步取代印刷型文獻的主導地位。因此,電子文獻面向師生提供無償服務,應是高校圖書館現代服務理念的充分體現。電子文獻采用無償服務的方式,不僅有利于館藏電子文獻的充分利用和投資效益的最大化,而且能夠使師生平等利用圖書館電子文獻的權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2)從高校的校園網建設及其與互聯網連通的經費投入到圖書館用于購置電子文獻及其利用設施的經費性質來看,完全來源于學校的教育事業(yè)費及其自籌經費撥款,其中也包含了學生的學雜費。因此,學校用于保障圖書館建設的經費中,其中應考慮到圖書館用于開展電子文獻服務(文獻購置費、設備維護費、網絡使用成本等)的經費比例,學生免費享受圖書館提供的計算機、網絡等設施享受館藏電子文獻服務是順理成章的。
3 做好電子文獻服務的具體措施
高等學校圖書館為師生提供電子文獻服務的主要內容包括:館藏書目查詢、館藏各種數據庫(題錄、文摘、全文)包括已購買使用權的各種遠程數據庫的檢索、瀏覽等,以及與教學科研相關的互聯網上的各種免費信息的導引等;要充分有效地保障師生利用這些豐富的電子文獻,必須結合各館實際,本著服務第一的原則,采取可行的措施。
3.1 加強基礎建設
高等學校應逐步加大對圖書館文獻購置經費的比例,以保障圖書館能夠根據館藏建設發(fā)展計劃,統(tǒng)籌安排部分經費用于電子文獻資源建設;同時學校還要重視圖書館計算機網絡設施和電子閱覽室的建設,電子閱覽室作為學生利用電子文獻的必要場所,應根據在校學生數量達到一定的規(guī)模,并保障用于建設和日常設備維護、補充與更新所必要經費的投入。
3.2 合理規(guī)范對電子閱覽室的日常管理
有關部門應明確規(guī)范高校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的服務職能,堅決禁止把電子閱覽室等同于社會上經營性的“網吧”去管理。要保障師生利用館藏電子文獻等信息用于學習和研究。
3.3 注重宣傳引導,充分發(fā)揮電子閱覽室的應有功能電子閱覽室不僅是師生利用電子文獻信息的重要場所,也是圖書館宣傳、揭示各種電子信息資源及其利用知識的重要窗口。因此,圖書館應把對館藏電子文獻信息的宣傳及其利用輔導納入日常工作,如設置專門網頁、在室內設置宣傳輔導欄等形式進行宣傳、引導,以營造良好的學習閱覽環(huán)境。
綜上所述,高等學校圖書館為在校師生提供日常基本的電子文獻服務應該等同于紙印型文獻服務,屬于無償服務的范圍。其意義不僅有利于高校圖書館職能的有效發(fā)揮,而且有利于對圖書館利用者無償地利用館藏各種文獻信息權益的保障,有利于高校圖書館長遠利益的發(fā)展。當然,對于超出圖書館基本服務的特殊需求,如工作人員根據讀者要求,利用電子文獻進行專題文獻信息的檢索,或提供文獻的遠程傳遞等增殖性服務,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規(guī)定,可以采取適當的收費政策,以滿足讀者的特殊需要。
參考文獻
[1]李國新.圖書館服務與利用者權益保護[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2,(4):13-18.
[2]張云瑾.公共圖書館電子文獻有償服務質疑[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2):141-143.
[3]羅公利.中國高校是非盈利組織[J].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87-93.
[4]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修訂).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