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08年,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平常的。我們共同經(jīng)歷了雪災、地震、礦難、奶粉事件、經(jīng)濟危機等等壞事情,也用心體會了抗擊雪災、抗震救災、北京奧運等等振奮人心的好事情。以職業(yè)論,我已在人生的悲喜中做了31年“革命工作”,警察的特征讓我在人生的第47個年頭里更看重“公平與正義”;而以愛好說,中華文化給了我五彩繽紛的業(yè)余生活,而書法生活讓我更多地領悟到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力量。經(jīng)過大喜大悲的歷練,我在反思人生與藝術、書法與我的時候,往往無法割舍的依然是我所在的書法群體和群體精神。
我是從十幾歲開始練字,由人民公社的小通訊員、鄉(xiāng)鎮(zhèn)水利員、團委書記、文書到團縣委干事、市公安局內(nèi)勤、秘書科長、辦公室主任、分局教導員、省公安廳文聯(lián)副主席兼秘書長,是書法使我結識了許多領導和朋友,他們因為喜歡書法而喜歡我,進而幫助我走到今天。所以,我總是感念書法、感念朋友、感念這個崇尚文化的時代!我有兩位恩師:長安吳三大和中州周俊杰先生。他們不僅教導我學書法,而且教會我做人和做事,在先生的懷抱里我懂得了踏踏實實學藝,堂堂正正做人,真真正正做事的道理。我的書法生活里,還有一群亦師亦友的哥們弟兄,有的在前面拉,有的在后邊推,是我不斷向前的“原動力”。這個偉大的時代真是我們文化藝術工作者和愛好者的天堂,黨和政府對文化的重視,對包括書法在內(nèi)的各類藝術的扶持,對文化人的關愛都是前所未有的。這個平臺不是誰一生都會遇到的,也不是任何時代都有的。有理想有抱負的文藝家,就可在這個舞臺上盡顯才華。
我在30年書法學習的過程中,愈來愈深地體會到“崇德敬藝”和“繼承創(chuàng)新”這二句話對于書家的至關重要,或者說是書法群體精神的支柱。書法是慢功,凡哲學、史學、文學、美學均在必學之列,先賢經(jīng)典著作須悉心研讀,謂之字外功;歷代名家經(jīng)典書作亦須細心臨摹、心領神會,方能手眼雙暢,謂之根基,絕非三兩日或聲光電技術能速達于自己腕中!至于創(chuàng)新和個人藝術風格則是在扎實傳統(tǒng)基礎上的自然流淌,是個人技法、學問、修養(yǎng)的厚積薄發(fā),也絕非“國展”突擊能得!我常常殫思竭慮、日夜操筆,研究制造一特具個性的作品,拿來對照古代名家經(jīng)典而羞愧我無意歧視創(chuàng)新,我尊重一切具有深厚傳統(tǒng)功力、又獨具個人藝術風格的作品和作者。反而,獨具個性風格而無傳統(tǒng)功力者,你再怎么“流行”我也不愛!僅有傳統(tǒng)功力而無個性風格者,我則熱切地看好他!
在當代書壇,我還時常告誡自己:不為展覽和市場左右,不跟風,不急于求成,不自我吹噓,不自暴自棄。堅持多讀書,多臨帖,多思考,多研究,多學他人長處,多做善事好事??芍^“五不六多”以自勉,也期望有更多的師友共商并進。
2009年元月4日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