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濂
“道德楷?!钡男麄鳉v史可謂源遠流長,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依舊自得其樂的顏回到“二十四孝圖”,中國人從來都篤信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可是問題在于道德楷模的感染力是隨著時空尺度的拓展呈遞減趨勢的。道德楷模必須活生生地嵌置在每一個具體入微的熟人共同體中,惟當他的善良是你我親眼所見,他的勇敢是你我親耳所聞,才有可能因為朝夕相處耳濡目染,近朱者赤。
示范倫理的另一個潛在危險在于,雖然好榜樣能夠觸動我們的人性,但是壞榜樣卻往往要更具誘惑力。柏拉圖在《理想國》中這樣問道:如果不正義的人過得比正義的人更幸福,那我們?yōu)槭裁催€要成為一個正義的人?這是一個讓人撓頭的問題:如果現(xiàn)在現(xiàn)實的邏輯里面道德楷模注定無法在世俗意義上獲得成功,那么最終的結果就是壞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相比壞榜樣,好榜樣的樹立和維護有如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敗壞起來卻是一潰千里不可阻擋。這個學期結束不久,有學生告訴我,考場上一位深受學生愛戴、平素里總是壯懷激烈痛砭時弊的老師,在目睹作弊現(xiàn)象時不僅袖手旁觀,而且語帶無奈地嘆道:“你們這樣我倒是沒什么關系,只是對不作弊的同學不公平。”這位學生說,那一剎那有如“偶像的黃昏”,第一反應是想把卷子糊在這個老師的臉上。
哲學家陳嘉映說:“我夢想的國土不是一條跑道,所有人都向一個目標狂奔,差別只在名次有先有后。我夢想的國土是一片原野,容得下跳的、跑的、采花的、在溪邊濯足的,容得下什么都不干就躺在草地上曬太陽的……”這樣的夢想顯然無法寄托在三兩個好榜樣的身上,因為惟當所有人都向一個目標狂奔時,才需要在終點處矗立一個標桿。好榜樣的力量可以鼓勵人們前行,卻無法真正照亮這個大地。
誰叫奧巴馬不幸生在美國
余以為
9月8日美國中小學開學的日子,總統(tǒng)奧巴馬按計劃來到弗吉尼亞州一所中學,向孩子們作題為“我們的教育,我們的未來”的演講。鼓勵學生努力學習,為自己為國家肩負起責任來。
可家長居然不領情,在校園外冒雨舉著標語:“總統(tǒng)先生,請與我們的孩子保持距離。”這話通常是送給陌生人的,防止孩子遭受猥褻侵犯。在美國,不能隨便摸^家的小孩,更不要隨便親昵。這點上總統(tǒng)也沒有特權。他可以號令三軍,卻不能不經同意,就對別人的孩子耳提面命。
事實上,奧巴馬的演講計劃一開始就遭到質疑。批評人士說,奧巴馬是在利用機會宣傳其政治綱領,超越了聯(lián)邦政府對學校管理權限。批評聲音太強烈,白宮不得不在9月7日把奧巴馬的演講稿掛在白宮網站上,供全國人民審核。
但別以為把講稿先放到網上就沒事,美國網民的刁鉆不亞于中國同行。奧巴馬年紀輕輕當選聯(lián)邦總統(tǒng),本身就是個奮斗的榜樣,但他不好意思在演講中號召學自己,就號召學生們學習Facebook、Twitter和Google的創(chuàng)始人。這下可不得了,因為那幾個網站不但在競選中為奧巴馬立過功,有些創(chuàng)始人干脆就是奧巴馬的競選顧問。
面對五花八門的解讀,我倒是同情奧巴馬。當下氣旺的創(chuàng)業(yè)者很多,難免掛一漏萬:表揚馬云漏掉馬化騰,沒什么大不了。錯不在奧巴馬的演講,錯只錯在他選錯了聽眾,如果他的聽眾不是他的美國同胞,說不準倒是美事一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