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對孔子了解有多少
本報駐美國、俄羅斯、塞爾維亞、英國、韓國特約記者 李兵 焦東建 金曉蕾 紀雙城 古放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校園內(nèi)的孔子塑像。 李兵攝
當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孔子在2500年前周游列國時,也許沒有想到過他的塑像在21世紀初開始周游世界,也不會想到連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這樣的西方領(lǐng)導人都在正式場合把引用他的話當成一種時尚。從最早研究儒家學說的國外學者把孔子當成“中國文化的象征符號”,到孔子學院的海外學生把孔子視為“中國傳統(tǒng)和生活智慧的形象代言人”,再到一個月前美國眾議院通過決議紀念孔子誕辰2560周年,全球華人似乎多了一份榮譽感。盡管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孔子的《論語》在一些國家的書店中沒有《孫子兵法》多,西方年輕人也是更了解現(xiàn)代的中國功夫明星,但孔子的思想正被打上“實用”的標簽,被一些敏感的西方人士擔心可能被用來向世界推銷現(xiàn)代中國的軟實力。
孔子開始重新“周游列國”
在東非國家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當?shù)厝肆晳T用世界名人的名字來給街道和廣場命名。在南城有一個連通6條主要交通干道的廣場,名字就叫孔子廣場(Confucius square)。由于老路窄,交通流量大,人們一度把這個混亂的廣場稱為“混亂廣場(Confusion square)”。巧合的是,來自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的一群中國人2007年來到孔子廣場幫埃塞俄比亞人修建本國的第一座立交橋。今年5月,立交橋竣工通車 ,隨之而來的是埃塞俄比亞人提出在本國開設(shè)孔子學院的要求。
5年來,以孔子名字命名的孔子學院已經(jīng)成為孔子在當代世界最直觀的象征。據(jù)國家漢辦的負責人近日透露,目前已在88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了282所孔子學院和272個孔子課堂,還有50多個國家的250多個機構(gòu)提出申請。在《紐約時報》、《時代》周刊、《經(jīng)濟學家》等歐美媒體看來,孔子學院“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好、最妙的一個出口產(chǎn)品”,也是中國實施和平外交戰(zhàn)略、提升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措施。法國《論壇報》11月16日在議論“中國的經(jīng)濟威脅大于軍事威脅”時,還不忘說幾句與孔子有關(guān)的話。文章說,中國現(xiàn)在的對外政策并非依靠軍事,或單純依靠軍事,說服、文化和經(jīng)濟政策都是為中國影響力服務的新手段。
在聯(lián)合國內(nèi)部,有首次以中國人名字命名的國際獎項“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孔子教育獎”。如今,已先后有印度拉賈斯坦邦掃盲和繼續(xù)教育辦公室、摩洛哥教育部、美國“幼兒閱讀推廣計劃”組織以及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南非等國的相關(guān)機構(gòu)或組織獲得了“孔子教育獎”。
孔子幫中國價值觀爭“一席之地”
美國眾議院10月底通過紀念孔子誕辰2560周年的決議案,該決議是由得克薩斯州眾議員格林代表另外41名眾議員9月底提出的。這是美國的最高權(quán)力機構(gòu)對來自中國的思想、智慧、道德和理想的一次認同。格林表示,孔子的儒家思想對全球許多國家的社會與政治思想帶來深遠的影響。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11月初一篇題為“孔子的普世價值和美國的強大”的評論文章稱,盡管孔子的思想并非全是精華,但美國眾議院能通過決議,認為孔子理念體現(xiàn)“最高境界的道德品質(zhì)”和“促進人類和諧”,這是對孔子思想中“普世價值”或“普適價值”的認可。該文認為,中國人有理由為美國人認可孔子思想精華這一事實感到自豪,并提升民族自信心,但不能忘了人類所謂“普世價值”的多樣性。
盡管美國眾議院的這項決議讓在美華人感到很欣慰,但實際上,普通美國人對孔子的了解還十分缺乏,孔子的思想對美國社會的影響甚微。美國一家專業(yè)調(diào)查公司去年在做“美國人眼中的中國”民意調(diào)查時發(fā)現(xiàn),美國人最為熟悉的中國文化符號是長城,最有知名度的華人是國際影星成龍和李小龍。在美國的大連鎖書店里,各種版本的《孫子兵法》常年供應,但有關(guān)孔子的英文書還不多。不過,馬里蘭大學一位學習漢語的美國醫(yī)生說:“如今的美國面臨嚴峻挑戰(zhàn),人們心靈空虛,社會道德滑坡。孔子的思想對于今天的美國具有實用性?!碑斎唬橇私饪鬃拥?。
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研究員王達三認為,毫無疑問,孔子在全球的影響力在中國歷史文化名人之中是最高的。美國《世界名人大詞典》、英國《人民年鑒手冊》等著名詞典和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等權(quán)威機構(gòu),都把孔子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當然,老子、孫子等中國歷史文化名人也具有一定的世界影響力,但老子的影響力主要體現(xiàn)在哲學層面,孫子的影響力主要體現(xiàn)在軍事和商業(yè)營銷等層面。
王達三說,美國眾議院通過的紀念孔子誕辰2560周年決議案,奧巴馬總統(tǒng)訪華期間引用孔子的“溫故而知新”以及對故宮和長城發(fā)出的贊嘆,這些都表明美國人欣賞和尊敬悠久燦爛的中國歷史文化,這種包容性是年輕的美國后來者居上、成為世界強國的秘訣所在。他同時認為,盡管孔子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征符號”,但孔子思想走向世界還需時間,目前國際社會的價值觀體系幾乎被西方的諸如自由、民主、人權(quán)、憲政等觀念壟斷,有關(guān)孔子的、儒家的、中國的價值觀尚需爭奪一席之地。
歐美人用300年才認同孔子
有美國學者對中國人稱,研究表明,孔子和美國首任總統(tǒng)華盛頓在思想上有相同的地方,如孔子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論,華盛頓也有相似的表述。在美國哲學史家威爾·杜蘭特看來,“孔子是中國文化的象征符號”,孔子更接近于西方歷史上的蘇格拉底,因為“孔子對于高尚生活的追求都是基于世俗的動機而不是源于超自然的思考”。美國前總統(tǒng)里根也說過:“孔子的高貴行誼與偉大的倫理道德思想不僅影響了他的國人,也影響了全人類??鬃拥膶W說世代相傳,為全世界人民提示了豐富的為人處世原則?!钡鬃拥墓适潞退枷朐谖鞣絺鞑サ倪^程也遇到過阻力。美國的《紐約書評》曾刊登過1687年拉丁文版《論語》中刻畫的孔子像。但當時一些西方傳教士試圖將《論語》翻譯到歐洲的努力受到了來自不同宗教的“抵觸”,這本拉丁文版的《論語》就被推遲了將近100年才正式出版。有專家考證,《論語》被“嚴肅地譯為西方現(xiàn)代語言”事實上已經(jīng)是1861年的事情了。
經(jīng)過這300多年的傳播,同樣盛產(chǎn)大量哲學家的歐洲對孔子的認識略勝于美國。在英國,很多對孔子思想有所了解的英國人覺得他和莎士比亞一樣,相信和諧、等級、社會秩序和奉行愛國主義。在英國的書店里,找到一本英文版的《論語》是件很容易的事情?!癈onfucius says”(“子曰”)這樣的表述,也偶爾能從一些英國人口中說出。除了與中方合作辦孔子學院外,英國教育部還考慮在英國的公立中學中建立“孔子教室”。早在1996年1月8日,英國《金融時報》就刊登文章說,“美國長期以來把自己看作是其他國家理所當然的模范。但是這個模范的角色現(xiàn)在遇到了挑戰(zhàn),這個挑戰(zhàn)不是來自僵硬的歐洲,而是來自東亞。美國如果鼓勵美國人自愿地去采用一些孔子的教誨,其社會將會有莫大的受益”。
孔子對俄羅斯的影響由來已久,俄羅斯喀山大學早在200年前就開始講“四書”。詩人普希金也寫下過“孔夫子,中國的圣賢,教導我們尊重青年……”等詩句。盡管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曾說,中國的孔子和孟子“很大”,而老子則是“巨大”,并親自翻譯了《道德經(jīng)》,但他在給國學大師辜鴻銘的信中還是引用了很多孔子的言論。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當時的蘇聯(lián)人很少談論孔子,直到1995年俄羅斯孔子學會宣告成立。擔任會長的是《論語詳解》的作者、俄羅斯孔子基金會秘書長佩列洛莫夫,他主張“俄羅斯人學習孔子思想,因為俄羅斯具有歐亞雙重文化,儒學至少有兩個方面,即‘為人和‘為政,對當前的俄羅斯具有現(xiàn)實意義”。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也創(chuàng)辦了“孔子之家”。俄羅斯有一個良好的傳統(tǒng),即每逢世界名人整數(shù)誕辰日,相關(guān)單位會舉行規(guī)模不同、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比如,為莎士比亞、伏爾泰、貝多芬、莫扎特、肖邦等人舉辦誕辰紀念活動。在中國歷代名人中,主要是為孔子舉辦誕辰紀念活動。
受過中高等教育的俄羅斯人,大多對孔子和儒家思想有所了解,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在俄羅斯老百姓的心目中,孔子是中國的智者、圣人,高深莫測。國立莫斯科大學歷史系三年級學生謝爾久科娃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我很早就知道中國的孔子,因為在我們中學和大學《世界史》和《世界文明史》教科書中都有關(guān)于孔子和儒學方面的內(nèi)容,而且是必修課?!庇浾叻喍砹_斯中小學和大學的歷史課本,在介紹孔子的內(nèi)容中常引用他論政、修身、治國和勸學等方面的名言,如“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吾師”等。俄羅斯學者翻譯了很多關(guān)于孔子的書,其中常見的有:俄羅斯科學院“東方文獻出版社”為紀念孔子誕辰2550年專門出版的《論語詳解》,大16開,有590頁厚;莫斯科“優(yōu)質(zhì)服務”出版社今年出版的《孔子與儒家:從公元前5世紀—21世紀》,大32開,有702頁厚;圣彼得堡著名東方學家馬丁諾夫編著的《儒學的發(fā)展階段·孔子·論語》;圣彼得堡“晶體”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孔子語錄》等。
國立莫斯科文化學院院長安德烈·弗萊爾博士認為,很難找到能與孔子媲美的思想家,而且在他的身上具有傳奇色彩。談到孔子對當今國際社會的影響,弗萊爾表示:“西方文明不總是充滿了智慧,在現(xiàn)實生活中,并非所有西方人都能適應這種為生存而奔命的快節(jié)奏。為了尋求心理的平衡,有些人將目光投向了東方。因此,儒家的中庸、克己等學說自然成為當今國際社會商業(yè)奴隸們的一劑良藥,成為西方‘狂人們的精神避風港?!睂τ诳鬃拥牡匚辉谥袊鴼v朝歷代的變遷,弗萊爾教授說:“這是一個復雜的學術(shù)問題,不是用三言兩語就能講清楚的?!?/p>
在巴爾干地區(qū),最早用塞爾維亞文介紹中國傳統(tǒng)和孔子思想的文章以連載的形式發(fā)表在1922年的《思想》雜志上。此后,塞爾維亞學者在介紹中國的書中都將孔子的儒家思想視為“東方世界觀的基石”。即使在冷戰(zhàn)期間,貝爾格萊德在出版“重要思想家叢書”時還從英文翻譯出版了孔子的《大學》、《中庸》。據(jù)記者觀察,有關(guān)《道德經(jīng)》、《孫子兵法》的書相比孔子的經(jīng)典還要多一些,所以有時能聽到一些張冠李戴的說法,如有的政治家甚至包括一些學者在公開演講時偶爾會把引用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管子)等名言一股腦兒全記在孔子名下,似乎孔子就是全部中國古代思想的代言人了。在塞爾維亞,沒聽說過“孔子”這個名字的人不多,但能深入探討孔子思想的還只是少數(shù)學者。貝爾格萊德孔子學院院長普西奇教授認為,孔子思想對人類的貢獻是永恒的,他提倡的禮、樂,為人處事的中庸之道和仁愛,在今天需要人們?nèi)フ_理解和實踐。
影響最深還是在亞洲
俄羅斯孔子研究專家佩列洛莫夫曾在接受俄羅斯媒體采訪時說:“孔子的思想一直影響著中國本土以及東亞、東南亞許多國家的發(fā)展。在科技和物質(zhì)文明高度發(fā)達的今天,中國和東亞、東南亞的商人都力爭做一個‘儒商,因為這個詞既能表示一個人的知識水平和思想境界,又能幫他們開展經(jīng)營活動?!?/p>
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韓國人對孔子的推崇絲毫不亞于中國人。全球第一所孔子學院就誕生在韓國??鬃釉陧n國絕對是家喻戶曉,其知名度超過任何一位韓國歷史人物。在韓國,有人說過“孔子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甚至有個別韓國學者炒作“孔子是韓國人”。對于后者,很多韓國人都告訴記者,這純屬無稽之談。
在韓國,教授儒家思想的大學叫“成均館大學”,相當于過去中國的“太學”或“國子監(jiān)”。韓國地方上還有230多所傳承儒教、祭祀孔子與諸圣賢的鄉(xiāng)校,在其中文教材《四字小學》中有不少孔子的言論。韓國人每年舉行“祭孔大典”,受過高等教育或傳統(tǒng)教育的韓國人都能隨口引上幾句《論語》中的話。韓國國家電視臺KBS、教育電視臺EBS也有類似“百家講壇”的欄目,請人專門介紹中國古籍,一般每次都是掰開了揉碎了地講一兩句話,但收視率卻很高。一位韓國資深媒體人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不管多忙,他都會抽出時間去“書堂”學習。他介紹說,現(xiàn)在韓國“書堂”中最流行的是學習《論語》和《大學》,因為《論語》是修身養(yǎng)性的基礎(chǔ),而《大學》是講“當領(lǐng)導的藝術(shù)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