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家的弟弟六歲,常常到我家來玩。我是哥哥,爸爸常跟我說:弟弟來了,你要讓著他。可是我卻認(rèn)為:弟弟來了,應(yīng)該管理他才對。
弟弟來我家,是讓還是管呢?聽爸爸和我各有一說——
大讓小是親情
史峰
我們小的時候,家里兄妹一共四人,三個哥哥一個妹妹。兄妹們雖然多,但我們卻能和睦相處,從來不打不鬧。是什么樣的法則讓我們這么溫暖地相處在一起呢?就是“大孩讓小孩”的法則。
記得那個時候做衣服的布料很難尋,往往是一年也難得做一身新衣服。爸爸有個朋友是布店的員工,特批給我們家一塊布料。爸爸高高興興把布料拿回家,盼著給孩子們做身新衣服穿。這可愁壞了媽媽——布料僅能給一個孩子做新衣服,而眼前卻有四個孩子,給誰做呢?
為了這事,爸爸媽媽把我們四個孩子叫在一起“開會商量”。我們四個人當(dāng)然都想穿新衣服,但是沒有一個人說要給自己做。
哥哥先開口:“弟弟妹妹們還小,都喜歡漂亮,給他們做吧,我不要?!?/p>
二哥接著說:“嗯,我也不做了,給弟弟吧?!?/p>
弟弟就是我,我說:“還是給妹妹做新衣服吧,她最小?!?/p>
妹妹那時四歲,不懂事,聽到哥哥們把做新衣服的“權(quán)利”讓給了自己,高興地一跳老高,圍著我們轉(zhuǎn),邊轉(zhuǎn)邊喊:“噢,可以穿新衣服了,可以穿新衣服了?!?/p>
于是,在我們的謙讓下,妹妹有了一身漂亮的新衣服??粗妹么┥掀恋男乱路?我們做哥哥的心中都有說不出的自豪感——特別有“大哥”的感覺。
正是我們在家里一直采取這種“大孩讓小孩”的相處法則,所以到現(xiàn)在也總是難忘老時候的兄妹親情,一提起“大孩讓小孩”的情節(jié)總是感到特別溫暖。
讓會讓出毛病
史國澳
爸爸的眼光太“老化”了,他們那時候的小孩子多“單純”,多“聽話”呀,大孩子讓小孩子,反過來小孩子也會讓大孩子的??墒前职脂F(xiàn)在就不知道姨家的小弟弟是挺“霸道”的,雖然我是“一讓再讓”,弟弟對我的“侵害”卻是越讓越厲害呀。聽聽我訴訴苦水吧——
那天,弟弟來我家,我正在寫毛筆字。弟弟一把將我的毛筆給搶過去,說:“我寫,我寫?!?/p>
爸爸老是讓我讓著弟弟,我只好把毛筆讓給他,然后再找一支毛筆來用。誰知弟弟又一把搶過第二支毛筆,喊:“這支筆也是我的?!?/p>
我有點生氣了,但一想起爸爸的要求,只好壓住“怒火”,把第二支毛筆也讓給他。弟弟一手拿著一支筆——他搶來毛筆根本不是寫字的,而是以搶別人的東西為樂呀。
我找到第三支筆,剛要寫,弟弟又一把給我搶過去了……
我氣壞了,再把毛筆搶回來,弟弟就如受了極大的傷害一樣,號啕大哭不止。爸爸見我跟弟弟搶東西,就跑過來教訓(xùn)我:不是跟你說過要讓著弟弟嘛,為什么跟弟弟爭東西呢!
老爸呀老爸,我知道要讓著弟弟,可弟弟這么霸道,我讓一步,他進(jìn)十步,踩著鼻子就上了我的臉,這讓我還怎么讓呀。
所以,我得跟老爸提意見:弟弟來了,不能老是讓著,應(yīng)該適當(dāng)?shù)剡M(jìn)行“管理”才對頭。只有管理他,才能讓他知道與人相處的法則。不然,你今天讓,明天讓,最后會讓出一個不講道理的小霸王的。
謙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也在課本上學(xué)到了很多關(guān)于謙讓的故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