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紅
我的父親張寅,是一位終生從事戲劇事業(yè)的舞美工作者,一位非常典型的中國傳統(tǒng)式老人。他嚴于律己,寬厚待人的作風,他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直接影響了我的人生。
一
父親童年時,家里比較貧寒,但來往的親友多和書畫有緣。耳濡目染,他也對書畫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父親的書法在保定文藝界就小有名氣了。對他影響最大的是當代著名中國山水畫家、藝術(shù)理論家李智超。父親同李智超是表兄弟,兩家住的相隔一箭之地,他經(jīng)常得到李智超的指點。聽父親講,有一次他拿著自己一幅得意書法作品讓李先生看,李先生看后很嚴肅地說:“你的字再這樣寫下去就寫壞了?!碑敃r爸爸聽后吃驚地問為什么?李先生接著說:“你的字太熟、太甜了,越熟越俗,越甜味道越淡,藝術(shù)要有個性,希望你把以前的字都忘掉。今后多臨名帖名碑,多讀書,從魏碑上下功夫,多看名人原作。”李先生的批評,給父親指明了一條在書法藝術(shù)上攀登高峰的道路。為了追求藝術(shù)上的獨特風格,他幾十年如一日臨帖課字,并多次登門拜訪啟功、李可染、李苦禪、黃苗子、王雪濤、蕭芳等當代書畫名家,不斷充實自己,最終使自己的書法藝術(shù)把握了“七分熟三分生”的韻味。
1980年,蕭芳先生見到我父親的書法時連連稱贊,并提出用自己兩幅手書作品,換我父親的一幅對聯(lián)。1985年4月,李可染先生在中央美院見到我父親的書作,高興地說:“張寅的書法大方、雅氣、含蓄,入筆行筆收筆不露痕跡,有微妙處,找到了中國傳統(tǒng)書法的真諦?!?/p>
藝術(shù)是離不開功夫的,但功夫不等于藝術(shù)。這是父親常說的一句話。正像我們表演中所講的:沒技不成戲,光技不成藝。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記得父親常用毛筆沾著水,在水泥地上寫,一寫就是大半天,即使在條件相當艱苦的下鄉(xiāng)演出期間,還要監(jiān)管一些行政方面的事,他也抽出空來臨摹字帖。
多年磨礪,使他的作品立足于傳統(tǒng),又形成了自己的個性及風格風貌,流利飛動不失典雅,韻律嚴謹又不失自然,找到了形式與內(nèi)容相得益彰的最佳結(jié)合點?!傲饨獍按合瘩R,草綠平原駿走風”“雨驚詩夢來蕉葉,風載書聲出藕花”,這些采自大自然和古典文學(xué)中最清新洗練、最富詩情畫意的語句和清俊的筆墨相互輝映、相互融合,讓他的書法作品作品更加意味雋永。
父親的畫與書法一脈相承,異曲同工。他鐘愛自然,以畫小寫意山水為主。
早年時候,我們一家五口住在一間不到十四平米的房子里,中間用木板隔開,分成兩間屋,里屋只能放一張床,緊挨著床邊有一張兩屜辦公桌。父親每天就在那張桌子上畫畫,每畫一張就用圖釘訂在墻上,反復(fù)推敲。
父親十分注重寫生功夫,“搜盡奇峰打草稿”。他曾數(shù)十次外出寫生,家里到處都能看到父親用過的宣紙,積稿達數(shù)千張。厚實的積累,讓他創(chuàng)作時一出手就讓人感到成竹在胸。
父親的山水畫,寓蒼勁于秀潤之中,淡雅清和,氣韻生動,詩意盎然,構(gòu)成了心靈境界與自然具象的完美諧和統(tǒng)一。
二、
在保定,父親是第一個加入中國美協(xié)的人。他把舞臺美術(shù)設(shè)計當作一生追求的事業(yè), 電影《潘楊頌》、《忠烈千秋》的舞美設(shè)計均出自他的手筆,當年電影《平原作戰(zhàn)》青紗帳一場,幕一拉開,臺下觀眾就給我父親畫的布景叫好。
父親常說:“在國外,舞美的地位和繪畫相當,國內(nèi)的環(huán)境就差一些,因此搞舞美的人要有一顆平常心,要甘作幕后英雄?!庇袝r為了一出大戲順利完成,寒冬臘月在四壁透風的制景室里,他能夠通宵達旦地工作,甚至忘記吃飯、喝水,母親派人送去的飯菜涼透了放在那里。長期拼搏,積勞成疾,有一次父親累得吐了血,病倒了。等病情稍有好轉(zhuǎn),他又開始這樣拼命。
父親勇于堅持自己的藝術(shù)觀點。有時為了一臺戲總體的把握,不知得罪了多少人,上至領(lǐng)導(dǎo),下至同行,爭吵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事??墒潞鬀]有人跟他記仇,大家反而成了至交,這同他的藝德、為人是分不開的。
生活中,父親是個閑不住的人,我們家屬院兒的大事小情,他都管。每當有人舉辦展覽需要他幫忙時,他就像對待自己的展覽一樣,大到展事的謀劃,小到某張作品的位置都盡心盡力。他喜歡以書會友,以畫會友,求字畫的人不斷,有的慕名而來,有的是家里的常客。遇到逢年過節(jié),我家更是門庭若市,大院里家家門前的對聯(lián),都出自父親之手,人們親昵地稱他為大院“院長”。
對待子女,父親不但重言教更重身教。他從青年時代就開始收藏書畫,偶爾討到一幅珍品,常小心翼翼地掛到墻上,反復(fù)斟酌。我剛考進戲校不久,老師教了幾個刀花,其中有一個皮球花,我耍得特別順。高興之余我拿著刀坯子,在家里給父母表演,突然,刀坯子從我手中飛出,正好砸在身后掛在墻上父親收藏的那張古畫上,我頓時嚇得出了一身汗,父親也噌地一下站起來。沒想到父親并沒批評我,而是心疼地把畫從墻上摘下來,用手輕輕地撫摩著那張畫,深深看了我一眼。
父親經(jīng)常對我們講:“時間是最寶貴的,要珍惜眼前的一分一秒,要夾著尾巴做人?!彼€說:“演員的時間是最充足的,如果你把這些時間充分利用起來,你會學(xué)到很多東西?!?/p>
淡泊名利,追求真理,是父親的個性。他為了自己所鐘愛的事業(yè)奮斗了一生,忙碌了一生。他的一生,又是充實的、幸福的,值得我們這些子女崇敬羨慕的。
一晃,父親離開我們十年了。在今年十周年的日子里,我和姐姐自籌資金為父親辦一個遺作展,以此來紀念我最崇敬的父親。(責編: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