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孫校長您好,我有事和您商量,您有空嗎?”朱萍老師滿面笑容地站在我的面前,她一手拿著語文書,一手拿著筆記本和鋼筆,臉頰通紅,兩眼笑成彎月,嘴里正氣喘吁吁呢。我知道她一下課就急急忙忙從教室趕到我的辦公室,和我商量她公開教學的教案。
不管什么時間,我總看到笑瞇瞇的朱萍,她總是那么笑容可掬、快樂、滿足、從容。她臉龐微紅,架著一副眼鏡,杏眼,很有神采,棕褐色頭發(fā)微燙,披在腦后,清純、自然、大方。
朱萍老師是南京市語文學科帶頭人,在作文教學上頗有研究,在南京小學語文界有較高的知名度。說實話,我也比較欣賞朱萍老師,為什么?我以為朱老師身上有中國古代文人“溫、良、恭”的遺傳基因。她溫文爾雅,溫柔敦厚;她心地善良,善解人意;她謙虛有禮,為人謙遜。
我曾問過學校年輕的女教師:你們比較欣賞學校哪位女教師?
不少人跟我說:“我欣賞朱萍老師?!?/p>
“為什么呢?”我追問。
“她不僅工作出色,課上得好,而且生活也有品位,化妝得體,衣著典雅,是一位懂得工作和生活情趣的人,會享受生活?!?/p>
好一個“懂得工作,享受生活”。一個不熱愛生活的人,怎么可能熱愛工作、熱愛兒童、熱愛教育呢?我想起了林語堂先生的一句名言:盡力工作,盡情享受,以儒家的入世情懷工作,以道家的出世情懷享受。只有真心懂得生活真諦的人才會藝術地處理好工作和生活的關系。朱萍老師是否在探尋生活的真諦呢?我不得而知了。但孫敏老師的一句話又回響在我耳畔:“朱萍啊,你為你女兒多存點錢,不要把錢全貼到身上去了!”朱萍聞之,又是哈哈一笑。其實兒孫自有兒孫福,何必苛求自己呢,況且朱萍女兒才剛剛出生不久呢。
說了這么些,有讀者會誤解,朱萍是否是追求生活上的享樂,而工作上卻不求上進呢?非也。且聽我講兩個小故事,您恐怕就會有自己的答案了。
2009年《江蘇教育》雜志決定做比較大的創(chuàng)新,其中一項就是設欄目主持人。承蒙主編看得起我,讓我做語文欄目主持人,主持一期話題。我確定的話題是:文本解讀的“度”在哪里?編輯把我這檔話題定在2009年第3期,按發(fā)稿進度必須在1月底之前全部交稿。2008年12月15日,我約請成尚榮、周益民、林春曹等專家、特級教師到我校開約稿會。我們作了分工,每人寫一個話題,其中:文本細讀的“細”度在哪里?由我再約請一位特級教師撰寫??赡苁俏以陔娫捴袥]有說清楚的緣故吧,另請的特級教師在手術后給我寫了一篇稿子,但因要求有誤,不符合編輯要求。此時日歷已翻至2009年1月20日了,到交稿日子剩下10天左右時間了。讓這位特級教師重寫吧,人家剛剛手術不久,太不人道了!況且,恐怕是我在電話中沒有說得特別清楚造成這樣的結果,我也不好意思再麻煩人家了。可是短短10天時間叫誰來寫這篇稿子呢?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坐立不安。哎,請朱萍寫一篇怎么樣呢?我突然有了主意。
我立馬打電話給朱萍,當我把意思表達完之后,聽到了朱萍老師溫婉的聲音:“孫校長,我非常珍惜這個機會,我一定盡全力寫好這篇文章?!碑斕煳艺堉炱嫉綄W校(當時已放寒假),當面講清文章的要求,并把我的一篇文章和周益民的文章給她參考。
到了24日下午(臘月二十九),我也顧不得新年將近了,又打電話問朱萍稿子進展情況,朱老師在電話中回復我:“初稿已寫好了,但還需要修改。今天下午剛好帶女兒回娘家,晚上趕回南京,再遲也會把修改好的稿子發(fā)到您郵箱里?!钡诙煲辉缥掖蜷_郵箱,朱老師的郵件是晚上23:45發(fā)給我的。我內(nèi)心一陣感動:朱老師辛苦了!我打開文章仔細閱讀,看完全文我再次感動了。朱老師為了寫好這篇文章,參閱了多篇文章,文章的質(zhì)量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朱萍在《于細微處見精神——也談“文本細讀”》一文中提出四個觀點:“細讀”課文需先“粗讀”全文,把握整體,捕捉應該“細讀”之處;“細讀”課文應扣詞析句,由表及里,“悉心”感受形象,體悟意義;“細讀”課文需放飛想象,瞻前顧后,努力豐富形象,升華認識;“細讀”課文還需關注語言特色,寫作技巧,著力豐富語言素養(yǎng)。從這四個標題中可以看出朱老師把粗讀和細讀的關系,細讀的方法,細讀重在關注語言,感受形象闡述得十分精辟到位。我深切地感到:朱萍是有爆發(fā)力的,是有潛質(zhì)的,是有吃苦精神的!
讓我記憶猶新的是2008年上半年,江蘇省名校名師展示活動在我校舉行。朱老師身負重任:要上一堂有質(zhì)量的作文展示課,要參加“情智語文”高層論壇。朱老師愉快地接受了任務,進入了緊張的準備階段。第一次試教不成功,全部推翻重來。我記得非常清楚,聽完朱老師的試教課,我和語文組骨干教師就坐在六年級語文辦公室討論朱老師的作文課。
“一定要讓學生有強烈的表達欲望,寫作的話題一定要貼近孩子的生活,要讓孩子有話寫,有情吐”。我首先表達我的主張。
“我有一次上課走進教室,同學們都好奇地盯著我的頭發(fā),我問他們?yōu)槭裁?孩子們不約而同地喊起來,老師的新發(fā)型真好看!”一位老師不經(jīng)意地說起孩子們的興奮點。
“哎,那就讓孩子們寫寫發(fā)型如何?”朱萍像哥倫布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眼鏡后的眼光炯炯有神,光亮奪目。
“好,就寫老師的發(fā)型!”我一拍巴掌,“就這么定了!”
哎呀,下面的討論可熱鬧了:有的說,小朱,你去搞個爆炸頭,讓孩子們眼前一亮;有的說,小朱,你去買個假發(fā)戴上,讓孩子們認不出來;有的說,小朱,你去剃個小平頭,讓孩子們大吃一驚……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紛紛為朱老師獻計獻策。那一次的討論會呀,直到今天都有人津津樂道呢!你看朱萍,不時哈哈大笑,笑得連嘴巴都合不上了。
其實,上過公開課的人都知道,別人的點子再好,主意再多,但都必須經(jīng)過自己的消化吸收,變成自己的思想,才能在課堂上付諸實施。如果沒有自己的主見,呈現(xiàn)在課堂上的必然是一鍋大雜燴。我知道,這一周,朱萍回去有事做了,日子“不好過了”!
一周之后,朱萍第二次上試教課,我校“情智語文組”的骨干教師全部到場?!岸b忊彙扁徛晞偮?朱萍上場了,我和全體教師眼前一亮,朱萍變了:甜甜的笑臉,頭上頂著一頭西瓜直發(fā),垂下的直發(fā)在燈光的照射下閃閃發(fā)光。朱老師笑嘻嘻地問:“同學們,你們發(fā)現(xiàn)朱老師今天有什么變化么?”“有!朱老師變年輕了!朱老師變漂亮了!朱老師的發(fā)型改變了!”同學們七嘴八舌地嚷嚷起來了。“好,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聊聊發(fā)型?!闭f完,朱老師轉(zhuǎn)身在黑板上瀟灑地寫下了“聊聊發(fā)型”四個大字。一堂作文課就在這樣充滿驚奇、充滿發(fā)現(xiàn)、充滿快樂的氛圍中開始了。朱老師的課設計新穎,由教師發(fā)型為觀察之點,激發(fā)情趣,教給方法;然后拓展開去觀察身邊人的發(fā)型,舉一隅而反三,學生興趣盎然,樂此不疲;最后再由聊發(fā)型提升到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提升學生的審美品質(zhì)。朱老師的設計是何其得巧也、何其得妙也、何其得具有深度也,讓我們觀摩教師眼前一亮,心中一動,神情一振。
記得6月12日江蘇省名師名校公開課后,江蘇省著名特級教師陳萍在點評時是這樣評價朱老師的作文課的:“請問在座聽課的各位老師,你們有誰在上小學時摸過自己老師的頭發(fā)?可是,今天朱老師的學生卻很幸福,他們自始至終都在愉快的氛圍中主動觀察、思考、傾吐……我很敬佩朱老師的人文素養(yǎng)、專業(yè)精神以及她的教育智慧。朱萍就是語文!”
熱愛生活、熱愛工作,富有情趣,追求品位,溫良恭讓,清純可愛,這就是新時代的學科帶頭人——朱萍老師。
(孫雙金,著名語文特級教師、江蘇省十大杰出青年、南京基礎教育專家、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校長,朱萍老師的簽約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