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友軍
經(jīng)常聽課,給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現(xiàn)在的小語課堂總是精彩不斷,精美的圖片、美妙的音樂、引人入勝的視頻……各種教學手段所營造的教學情境和氛圍,常常使人為之情感跌宕。然而課后細細思考回味,不少課精彩是精彩,但不是語文的精彩。
一、 把精彩留給語文
先來看《北大荒的秋天》的教學片段。
師:大家讀得很投入,通過努力,已把所有的生字詞都讀正確了,接下來還要請同學再讀一讀第1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寫了北大荒秋天那里怎樣的景色。(生自由朗讀后回答)
師:從同學們的交流中,我們知道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很美。讓我們走進秋天的北大荒。(出示圖畫)瞧,這就是那美麗的天空。你們說,北大荒秋天的天空究竟美在哪里呢?
生:我覺得天上云的顏色有很多種,特別美。
師引導學習相關(guān)的句子。
老師出示的圖片很美,而且與課文中的描寫相匹配。學生在看到圖片后,都紛紛發(fā)出“哇噻”的驚嘆,興致高昂,踴躍發(fā)言。我們不妨對這段精彩的教學質(zhì)疑一番:這樣的教學,北大荒秋天的天空留給學生的是圖多一點,還是文字多一點?語文課不是看圖解文課,更不是美術(shù)鑒賞課。北大荒秋天的天空,抑或是作者筆下的天空是不是圖中那樣?語言文字中的天空是藍天、余暉、流云渾然一體,充滿靈動的,在讀者腦海中具有無限美的意蘊,決不是一幅靜止的畫面所能終結(jié)的。學生的表現(xiàn)是不是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深入了呢?學生的發(fā)言固然踴躍,仔細聽來,卻是簡短而平淡,偶爾用到文中詞句也是臨時照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師的引導看似順學而導,卻是將整個天空割碎了,浮光掠影的多,咀嚼品味的少。
問題出在哪里?我以為,語文以外的精彩弱化了師生對語文本身的精彩,而語文的精彩始終都應(yīng)該在語言文字上,語文課堂教學的精彩應(yīng)該實實在在地體現(xiàn)在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本身的誦讀品味、體悟上,我們要把精彩留給語文。
二、 把精彩凝聚語文
在這里,我們不是排斥形象生動的教學手段,包括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相反,一切有效的教學手段都要積極地運用,關(guān)鍵是用好、用得恰當,用來最大限度地促進語文的學習,最終把精彩凝聚在語文上。
全國小語閱讀教學比賽一等獎獲得者強洪權(quán)老師在執(zhí)教《船長》時,有一段錄音的使用同樣也給我們帶來了啟發(fā)。
師:然而此時此刻,船上發(fā)生了更可怕的事???發(fā)生了什么?
生:嗯,船上的人群很亂,都像瘋了似的。
師:(出示句子)整個人群簡直像瘋了似的,亂得不可開交。
師:想象一下,“不可開交”是亂成什么樣?
生:船上的人嚇得大喊大叫,搶著逃命。
生:肯定是亂得一塌糊涂,人都失去理智了,都像瘋子。
師:亂得不可抵擋,沒有辦法維持秩序了,這就叫——
生:(齊)不可開交。
師:能把這樣混亂的景象讀出來嗎?
(指名讀)
師:同學們,要注意,這時候瘋的可不是一個、兩個人呀,而是——
生:整個人群。
師:事實上,它的亂遠遠超過了同學們的想象。聽——(放錄音)
(生齊讀)
師:照這樣亂下去,意味著什么?
生:照這樣亂下去,整個人群可能沒有一個人能夠存活下來。
在這一段教學中,強老師運用了一段剪輯自影片《泰坦尼克號》中大船即將沉沒、人們瘋狂逃生的錄音。請注意教師播放錄音的時機。為什么在這時候才放?早播放,學生并不一定能從這一段嘈雜的錄音中領(lǐng)悟到很多,更主要的是影響學生對文中語言文字的領(lǐng)悟。而強老師則是抓住“瘋”“不可開交”“整船人”等詞語,引導學生逐步深入語言文字,反復朗讀,感悟當時混亂的場景,在學生有比較充分的理解后才播放。這樣順水推舟,強化了學生的感受,對于體會人為災(zāi)難的可怕,自然是水到渠成。《泰坦尼克號》中有相關(guān)的視頻,為什么只用錄音?因為通過對語言文字的領(lǐng)悟,借助音響效果強化感受,利于激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這情景在學生腦海里要多亂就有多亂,要多可怕就有多可怕,錄音拓寬了學生更廣闊的想象空間。這樣的教學手段的運用,精彩就不是手段本身,而是把教學手段的精彩聚焦在了語言文字上,聚焦在了學生學語文時思維和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上。
(作者單位:無錫市濱湖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