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上將呂正操逝世。這是57位開國上將中最后一個離開人世的老將軍。
1936年西安事變時,呂正操在張學良身邊工作。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被接納為中共黨員?!捌咂摺笔伦兒?呂正操率部脫離國民黨,在冀北平原豎起抗日武裝力量大旗,那時冀北的“呂司令”是一個讓日本侵略者膽寒的名字。新中國成立后,呂正操在鐵道部部長、鐵道兵政委的位置上工作多年,為新中國的鐵路交通事業(yè)作出重大貢獻。
呂將軍生前曾這樣詼諧地回顧自己的百年人生:“我這一輩子,就是打日本,管鐵路,打網(wǎng)球……”打網(wǎng)球是他的一大愛好,88歲高齡時,呂老每周仍打四五場網(wǎng)球,每場一兩個小時,運動量頗為驚人。
豈止打網(wǎng)球,呂將軍退休后用多種喜好來保持自己的體力和腦力。
他愛讀書,涉獵很廣。書架上的理論書刊、《中國大百科全書》、《資治通鑒》等赫然醒目。他自稱是雜家,哲學、經濟學、歷史、文藝等書籍都看,廣聞博覽。他說,他買書都是為了讀,而不是收藏。當有人送他精致的名著收藏本的時候,他總是轉贈給圖書館。
呂老還喜歡打橋牌,曾和許多橋牌高手較量過,據(jù)內行講,他的橋牌技藝相當有水準。
呂老還堅持寫日記。寫了幾十年。他還寫詩,晚年寫了上百首詩詞。無論戰(zhàn)爭年代還是和平年代,每當呂老思潮奔涌的時候,他的筆端就會流瀉出一行行優(yōu)美的詩句來。他最欣賞的是杜甫、白居易、陸游的詩以及古樂府詩。他的詩作雖不敢說都是字字珠璣,但卻句句情真意切。
呂老的記憶力很好,歷史事件的年月日他都能記得很準確。他甚至會和研究比較文學的女兒一起討論莎士比亞的作品與《牡丹亭》的異同及其文化背景。
呂老對京劇藝術也十分摯愛。他認為,京劇是中國戲曲的集大成之作。京劇臉譜很有講究,一看臉譜就知道是什么人。還有,京劇的唱念做打都是實打實的真功夫。
這些愛好和他好動的秉性使他成為一位高壽將軍。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