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依法治國探源及啟示

      2009-12-17 02:55:44
      法制與社會 2009年28期
      關鍵詞:依法治國

      陳 仲

      摘要依法治國方略是我國的基本治國方略,其經(jīng)歷了一個探尋、選擇、確立、如何實現(xiàn)的發(fā)展過程。從“人治”與“法治”之爭到“法制”與“法治”之辯,從“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到“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弘揚法治精神”,從探尋治國方略到確立治國方略,再到實現(xiàn)治國方略,無一不閃爍著當代中國人的智慧。從實現(xiàn)治國方略的構架看,包括一個基石即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一個前提即建設法治型執(zhí)政黨,一個關鍵即建立法治化政府,一個保障即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制度,一個根本即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一個具體措施即提高公民法律素質等。更為重要的是,這為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啟示。

      關鍵詞依法治國 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政治領導人

      中圖分類號:D920.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10-207-03

      《中國的法治建設》白皮書總結了中國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在法治建設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取得這樣大的成就,是與我國的治國方略的探尋、選擇、確定和實現(xiàn)分不開的,這個過程凝聚了不少專家、學者、國家領導人的心血。從“人治”與“法治”之爭到“法制”與“法治”之辯,從“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到“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弘揚法治精神”,無一不閃爍著當代中國人的智慧之光。

      一、探尋:“人治”與“法治”之爭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的重心從“以階級斗爭為綱”轉向“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并旗幟鮮明的要反對內部斗爭,要搞內部建設。但如何才能有效避免“文革”時期,領導人帶頭不講法治、人的尊嚴和自由得不到有效保障的局面,還是不得不引起人們進行反思。這就引出了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全國上下掀起的一場 “人治”與“法治”的激烈論爭。在這場討論中,法治論占據(jù)上風,其提出的建議和設想,歸納起來有四個方面,一是高揚法治精神,反對人治思想;二是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三是健全法律制度;四是造就合格的法律操作者。在個別方面,甚至表現(xiàn)了一種遠見卓識。但這些建議和設想,只是一個初步的藍圖,失之粗糙或失之空泛。更為重要的是,這已經(jīng)觸及到治國方略的問題了?!叭酥魏头ㄖ蔚拇筠q論,重點在于中國政權的性質,治國的方針。法治學派的目的,就是贏取黨對法治的信心。無疑,在鄧小平領導下的中國政治氣候是對他們有利的。八二憲法標志著法治學派的勝利。社會主義法治論在1982年以后逐漸成為法律改革及法律研究的基礎,法治概念成功地社會主義化,對中國政治發(fā)展和法律研究,有著深遠的影響?!?/p>

      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人們繼續(xù)思考著中國的治國方略,一方面延續(xù)著80年代初的某些論題和思路,另一方面提出和探討了諸如商品經(jīng)濟與法治,政治體制改革與法治,推動法治的主體力量等問題。這段時間對法治的探討,不是理論水平高低的差別,而主要是思路、角度以及研討方法的不同。不論在法治的理念層面,還是在法治的操作層面,對法治精義的把握,也是獨特和清晰的,尤其指出了法治不是一個純粹的法律問題,而是與道德問題、文化問題聯(lián)系在一起。為反對人治,主張法治,鄧小平同志發(fā)表了一系列關于法治真諦的講話。他指出:“我們過去發(fā)生的各種錯誤,固然與某些領導人的思想、作風有關,但在組織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問題更重要。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皇钦f個人沒有責任,而是說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和長期性?!薄盀榱吮U先嗣衩裰?必須加強法制。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边@些振聾發(fā)聵的精辟論述,一語中的,道出了法治的精髓。

      這個時期,我國的經(jīng)濟體制經(jīng)歷了從計劃經(jīng)濟到有計劃的商品經(jīng)濟,再到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發(fā)展過程。這個過程,預決著治國方略的呼之欲出。

      二、確立:“依法治國”入憲

      1992 年3月,鄧小平的南巡講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思想,沖破了“姓資”、“姓社”的思想禁錮。同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四大,提出要在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這為治國方略的確立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從“法制”到“法治”

      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作出了《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加強法律制度的建設,到20世紀末初步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法律體系。此后,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以“法治與法制”為主要內容的爭論。尤其是1996年3月,八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綱要》明確規(guī)定:“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1997年黨的十五大報告明確提出我國要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從法制到法治的轉變,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卻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二)依法治國載入根本法

      1999年3月,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正式將“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載入史冊,這就開創(chuàng)了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新紀元。所謂“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jīng)濟文化事業(yè),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xiàn)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边@個定義就一直作為學術界關于社會主義法治的科學內涵。

      三、實現(xiàn):定型法治架構

      確立了依法治國方略,這只是為建設法治國家開啟了新篇章。但要完成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一使命,必須考慮我國的歷史傳統(tǒng)、文化背景、政治環(huán)境等因素?!拔覀円ㄔO的社會主義法治不是像西方國家那樣與工業(yè)化、城市化同步的法治,而是從農(nóng)業(yè)社會到工業(yè)社會的法治;不是像西方國家那樣在城鄉(xiāng)同質化條件下的法治,而是在城鄉(xiāng)二元經(jīng)濟沒有根本改變,城鄉(xiāng)之間、區(qū)域之間發(fā)展很不平衡而且還面臨著差距加大條件下的法治?!本蛷奈覈?jīng)過的歷程來看,實現(xiàn)治國方略,應以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為基石,以建設法治型政黨為前提,以建立法治化政府為關鍵,以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為保障,以在全社會建設法治文化為根本,以提高公民法律素質為具體措施的系統(tǒng)工程構架。

      (一)基石: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法制是實現(xiàn)法治的前提,改革開放以來,全國人大制定了現(xiàn)行憲法和四個憲法修正案,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了200多件現(xiàn)行有效的法律,國務院制定了700余件現(xiàn)行有效的行政法規(guī)。我國已基本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這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奠定了重要基石。

      (二)前提:建設法治型執(zhí)政黨

      我國憲法早就明確規(guī)定,中國共產(chǎn)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但作為執(zhí)政黨,如何規(guī)范其執(zhí)政行為,則是一個新課題。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黨必須堅持科學執(zhí)政、民主執(zhí)政、依法執(zhí)政。為此,中國共產(chǎn)黨修訂了黨章,制定了《黨員干部任用選拔條例》、《黨員權利保障條例》、《黨政領導干部任期、回避、輪崗的暫行規(guī)定》等,這為依法治國的實現(xiàn)提供了很好的政治保障。從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看,一刻也離不開執(zhí)政黨的引導、支持與推動。中國共產(chǎn)黨的法治“帶頭羊”作用在中國這塊紅色土地上在任何時候都不能低估,其法治化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前提。

      (三)關鍵:建立法治化政府

      依法治國的關鍵是依法行政,這是共識。早在1993年3月,國務院就明確指出,各級政府都要依法行政。1999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全面推行依法行政的決定》,2004年,國務院又頒發(fā)了《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確立了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并規(guī)定了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為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當、高效便民、誠實守信、權責統(tǒng)一等六個方面。為此,我國先后制定了《行政許可法》、《公務員法》《行政復議法》等,2008年5月,國務院又頒布了《關于加強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這就為全面實施依法行政,建立法治化政府,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創(chuàng)造了很好的條件。

      (四)保障: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制度

      社會主義司法作為社會主義法律權威的保障,必須充分發(fā)揮作為“公器”的作用,以實現(xiàn)全社會的公平和正義為己任。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按照公正司法和嚴格執(zhí)法的要求,完善司法機關的機構設置、職權劃分和管理制度,進一步健全權責明確、相互配合、相互制約、高效運行的司法體制?!?004年底,中共中央轉發(fā)了《中央司法體制改革領導小組關于我國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的初步意見》,這標志著我國的司法改革進入了一個關鍵時期。黨的十七大報告又指出,要“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優(yōu)化司法職權配置,規(guī)范司法行為,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保證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闭嬲WC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以保障法治的實現(xiàn)。

      (五)根本:建設法治文化

      法治文化作用于人的思維意識層面,具有決定性。法治本身就意味著一種特定的社會文化類型、文化體系,它不只是一種形式,一套法律規(guī)定和條文,更是一種精神、一種民主的和科學的理性精神、一種文明的精神,它不僅僅是指某個領域或某個層面的特殊職能,還應看作是一種基本的普遍的“生活樣式”。而生活方式的改變與建立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又是建立法治國家的必經(jīng)之途。比如,在我國的香港,就用了超過三十年的時間,才把民眾從普遍能夠接受賄賂的社會觀念轉變到現(xiàn)在的絕對不能容忍。對于中國的國情,此問題更加緊迫,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說:“舊中國留給我們的,封建專制傳統(tǒng)比較多,民主法制傳統(tǒng)很少。”“在中國人的傳統(tǒng)生活中,沒有法治的觀念,沒有股份制的觀念,沒有訴訟及程序價值的觀念。除了對‘王法的敬畏,對訴棍和訴訟的厭惡,和對‘殺人償命觀念的樸素確信之外,我們還有多少法律方面的知識?固然,我們曾經(jīng)有著歷史久遠的中華法系,有著豐富的關于古代法律知識。但這些知識能夠直接應用于建構法治體系和法治運作體系的并不多。”改革開放30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處于“轉型期”的中國,行業(yè)“潛規(guī)則”還難以杜絕,因此,法治生活方式的完全建立,還任重而道遠。

      (六)措施:提高公民法律素質

      要實現(xiàn)依法治國,必須有較高法律素質的公民作保障。為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質,我國大力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積極開展了法學專業(yè)教育;通過司法考試的途徑選拔法官、檢察官、律師等,極大地提高了法律職業(yè)隊伍的整體素質。這些措施,為依法治國方略深入人心發(fā)揮了積極作用。正如伊·亞·伊林說,“必須竭盡全力使法接近人民,鞏固群眾的法律意識,使人民能夠理解、了解和評價自己的法律,能夠自愿遵守自己的義務和禁令,忠實地行使自己的權利。法應該成為生活的因素、實際行為的尺度、人民心靈的力量。”

      四、啟示:綜合因素的作用

      依法治國方略的探尋、選擇、確定和逐步實現(xiàn)的過程,發(fā)人深省,啟示頗多。

      (一)法治建設必須依賴經(jīng)濟建設

      馬克思主義認為,法律屬于上層建筑范疇,它決定并受制于經(jīng)濟基礎。1978年,我國從“以階級斗爭為綱”轉向“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戰(zhàn)略大轉移,所以才有“人治”與“法治”的論爭;我國從計劃經(jīng)濟到有計劃的商品經(jīng)濟,從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到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演變,所以才有確立治國方略到實現(xiàn)治國方略的轉變。所以,恩格斯說:“每一時代的社會經(jīng)濟結構形成現(xiàn)實基礎,每一個歷史時期由法律設施和政治設施以及宗教的、哲學的和其他的觀點所構成的全部上層建筑,歸根到底都的是由這個基礎來說明的?!?/p>

      (二)法治建設必須依賴執(zhí)政黨和政治領導人的強力支持

      從執(zhí)政黨的層面看,從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到中國共產(chǎn)黨必須始終做到“三個代表”再到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從依法治黨、從嚴治黨到科學執(zhí)政、民主執(zhí)政、依法執(zhí)政,黨的建設過程就是法治的推進過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治國方略的每一次縱深推進都是體現(xiàn)在黨的代表大會上,黨的14大、15大、16大、17大,每一次大會都是治國方略發(fā)展的“助推器”。

      從政治領導人的層面看,早在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就明確指出,為了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必須發(fā)揚社會主義民主和加強社會主義法制;江澤民同志反復強調,沒有民主和法制就沒有社會主義;胡錦濤同志也說,堅定不移地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從世界范圍看,政治領導人的法治思想對法治建設都將起到巨大作用,比如杰斐遜、漢密爾頓等人的權力制約與平衡的憲政思想就體現(xiàn)在了1787年的美國憲法中;《法國民法典》成為大陸法系形成的重要標志就直接與拿破侖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三)法治建設必須依賴集體的力量

      治國方略的發(fā)展是社會主義法治理論不斷發(fā)展、深化和完善的結果,是法學家、政治學家、社會學家、經(jīng)濟學家、倫理學家等共同參與的結果,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叭绻麤]有法學家,我們實在難以想象法律可以成為一種職業(yè)性的活動,不可想象法律可以成為社會管理的有效方式。在這個意義上,法學家的品質和學問決定著一個國家的法治水平?!钡ㄖ尾恢皇欠▽W家的事,法治問題不單純是法學的問題,它還觸及到政治學、社會學、經(jīng)濟學、倫理學多個學科?!敖鼛啄?法學走上了交叉發(fā)展的道路,法文化學、法美學、法人類學、法律語言學等方興未艾,相關論文和著作不斷涌現(xiàn),表明法學工作者不甘于在狹隘的小圈子里皓首窮經(jīng),能夠綜合相關學科的知識和方法,主動拓展研究領域,這是一種大氣的學術發(fā)展思路,也是學科走向成熟的必然途徑。”

      (四)法治建設必須依賴良好環(huán)境

      法治建設的良好環(huán)境包括良好的國內環(huán)境與國際環(huán)境。從國內環(huán)境看,國泰民安,穩(wěn)定和諧,從國際環(huán)境看,和平與發(fā)展是當今世界的時代主題。正是有這樣好的內外部環(huán)境,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才如此順利。

      (五)法治建設必須腳踏實地

      任何事物的發(fā)展變化總有一個過程,必須點滴積累,才可能促成質的飛躍。治國方略也是如此,回顧中國近30年的增量法制變革,發(fā)生過若干次“飛躍”。改革開放之后一段時間的法制建設積累,推動了八二憲法的創(chuàng)制;民事、刑事訴訟實踐與行政管理法制化實踐,促成了行政訴訟法的出臺,樹立起中國行政法治建設的一塊里程碑;部門法制建設的長期積累,推動了依法治國方略的出臺。整個治國方略的探源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尋找目標、提出目標、確立目標、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

      總之,發(fā)展經(jīng)濟,夯實法律的依存基礎;尊重規(guī)律,發(fā)揮人們的主觀能動性;營造良好環(huán)境,調動各個方面力量;提高公民法律素質,培育公民法治精神,建立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建設法治國家所必需的。惟有如此,“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才可能實現(xiàn)。

      注釋:

      程燎原.從法制到法治.法律出版社.1999.62-69、105-106、128.

      [澳]盧永鴻.評中國法學界對法律理論新模式的探索.法學評論.1989(2).

      鄧小平文選(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333、147、332.

      江澤民文選(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6.28-29.

      信春鷹.中國國情與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法制日報.2008-06-29(9).

      李德順.法治文化論綱”.中國政法大學學報(創(chuàng)刊號).2007(9).

      蔣立山.中國法治道路初探.中外法學.1998(4).

      [俄]伊·亞·伊林. 徐曉晴譯.法律意識的實質.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18.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66.

      徐愛國.法學家的招式與內功.法制日報.2008-05-04(10).

      徐顯明,齊延平:轉型期中國法理學的多維面向——以2007年發(fā)表的部分成果為分析對象.中國法學.2008(2).

      宋功德.增量法制變革.法制日報.2007-12-16(14).

      猜你喜歡
      依法治國
      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
      依法治國 法平天下
      依法治國關鍵在于堅持黨的領導
      “德”“法”辨證與依法治國
      依法治國:人民幸福安康的保障
      人間(2015年24期)2015-12-26 18:48:19
      醫(yī)療衛(wèi)生立法是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
      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
      學習月刊(2015年1期)2015-07-11 01:51:04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把握『六個關鍵』
      學習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38
      制定良法是依法治國的前提
      學習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38
      關于依法治國若干問題
      學習月刊(2015年5期)2015-07-09 03:53:00
      唐河县| 绩溪县| 江华| 射阳县| 平潭县| 淅川县| 松原市| 横山县| 古丈县| 天水市| 都匀市| 鄱阳县| 沁源县| 安西县| 湖北省| 塘沽区| 伊春市| 万山特区| 蚌埠市| 德令哈市| 广昌县| 徐汇区| 高青县| 西吉县| 开江县| 二连浩特市| 社旗县| 日照市| 建昌县| 滦平县| 莱芜市| 鄄城县| 桃江县| 内丘县| 襄垣县| 西乡县| 泽库县| 凤山市| 潞西市| 韩城市| 改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