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效盈
20世紀90年代中期,山西芮城教育進入新一輪鼎盛發(fā)展時期。高考成績連續(xù)8年在山西運城市名列榜首。市局在我縣召開現(xiàn)場會,提出“外學晉中,內(nèi)學芮城”,“研究芮城教育現(xiàn)象”。優(yōu)異的成績、良好的聲譽在給我們注入強大動力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2004年是芮城教育的低谷。2006年,我到了教育局。如何使芮城教育再次騰飛,是我掛懷的頭等大事。
與縣城相鄰的學張聯(lián)校,分布在全鄉(xiāng)12個教學點,有600名學生。學校辦學條件簡陋,課程開設不全,好教師留不住,好學生不愿留,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2007年,我們在鄉(xiāng)鎮(zhèn)所在地通過改擴建方式創(chuàng)辦了一所標準化小學,班班配備光盤播放設備,學生上課有網(wǎng)絡教室,教師備課有電子備課室??h直小學和學張小學建立起對口幫扶關系,派出高素質的教師支教,并贈送給學張小學一套移動多媒體??上驳氖?現(xiàn)代化設備、優(yōu)秀教師極大地提高了學校辦學實力。過去該聯(lián)校合并一兩所學校困難很大,而現(xiàn)在我們一次性將12個辦學點合并為一所小學,群眾反而非常支持。過去流失到異地的學生也紛紛回流。通過學張聯(lián)校的實踐,我看到,依靠遠教工程的實施,創(chuàng)辦優(yōu)質教育資源,可以走出一條優(yōu)化學校布局、提高農(nóng)村辦學水平的新途徑。
五年規(guī)劃確保持續(xù)發(fā)展
2006年,是遠教應用工作的啟動年,我們下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做好農(nóng)村中小學現(xiàn)代遠程教育工程應用工作的意見》,制定了全縣遠教應用工作五年發(fā)展規(guī)劃,一年一個主題,一年一個重點。同年,我們重點在“理清思路”上做文章,進行了大量的基礎性工作,充實和加強了電教館力量,啟動了芮城教育信息網(wǎng)站建設,強力、強勢地進行宣傳發(fā)動。
2007年,是遠教應用工作的實施年,我們的工作重點放在全員培訓上??h、校兩級培訓覆蓋面達到100%,城鄉(xiāng)學校結對幫扶,骨干教師送教下鄉(xiāng),聯(lián)片教研普遍開展,遠教資源開始較大規(guī)模地走進課堂、應用于教學。
2008年,是遠教應用工作的課堂推進年,我們重點在“促進科學使用”上下功夫,培養(yǎng)了一批教學能手、骨干教師,建立起教研室和電教館協(xié)同工作的機制,著力解決“如何更加科學地應用”的問題。
2009年,是遠教應用工作的效益提高年,我們將重點放在“機制建設”上。建立和完善全縣統(tǒng)一的遠教應用服務機制、管理機制和評價機制,充分發(fā)揮制度的引導激勵和約束規(guī)范作用,推動遠教應用工作務實、高效地開展。
2010年,將是我縣遠教應用工作的全面普及年,重點在“規(guī)范普及”上做文章。全縣所有學校將班班普及遠教設施,全體教師人人能利用遠教資源組織課堂教學,全面實現(xiàn)“班班通、人人會、堂堂用”的目標。
三大建設奠定基礎
在硬件建設方面,2006年,我們建設的重點是改善局機關信息化辦公環(huán)境;2007年,我們重點升級改造電教館、教研室裝備;2008年,硬件建設的重點是學校多媒體教學設備、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設施,以及遠教技術服務支持體系建設。今年,我們把在148所項目校班班普及遠教設備作為頭等大事。2010年起,硬件建設的重點是逐步改善教師備課條件。計劃投資450余萬元,分期分批為全縣1200余名初中教師每人購置一臺筆記本電腦。同時,籌集資金為每所初中建設一間高標準的電子備課室。
在資源建設方面,目前,初中和小學的各類資源已達590多GB,語文、數(shù)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音樂、美術等8門學科資源已經(jīng)投入教學應用。與此同時,部分學校和教師也逐步建立了自己的校本資源庫和個人資源庫,并通過芮城教育信息網(wǎng)資源平臺、學校電子備課室資源主頁進行聯(lián)網(wǎng)共享,共同構建了城鄉(xiāng)遠程教育教學應用資源共建共享服務體系。
隊伍建設是我一直非常強調(diào)的工作。一是局機關干部隊伍建設。作為教育系統(tǒng)的中樞機構,局機關人員的信息素養(yǎng)對全縣起著示范和引導作用。因此,我們連續(xù)兩年對機關人員進行信息技術素質測試考核,參照成績調(diào)整和任命中層干部。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我們對40歲以下年輕干部進行為期一年的信息技術技能全員培訓,并且明確提出,培訓考試不合格者,中層干部降格使用,一般干部調(diào)離機關。
二是校長隊伍建設。遠教工程是“一把手”工程,校長必須走在前列。教師全員培訓,校長必須帶頭參加;教師達標考試,校長首先要考試達標。只不過,在難易程度上,校長的考試略微簡單些。每逢年終工作匯報、上級大型檢查,校長一律要用多媒體匯報。我們還多次舉辦校長培訓班,組織校長研討會,聘請市教研室、市電教館、市直學校校長等專家輔導講座,充分提高校長信息化辦公能力、治學能力、治教能力以及遠教應用能力。
三是教師隊伍建設。我們采取“每年一輪培訓,三年全員達標”的培訓機制,邊培訓邊應用,邊應用邊提高。通過首輪培訓,教師主要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通過第二輪培訓,教師主要掌握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教學的技能;通過第三輪培訓,教師主要提高課件制作、網(wǎng)絡教研和資源應用的水平。目前,全縣45歲以下教師均通過了運城市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應用能力達標考試,取得了合格證書,遠教應用基本達到了“人人會、堂堂用”。
四是管理員隊伍建設。遠教管理員必須過好專業(yè)知識關、應用技能關、故障處理關、網(wǎng)絡維護關和硬件維修關,并要承擔起學校遠教設備維護管理、教師技能培訓、校本資源庫建設等任務。目前,一支業(yè)務精通、技術嫻熟、遍布全縣各項目校的管理員隊伍已經(jīng)形成,為遠教工程的高效運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項機制 保障整體推進
一是全員參與機制。我們要求工作必須做到堅持局長、館長、校長齊抓共管,堅持電教、教研、師訓、督導密切配合,堅持廣大專任教師積極參與。在工作中,我們建立了一套職責明確、分工具體的全員參與機制——教研室負責教學業(yè)務指導,電教館負責應用技術支持,師訓股負責技能培訓提高,督導室負責績效考核評估,各部門通力協(xié)作,保證工作的正常運轉。
二是以獎代補機制。引導學校將有限的資金積極投入到信息化建設上來。2008年,我們?yōu)楦鬓r(nóng)村初中和鄉(xiāng)鎮(zhèn)示范小學購置了61臺移動多媒體,學校出資一半,財政獎勵一半;2009年,農(nóng)村小學班班普及光盤播放設備,同樣采取學校拿一半、財政獎一半的做法;2010年,開始實施的初中學科教師人手一臺筆記本電腦工程,采取財政、學校和個人各出一定比例資金,個人保管,應用于教學,3年后電腦歸個人所有。
三是技術服務機制。2008年5月,我縣成立了中小學遠程教育工程技術服務中心,面向基層學校提供硬件維修、網(wǎng)絡維護、技術支持、應用指導、耗材供應、設備安裝等服務,服務中心成立了縣、鄉(xiāng)、校三級技術服務網(wǎng)絡,組建了專兼職服務隊伍,形成了全天候服務的工作機制。2008年底,服務中心又專門建立了遠程教育工程技術服務中心網(wǎng)站,網(wǎng)址命為“遠教120”,目的就是要打造一個遠教工程教學應用的“急救中心”,為全縣中小學校和廣大教師開辟一條完備、快捷、高效的服務通道。
四是考核評價機制。2008年9月,我們出臺了《芮城縣遠程教育工程課堂應用考核實施方案》,明確了考核內(nèi)容,制定了考核目標,提出了考核要求,出臺了考核細則。每月,相關股室在分管局長的帶領下,深入基層學校聽取匯報,走訪教師,推門聽課,查閱記錄,查看設備運行狀況和資源庫建設情況。月末校長例會上,分管局長都要將檢查結果進行通報。根據(jù)規(guī)定,通報批評一次對校長誡勉談話,通報批評兩次對校長黃牌警告,連續(xù)3次被通報批評,撤銷其校長職務。
近3年來,我們積極爭取縣委、縣政府的支持,其中遠教設施“班班通”是近年來投入資金最大的一項工程。每次省、市工作會議之后,我們都及時地向領導匯報。每次我們開展一些大型活動都邀請縣主要領導來參加。我縣連續(xù)兩年受到山西省廳表彰。2009年3月,運城市遠教應用現(xiàn)場會在我縣召開之后,縣主要領導決定,今明兩年投資1260萬元,實現(xiàn)全縣班班配備多媒體和光盤播放設備。這也讓我們樹立了開創(chuàng)遠教應用工作新局面的更強信心和決心。
(作者單位:山西芮城縣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