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勇莉
班主任老師是一個班級的靈魂。有人說:“一個好的班主任就是一個好的班集體?!贝嗽挷粺o道理。班主任每天都要和學生打交道,每天都要面對班級發(fā)生的各種各樣的事情,既要做學生求知的引路人,又要做學生進步的引導者。大凡有責任心的年輕人在剛踏上工作崗位時,都熱情有余而思考不足,自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因而干勁沖天,卻很少想過其他——將遇到的挫折、教學規(guī)律、教育理論、前人經驗等,所以不免犯些錯誤。新任班主任應積極反思錯誤,從中吸取經驗及教訓,將教育失誤變成教育財富。
一、缺乏寬容之心
初任班主任,總是希望將班級管理的井井有條,學生不犯或少犯錯誤。于是便對學生要求得非常嚴格,學生偶有小錯,便抓住不放,從來不給學生機會。久而久之,學生便會產生逆反心理,遇到事情就和班主任對著干?!叭朔鞘ベt,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就算是圣賢也會犯錯誤,何況學生呢?班主任要耐心的對學生講,老師允許他們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也允許他們犯些小錯,同時希望他們也允許老師有不足,但大家都不要經常犯同樣的錯誤,因為一個人老在一個地方跌倒是不可救藥的。班級里雖偶爾有遲到等輕微違紀現(xiàn)象,僅僅是表面現(xiàn)象,大家本質上還都是好的。這樣大多數(shù)學生也漸漸的學會寬容別人,有時班主任哪里做的不好,或想得不夠周到,學生會站出來幫助班主任,一旦他們自己有了違規(guī)的事情,也會主動上門請罪。
二、少用了“甜言蜜語”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研究發(fā)現(xiàn): “人類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受到贊美。”人都愿意和賞識自己的人在一起,那樣會心情愉快、信心倍增,他會喜歡給他贊賞的人,喜歡被贊賞的那件事、那門科學。如果班主任對學生不能經常用一點“甜言蜜語”,而一味用嚴肅的面孔、正經的語言去和學生交流,其教育肯定是難以取得成效的。其實,在真正熱愛教育事業(yè)的教育者眼中,每一個學生都是可愛的。
三、不能對學生一視同仁
在現(xiàn)行教育制度下,教師容易按學生成績將學生分為“優(yōu)生”與“差生”。總是喜歡袒護優(yōu)生,鄙視差生,總是喜歡袒護優(yōu)秀生,鄙視差生,這種“變通”的眼光會導致優(yōu)等生越來越驕傲,同樣也會使差生失去信心。這樣一個不公正的班主任,怎能讓學生信服呢?“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樣班主任心中的那桿天平才會有價值。對待學生一視同仁,此乃班主任樹立形象的制勝法寶。
四、忙于事務多于籌劃決策
許多班主任老師整日忙于瑣碎的事務,甚至事必躬親。班主任的工作方向就是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管理,若班主任整日忙于瑣碎的事務,那么班長、生活委員、體育委員是干什么的?那么多學生是干什么的?班主任的事必躬親到最后不僅僅是一個班集體只有一雙手,一個大腦的問題,更主要的是會造成學生的疏懶、怠惰、依賴他人、缺少創(chuàng)造性。事實上,許多事務是學生自己可以處理好的,班主任老師應該本著一個原則:學生能干的事,老師絕對不干。也只有這樣,學生的自我教育管理能力才能實現(xiàn)。
五、對學生處罰多,談心少
教師處罰學生要就做到寓教于罰,重教輕罰,對犯錯誤的學生實施一定的處罰,是教育和管理的必要手段,但必須清醒的認識到,處罰僅僅是一項手段,教育才是真正的目的。待犯錯的學生,過多的責罵,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如果班主任突出正面教育,把嚴格要求與尊重學生人格有機結合,真正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多談心,少處罰,及時注意發(fā)現(xiàn)他們某些方面的閃光點,給他們閃光的機會,培養(yǎng)他們的自尊心和上進心,就能促使他們樹立信心,抬起頭來走路。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寧市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