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蕭伯納 女性 金錢 生命力 超人 婚姻
摘 要:蕭伯納作品中有大量女性角色,她們之中有妓院老板、進步女青年、富豪千斤、普通少女、風(fēng)流少婦,也有叱咤風(fēng)云的女英雄。她們大都充當(dāng)蕭伯納思想的傳聲筒,表達了他對于社會、宗教、婚姻等方面的觀點。本文分析闡述了這些角色對于蕭伯納思想的傳遞。
蕭伯納是聞名世界的英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劇作家,他一生中寫了5部長篇小說、52部劇本和大量政論文,其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他對于人類社會問題的探索和對于其超人思想的闡述。
一、社會罪惡的產(chǎn)物
在劇本《華倫夫人的職業(yè)》中,華倫夫人是妓院老板,她在布魯塞爾等幾個城市開妓院。蕭伯納認(rèn)為,罪惡產(chǎn)生于貧窮,而貧窮的根源在不公的社會。賣淫的錯誤不在于賣淫的女子,而在于社會,是社會將她們逼良為娼的。在劇中,蕭伯納通過華倫夫人與女兒薇薇葉就其職業(yè)的對話,揭露了英國資本主義社會逼良為娼的現(xiàn)實:
薇薇葉:“人們在尋找他們想要的環(huán)境,如果沒有,就創(chuàng)造它們?!比A倫夫人:“說起來容易?!遗c莉茲是親姐妹,另外兩人是同母異父的?!齻兤沸卸苏6沸卸苏o她們帶了什么呢?其中一人在白鉛工廠每天工作十二小時,一周掙九先令,直到死于鉛中毒。……這就是品行端正的回報?……后來我到滑鐵盧車站做了一名女招待,每天干十四個鐘頭上酒菜洗杯子,一周掙四先令。在一個寒冷凄涼的晚上,我累得幾乎睜不開眼睛,你猜是誰進來喝一杯蘇格蘭威士忌?是莉茲,穿著長長的毛皮披風(fēng),優(yōu)雅而舒適,錢包里很多金幣?!?/p>
而莉茲所從事的職業(yè),正是華倫夫人后來所從事的妓女職業(yè)。
在劇本序言中,蕭伯納直截了當(dāng)?shù)乇磉_了貧窮是罪惡之源,而社會是貧窮之根。他說:“把賣淫看做是由華倫夫人的不道德造成的正如把醉酒看作是由酒館老板造成的一樣愚蠢?!M管對于華倫夫人來說,選擇她本身認(rèn)為最不道德的職業(yè)是很自然和正確的,而提供她這種選擇的社會是同樣的不道德?!?/p>
二、理想與金錢沖突中的新女性
在劇本《華倫夫人的職業(yè)》中,華倫夫人的女兒薇薇葉是牛津大學(xué)法律專業(yè)優(yōu)秀學(xué)生。她聰明能干,漂亮自信,趣味高雅。她厭惡母親所從事的不體面職業(yè),決心依靠自己的能力創(chuàng)辦一家保險精算師事務(wù)所,過自食其力的生活。但在當(dāng)時的英國資本主義社會,金錢主宰一切,沒有金錢做后盾的理想將一事無成。劇中,薇薇葉在得知自己所用的錢是母親骯臟職業(yè)賺取的時,試圖勸阻母親,但在資本主義社會殘酷現(xiàn)實之中,這種勸阻是蒼白無力的。在不能說服母親放棄所從事的骯臟職業(yè)之后,薇薇葉最終毅然決然地離開了母親,選擇與罪惡決裂。蕭伯納筆下的薇薇葉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fù)、勤懇正直的英國新一代年輕女性的清新形象。但在金錢主宰一切的英國資本主義社會,她只能選擇潔身自好而離母而去。
在劇本《芭芭拉少?!分?救世軍少校芭芭拉是一個在理想與金錢沖突中最終與金錢妥協(xié)的年輕女性。最初,她厭惡父親軍火制造商的行當(dāng),憎恨父親用殺人機器賺來的沾滿人類鮮血的金錢。但資本主義社會現(xiàn)實的殘酷使她不得不改變了對于父親和金錢的看法,最終與金錢妥協(xié),成為金錢的虔誠崇拜者。劇中,當(dāng)救世軍沒有募集到捐贈時,芭芭拉傷心憂慮,她眼睛里充滿淚水地說:“我們?nèi)绾尾拍茏屗麄兂陨巷?我不能夠?qū)ρ劬锍錆M身體饑餓的人講宗教。……我們要搞到錢。”由于安德夏夫特與鮑德格的捐贈,救世軍的溫飽問題得到了解決,人們自然對他們感激涕零,把他們奉為救世主,盡管二人中一個是軍火大王,一個是造酒大王。劇中,蕭伯納通過庫森斯與布瑞恩斯夫人對于安德夏夫特的贊美,將金錢的魔力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庫森斯:“太平盛世將由安德夏夫特與鮑德格的慷慨無私而開創(chuàng)。”布瑞恩斯夫人:“安德夏夫特先生,你見過一千人雙膝著地激動地祈禱嗎?……救世軍得救了,是你救了救世軍?!倍虐爬?一直認(rèn)為父親的錢是不干凈的而不屑于接受,這時將救世軍的徽章別在了父親的身上。
決心從事高尚事業(yè)而不愿意接受與使用父親軍火生意賺來的不道德金錢的救世軍少校芭芭拉,在經(jīng)歷了與金錢的反復(fù)較量之后,最終改變了自己的信仰,成為金錢的虔誠的崇拜者,寧可犧牲愛情也要與金錢為伍。劇中,蕭伯納通過芭芭拉與其未婚夫庫森斯的對話表現(xiàn)了金錢的登峰造極的魔力。芭芭拉:“如果你拒絕了我父親的提議,你知道會發(fā)生什么嗎?”庫森斯:“不知道?!卑虐爬?“我會放棄你,與接受它的人結(jié)婚?!冶仨毜玫剿?永遠(yuǎn)永遠(yuǎn)不能讓它跑掉。這是救世軍所真正需要的?!?/p>
三、生命力的工具
根據(jù)蕭伯納的創(chuàng)造進化論,生物中存在著一種神秘的力量——生命力,生命力使生物一代一代地向前進化。在生物的進化過程中,生物的意志可以控制進化的方向。產(chǎn)生超人,也就是產(chǎn)生完美人類的準(zhǔn)確的進化模式還不是很清晰,但在其產(chǎn)生前的每一個出生的生命都是生命力進行實驗的組成部分。兩性之間的紐帶不是愛,而是生命力。在人類進化為超人的過程中,女性比男性更重要,人類的生命首先是從女性開始的,女性是生命力產(chǎn)生超人的工具,男性是女性完成生命力使命的工具。在他的作品中,女主角往往并不漂亮,但作為女性卻充滿生命力。女性作為生命力的主體,有一種不可抵抗的繁衍生命的沖動,表明女性作為生命力的工具,在完成生命力的使命,產(chǎn)生超人過程中,發(fā)揮著比男性更加重要的作用。為了完成生命力所指令的任務(wù),她們千方百計地編織陷阱去捕獵男性,目的就是完成生命力的目標(biāo)。在這個過程中,男性是逃避的。但在生命力的控制之下,男性最終會屈服于女性的獵取,成為生命力的俘虜。
在《人與超人》前言中,蕭伯納直截了當(dāng)?shù)卣f:“整個世界到處散布著女人捕捉男人的陷阱和圈套。如果給女人投票權(quán),五年之后,單身漢將被課以重稅?!吮仨毜却?不動聲色,直到她被求愛。不。她經(jīng)常的確在不動聲色地等待,那正是蜘蛛在等待飛蟲,但蜘蛛在織網(wǎng)。如果飛蟲表現(xiàn)出逃脫的力量,蜘蛛就會多么迅速地拋掉其被動的假象,公然地在飛蟲身上纏繞一圈又一圈,直到它被永遠(yuǎn)套牢?!?/p>
蕭伯納在其作品中描寫兩性關(guān)系時,大多都表達了這種觀念。小說《孤僻的社會主義者》中的男主人公綽夫西斯的妻子亨麗埃塔就是生命力工具的體現(xiàn)。書中,男主人公綽夫西斯離家出走,逃離了他的新婚不足六周的美麗妻子。他給她留了一封信,信中說:“愛情不能擁有我,我最強烈的力量都奮起反抗它,不能忍受它?!倍帑惏Kt要決心把他找回,她對好友阿加莎說:“如果律師不告訴我他在哪里,我將找遍英國也要找到他?!焙帑惏=K于找到了綽夫西斯,動情地對他說:“如果不能與你在一起,世界對我來說等于零?!彼房s了,想站起來,沮喪之情不能掩飾。而她則決心不要被拋棄,抓住他,緊貼他。
劇本《人與超人》中的女主人公安恩小姐也是生命力工具的生動體現(xiàn)。劇中,男主人公特納是富翁懷特菲爾德在遺囑中為其女兒安恩指定的監(jiān)護人。在生命力的驅(qū)使之下,安恩費盡心思地追求特納,而特納千方百計地逃離安恩的追求,但最終還是做了安恩的俘虜。劇中,蕭伯納用了大量篇幅反復(fù)表達了安恩對于特納的勇猛追求以及特納對安恩的頑強抵抗和欲罷不能。安恩:“你為什么要說一些令我痛苦的話?我想我可以告訴你,我在盡我全力來讓你高興。如果你拒絕與我做朋友,你會使我很不開心。”特納:“你似乎根本沒有良心,只有偽善。然而你身上有一種魔力,不知何故,我總是被你吸引。如果我失去你,我會想你?!卑捕?“是你的虛榮心使你逃離我嗎?”特納:“是的,虛榮心,你可以這么說。”安恩:“如果這樣,你沒必要離開我?!碧丶{:“更要離開你,因為你比任何其他人都反對我的解放?!卑捕?誠摯地):“你的想法有多錯!我愿意為你做一切?!碧丶{:“一切,除了讓我離開你?!?/p>
劇中,蕭伯納通過??怂c特納的對話,表達了女性作為生命力的工具,在完成生命力使命時的堅毅。??怂?“安恩小姐在每個落腳點追蹤你。她是個正規(guī)的福爾摩斯?!碧丶{:“生命力盯上了我!我完了!”
蕭伯納通過男女主人公的對話,栩栩如生地說明生命力對于兩性的控制以及兩性之間女性的主動。特納:“我不會與你結(jié)婚!”安恩:“你會!你會!”特納:“我告訴你,不會!不會!不會!”安恩:“我告訴你,會!會!會!”
四、超人的影子
蕭伯納對于人類解決自身社會問題的能力沒有信心,他既不相信統(tǒng)治階級,更看不起普通大眾,因而他希望出現(xiàn)救世的英雄,這救世的英雄就是他創(chuàng)造進化論中的超人。根據(jù)蕭伯納的創(chuàng)造進化論,生命力在永遠(yuǎn)地、努力地使一切生物向前進化,使之達到完美;人類并非生命力的最終目標(biāo),其最終目標(biāo)是“超人,然后是天使,接下來是大天使,最終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神”。
劇本《圣女貞德》中的貞德正是蕭伯納心目中超人的影子。貞德是法國洛林地區(qū)的一名相貌普通的十七歲的村姑,她只身一人離家來到戰(zhàn)地,自稱是上帝的全權(quán)大使,能夠聽到圣·瑪格利特傳達的上帝的聲音,說服軍隊指揮官派她去見法國皇太子,說服皇太子任命她為軍隊統(tǒng)帥,成功地解放了被英國軍隊包圍的奧爾良,使法國在戰(zhàn)爭中走向了勝利之路。她在蘭斯大教堂把皇太子加冕為查理七世。在戰(zhàn)斗中她否決將軍們的作戰(zhàn)計劃,以自己獨特的作戰(zhàn)方式帶領(lǐng)軍隊走向勝利。她是一個非同凡人的、被神秘所籠罩的人,勇敢、機智、堅定,幾乎是先知先明,無所不能。在解除被英軍包圍的奧爾良之圍時,風(fēng)隨著她的到來而改變方向有利于法軍,甚至法軍指揮官長時間不下蛋的母雞也隨著她的到來而開始瘋狂產(chǎn)卵。在與英軍的戰(zhàn)斗中,她的喉嚨被箭刺穿,這是一個致命的傷害,然而她繼續(xù)戰(zhàn)斗了一整天。在她的精神的感召下,法國人最終將英國入侵者趕出了法國。貞德后來被教會法庭和宗教裁判所聯(lián)合判決后被燒死,超人夭折于普通人的罪惡之中。蕭伯納通過《圣女貞德》批判了人類自身的弱點,表達了他對于超人產(chǎn)生的渴望。在劇本結(jié)尾,蕭伯納通過夢境中貞德的話強調(diào)了他的渴望。貞德:“啊,創(chuàng)造美麗地球的上帝,他們何時能準(zhǔn)備好迎接他們的圣人?多久?啊,上帝,還需多久?”
五、蕭伯納婚姻觀的女代言人
蕭伯納對于婚姻的反對態(tài)度開誠布公。他說:“婚姻對于社會來說是一種過時的但卻還沒有修正的制度?!?/p>
蕭伯納認(rèn)為,在兩性關(guān)系中,性與愛無關(guān),人們錯誤地理解了性的本能與目的,這種錯誤表現(xiàn)在家庭這種社會單位的建立。人們錯誤地幻想,丈夫與妻子由于相愛才組成家庭,他們相互屬于對方,不進行婚姻之外的性行為。但實際上,情況并非如此。
在劇本《結(jié)婚》里,喬治夫人、萊斯比亞、麗歐三個女性角色都反映了蕭伯納的婚姻觀。劇中,喬治夫人不能夠忍受家庭生活,她經(jīng)常離家出走與男人幽會。喬治夫人與豪馳凱斯的對話,表明了喬治夫人處理與丈夫和情人之間關(guān)系的方式,也表達蕭伯納對于兩性關(guān)系的態(tài)度。豪馳凱斯:“你愛你的丈夫嗎?”喬治夫人:“我知道我不愛他。他是我丈夫,你知道。別的男人我可以擁有,也可以失去,但喬治一直存在?!睂τ趩讨畏蛉说男袨?蕭伯納借柯林斯之口進行了肯定與贊賞??铝炙?“她與不同男性的經(jīng)歷使她奇妙有趣,這就是輕浮女性勝過穩(wěn)重女性的地方。她了解各式各類的不同年齡的男人,這使她很有趣味也很理性。”
蕭伯納贊同女性在婚姻以外進行生育。他認(rèn)為,懷孕生育的權(quán)利是女性最神圣的權(quán)利,這種權(quán)利不應(yīng)當(dāng)附加任何條件。他通過萊斯比亞之口,表明了自己的觀點。萊斯比亞:“我相信我有孩子對于國家和我本人都有好處。但國家告訴我說,如果我屋子里沒有一個男人,我就不可以有孩子。我要成為一個母親,但我不能忍受同時成為一名妻子?!?/p>
蕭伯納大力鼓吹離婚自由,認(rèn)為只要有一方提出離婚,法律就應(yīng)當(dāng)批準(zhǔn)他/她的要求。除了可以隨意離婚之外,蕭伯納還建議對于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進行立法。他甚至建議可以在家庭存在的情況下不時改變性伙伴。總之,對于性關(guān)系不應(yīng)當(dāng)附加任何條件,除非是影響到了整個種族的利益。
該劇中的另一個女性角色麗歐表達了蕭伯納對于一夫多妻制和一妻多夫制的贊同。
麗歐:“雷金納德知道我很喜歡他,我喜歡他是因為他很想要我,我喜歡森陽是因為我很想要森陽。法律多么愚蠢!我為什么不可以與他們兩人都結(jié)婚?……他們兩人我都愛,我希望與很多男人結(jié)婚?!?/p>
……
作者簡介:張明愛,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英國文學(xué)。
參考文獻:
[1]George Bernard Shaw.Mrs. Warrens Profession[M]. London: Chatto & Windus,1922.
[2]George Bernard Shaw. Major Barbara[M].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 1949.
[3]George Bernard Shaw. Man and Superman[M]. London: Constable ,1926.
[4]George Bernard Shaw. An Unsocial Socialist[M]. London:Constable,1932.
[5]Archibald Henderson. George Bernard Shaw:His Life and Works[M]. London: Hurstand Blackett Limited, 1911.
[6]George Bernard Shaw. Saint Joan [M]. London: Constable , 1955.
[7]Gareth Griffith. Socialism and Superior Brain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8]Sally Peters. Bernard Shaw-The Ascent of Superman[M].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98.
[9]George Bernard Shaw: Getting Married [M]. London: Constable, 1920.
[10]Dan H. Laurence and Daniel J. Leary ed. George Bernard Shaw: The Complete Prefaces[M]. Allen Lane. the Penguin Press, 1993.
(責(zé)任編輯:張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