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葡萄酒什么時候才能有自己的代表和特色呢?”
在我們走訪昌黎各葡萄酒企業(yè)之時,記者不禁提出了這樣的疑問,因為我們所到之處接觸的幾乎都是貼牌加工或做原酒供應的酒廠,做自有品牌的企業(yè)少之又少。但不可回避的是,就整個中國葡萄酒業(yè)現(xiàn)狀來說,特別是那些數(shù)量眾多、多年來默默無聞的小企業(yè),要想發(fā)展,創(chuàng)建自有品牌、深化品牌個性與特色是必經之道。
與國外葡萄酒的發(fā)展相比,我們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這就注定了中國葡萄酒企業(yè)正處于一個學習和模仿的階段。但學習和模仿不是全盤照搬,也應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創(chuàng)新,雖然有很多企業(yè)都表示,要打造自有品牌,形成獨特的葡萄酒品牌文化,而付諸實施并且把它做好的少之又少。企業(yè)跟風現(xiàn)象嚴重,從西部到膠東半島,葡萄酒品種千篇一律的種植赤霞珠,在葡萄酒類型上,都是主打干紅,忘了還有潛力巨大的白葡萄酒、桃紅葡萄酒市場,所有葡萄酒口感也相差無幾,甚至連莊園建筑也一律向歐式風格看齊。這給人的感覺就是沒有創(chuàng)新和特色,所有的中國葡萄酒都長著一張“大眾臉”,沒有自己的個性特征。
中國有著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傳統(tǒng),弱水三千,隨取一瓢,都足以令人嘆為觀止,而葡萄酒歷來與文化藝術淵源頗深,在中國尋找兩者間的契合點,這會是一件難事么?
在昌黎的三天,記者找到了這樣一家正在努力尋找自身特色的葡萄酒莊——詩百軒。其創(chuàng)建人薛輝就葡萄酒文化特色、市場拓展和記者進行了深入的交談,這對于眾多無名品牌葡萄酒商來說,或許有所啟示。
文化內核貫穿始終
粗看“詩百軒”這個名字,就有著一股書香儒墨的韻味。但對于“詩百軒”酒業(yè)而言,運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元素不僅僅是裝潢,更重要的是把握其內核,將其精華思想貫穿始終,落實到細節(jié)。
在產品包裝上,詩百軒酒標的設計有一部分是中國古墨山水畫,外圓內方的古銅幣印章,或者是對中國有著突出貢獻的民間人物頭像,沒有太多抽象模糊的概念。而酒瓶的設計則融入了傳統(tǒng)的工藝之美,整體印象古樸自然,頗具親和力,但又不會因為這種親和力而降低產品的檔次。
薛輝提出“自然出好酒”的理念,這也正是借鑒了中國道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疤烊撕弦?,道法自然”,即講究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共處,同時也是人類返璞歸真,與天地自然融合的境界與理想。
在詩百軒,“自然出好酒”主要體現(xiàn)在企業(yè)文化、釀造工藝和生產管理三個方面。
薛輝說,葡萄酒本身是一種自然的產物,猴子把吃剩的葡萄儲存起來,過些時日,便成了葡萄酒。它不需要過多的人工修飾,只需本色“演出”,把代表昌黎產區(qū)葡萄酒的個性特征淋漓盡致地發(fā)揮出來就行了。自然釀造,同時也順應了現(xiàn)代人向往自然、返璞歸真的心理。
在釀造工藝上,盡量避免使用現(xiàn)代化的工業(yè)設備,以保證葡萄酒原本的風味和口感,因為任何一道加工程序的使用,對葡萄酒香氣、口感、質量,都是一種損耗和破壞,詩百軒的部分高端葡萄酒是沒有通過“精濾”的,薛輝說,從理論上來講,如果對葡萄酒無限制地過濾,最后得到的將是純凈水。
企業(yè)管理上:從葡萄品種選擇到種植,從葡萄酒發(fā)酵到灌裝,詩百軒嚴格按照精釀葡萄酒的要求進行生產。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上下功夫,嚴把質量關,正是秉承著這種自然釀酒的科學理念,結果自然會生產出優(yōu)質的葡萄酒。
獨辟蹊徑:無名品牌的市場拓展之道
詩百軒和眾多不知名葡萄酒品牌一樣,不說全國,在昌黎本土也很少拋頭露面。除了營造獨具特色的品牌文化,在渠道建設和市場推廣上也得走差異化道路,避開和—二類品牌硬碰硬的劣勢競爭。到目前為止,詩百軒的渠道走向主要是政府團購、直營店和經銷代理。憑借優(yōu)質的產品和人脈關系,詩百軒在唐山、廊坊幾個市的政府機構占據了一席之地,成為政府專用酒。薛輝將這解釋為自上而下的影響:高層影響下層,政府影響民眾,在消費終端形成良好的口碑效應。
同時,詩百軒成立了一家直營店,擺放的全部是自家葡萄酒,兼帶一些酒具酒柜。在面對經銷商介紹產品時,詩百軒的產品與其他國產一類品牌放在一起,讓經銷商自己品嘗,判別真正性價比高的葡萄酒,由于品質不錯而且留給經銷商的利潤空間較大,即使品牌知名度不高,但與某些一類品牌相比,孰優(yōu)孰劣,經銷商很容易就能得出結論了。
提到如何建立渠道開拓市場,薛總講到了一個新的觀點,對眾多不知名的葡萄酒品牌來說是一針強心劑。薛輝認為,很多時候,我們做酒的人高估了普通消費者對葡萄酒的認知,在某些二三線城市,像詩百軒這樣的品牌在消費者看來和某些二類、一類品牌無異,也就是說他們對眼前的葡萄酒都沒有品牌印象,如何選擇購買,通過性價比,選擇詩百軒這種無名品牌的幾率更高。所以當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南方沿海,在上海、北京、廣州等大都市激烈火拼之時,詩百軒選擇在不那么起眼的二三線城市開辟戰(zhàn)場。只要在一塊根據地上精耕細作,星星之火,勢必可以燎原,如北京的龍徽、青島的華東,都不是以規(guī)模取勝的企業(yè)。當然,這還是需要建立在自有品牌特色差異的基礎上。
品牌建設和市場開拓是一條漫長而艱險的道路,貴在堅持。詩百軒近兩年來雖然銷售量也在逐年攀升,但是仍然處于投入階段。薛總對此滿懷信心,企業(yè)只要到了投入產出相當?shù)哪且粫r刻,離盈利就不遠了,以后的道路會越走越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