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會
著多媒體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已被大量地應用于教學,并成了教學手段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其融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多種媒體信息于一體的特性,能對學生進行多種感官刺激,從而極大地增強了教學效果。多媒體課件將多媒體技術引入到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課件中,使課件內容的表現形式更加多姿多彩。
一、多媒體課件的分類
分類方法的不同,所導致的分類結果也是不一樣的。從多媒體課件組織方式的角度劃分,多媒體課件可以分為:固定結構類型、生成型結構、智能性結構;而根據教學活動的特點,多媒體網絡課件又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第一,課堂演示型,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其主要目的是揭示教學內容的內在規(guī)律,將抽象的教學內容以形象具體的動畫等方式表現出來。第二,學生自主學習型。在多媒體CAI網絡教室環(huán)境下,學生利用學生工作站進行個別化自主學習。目前流行的網絡課件大多是這種類型。第三,專業(yè)技能訓練型,主要以問題的形式訓練、強化學生某方面的知識和能力。第四,學生課外檢索閱讀型。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資料的檢索或瀏覽,以獲取信息,擴大知識面。例如,各種電子工具書、電子字典及各類圖形、動畫庫等。第五,教學游戲型,寓教于樂,通過游戲的形式,教會學生掌握學科的知識和能力,并增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第六,模擬型,即用計算機模擬真實的自然現象或社會現象。
二、多媒體課件的跳轉關系
多媒體課件常見的內容組織結構方式有四種:第一,線形結構,學生順序地接受信息;第二,樹狀結構,學生沿著一個樹狀分支展開學習活動,該樹狀結構由教學內容的自然邏輯形成;第三,網狀結構,也就是超文本結構,學生在內容單元間自由航行,沒有設置路徑的結束;第四,復合結構,學生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自由地航行,但同時受主流信息的線形引導和分層邏輯組織的影響。
線形結構組織信息的課件就像傳統的教科書,是按單一的順序編排的,閱讀時順序性強,靈活性差。多媒體采用非線形的網狀組織結構,可以通過導航系統任意地跳轉到某個單元內,也可以進行聯想檢索,更符合人類的認知規(guī)律。所以,目前的課件多是以這種網狀組織結構來組織信息的。
三、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要求
多媒體課件的總體要求是:內容簡潔明了、交互性好,具有良好的藝術表現形式。其具體表現在:布局要簡潔明快、突出主題;顏色的搭配要合理;對象的逼真程度、科學性要高;配音的選擇要恰到好處;根據課程內容需要適度運用動畫;內容的呈現適度直觀,根據學生的思維和教學內容的特點,留給學生一定的思維余地。
四、多媒體課件開發(fā)的制作流程
多媒體課件是多媒體軟件的一個特例,多媒體軟件開發(fā)的通用模式是由多媒體專家 Brian Blum提出的。它是一種以分析、設計(指導設計與交互設計)、測試與評價四個層次的開發(fā)模型,可分為以下五個部分:
1.總體方案設計
一個教學課件的開發(fā)決策制定之前,要對需求、課件所實現的目標及制作課件的物資條件有一個系統的分析,以確定該課件是否值得開發(fā),開發(fā)的條件是否具備,開發(fā)后是否易于普及和提廣。分析之后,就要做出總體方案的設計。總體方案的設計是確定教育思想能否用相應的計算機技術實現的問題。因此,總體方案的設計在整個課件的設計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在課件總體方案的設計中,應盡量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文本、圖像、動畫、音頻、視頻有機地集成,來形象、生動地反映教學內容和策略,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課件的設計
大部分的多媒體課件仍按照傳統教學的章節(jié)方式,將課件分成若干個知識點,每個知識點的學習又分成知識學習、技能學習和解決問題學習三大板塊。各知識點采用的媒體素材形式、頁面的設計等也屬于課件的設計范疇。課件設計的結果為課件腳本,在后面還要具體地討論。
3.課件的制作
在腳本設計好后,就可以制作課件了。其步驟包括以下幾方面:素材的選擇與設計;選擇開發(fā)工具;制作多媒體課件;多媒體課件的網上發(fā)布。
4.測試評價
課件測試、評價和修改是課件開發(fā)過程的一個重要階段,該項工作實際存在于課件開發(fā)的環(huán)境分析、教學實際、腳本設計和軟件編寫的每一個階段。課件評價基本是從信息呈現、人機交互、教學過程控制、文檔提供等方面提出課件評價的基本內容和主要指標。
5.出版發(fā)行
課件的推廣與使用是很重要的。如果耗費了巨大的人力和財力開發(fā)出的軟件不使用或使用范圍小,無疑是對人力和財力的巨大浪費。
(作者單位:山東省即墨市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