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福祿,李進軍,屠炳江,沈軍達,陶爭榮,李國勤,任晉東,袁青妍,盧立志
(1.南京農業(yè)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5;2.浙江省農業(yè)科學院 畜牧獸醫(yī)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3.湖州市吳興區(qū)農林發(fā)展局,浙江湖州 313000)
太湖鵝原產于長江三角洲太湖地區(qū),屬小型蛋用型品種。主要外貌特征有:全身羽毛潔白,偶爾眼梢、頭頸部、腰背部出現(xiàn)少量灰褐色羽毛。喙、脛、蹼橘紅色,爪白色。肉瘤淡姜黃色。咽袋不明顯,公母差異不大[1]。為有效保護和利用這一品種資源,我們對太湖鵝的體重、體尺與屠宰性能進行了初步測定,為日后太湖鵝的開發(fā)與利用提供一些基礎的研究資料。
試驗用太湖鵝來自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qū)種鵝場,取 380日齡公母鵝隨機各 15只。
測量方法參照 《畜禽遺傳資源調查技術手冊》操作[2]。重量用最小感量為 1 g的電子秤秤量;半潛水長、體斜長、龍骨長、脛圍用皮尺測量;胸深、胸寬、脛長用游標卡尺測量。
按常規(guī)方法進行飼養(yǎng)管理。
應用 SAS軟件對相關指標進行相關性分析和顯著性檢驗。
從表 1可見:太湖鵝公鵝的半潛水、胸深、胸寬、骨盆寬、脛長、脛圍、體斜長、龍骨長、頸長分別為 68.2 cm、7.6 cm、6.3 cm、5.5 cm、7.7 cm、4.0 cm、17.7 cm、11.8 cm、32.83cm;母鵝的分別為 58.27 cm、6.3 cm、6.3 cm、6.0 cm、6.8 cm、3.3 cm、16.7 cm、9.8 cm、26.83 cm。其中,太湖鵝公母鵝間的平均半潛水、胸深、骨盆、脛長、龍骨長存在顯著差異 (p<0.05)。公母鵝平均胸深、胸寬、骨盆寬、脛長、脛圍、體斜長、龍骨長分別 63.23 cm、9.78 cm、9.77 cm、7.17 cm、 7.17 cm、 4.3 cm、 23.48 cm、 16.05 cm、29.83 cm。
由表 2可以看出,太湖公鵝平均體重為3 588.4 g,屠體重3 263.1 g,半凈膛重3 008.9 g,全凈膛重 2 681.5 g,腹脂重 100.2 g,胸肌重154.2 g,腿肌重 207.1 g;屠宰率為 90.9%、半凈膛率為 83.9%,全凈膛率為 74.7%,腹脂率2.8%,胸肌率為 4.3%,腿肌率為 5.8%。母鵝的平均體重為2 814.9 g,屠體重2 508 g,半凈膛重2 180.3 g,全凈膛重1 922 g,腹脂重 80.2 g,胸肌重 134.4 g,腿肌重 135.4 g;屠宰率為89.1%,半凈膛率為 77.5%,全凈膛率為68.3%,腹脂率 2.9%,胸肌率為 4.8%,腿肌率為 4.8%;太湖公母鵝間的半凈膛重、全凈膛重和腿肌重差異顯著。
表1 太湖鵝的體尺性狀表現(xiàn)
表2 太湖鵝的屠宰性能表現(xiàn)
從表 3可以看出,太湖鵝活重、屠體重、半凈膛重、全凈膛、腹脂、胸肌重、腿肌重之間均存在極顯著相關 (P<0.01),頸長與屠體、半凈膛、腿肌重之間存在中度相關 (P<0.05);體斜長與活重、屠體重、半凈膛重、全凈膛重、腿肌重存在極顯著相關,與胸肌重呈中度相關;脛圍與半凈膛重、全凈膛重、腿肌重呈極顯著相關,與活重和屠體重呈中度相關;脛長與活重、屠體重、半凈膛重、全凈膛重和腿肌重存在極顯著相關。
表3 太湖鵝屠體性能和體尺性狀的相關性
本研究對太湖鵝的體重、體尺、屠宰性能進行了分析研究,并對相關性狀進行了探索。屠宰率和全凈膛率是衡量家禽產肉性能的主要指標,一般認為屠宰率在 80%以上,全凈膛率在 60%以上,肉用性能即為良好[3]。本試驗結果顯示,太湖鵝屠宰率公母分別為 90.9%和 89.1%,全凈膛率公母分別為 74.7%和 68.3%。這表明太湖鵝產肉性能良好,但各項指標公母存在較大差異,可能由于公母鵝體內激素的種類、水平以及代謝方式等不同,造成肌肉、器官等生長均勻度不一致所引起[4]。
通過統(tǒng)計分析可知,太湖鵝的體尺指標與屠宰性狀間存在顯著或極顯著相關。類似的研究,朱文奇等[5]對高郵鴨體重、體尺和屠宰性能的測定及相關性分析的結果也顯示,高郵鴨胸寬、龍骨長和半凈膛重間存在極顯著相關??梢?今后在對太湖鵝屠體性能進行預測時,可以通過對相關體尺指標的測定來間接預測太湖鵝的屠體性能。
[1] 陳國宏,王克華,王金玉,等.中國禽類遺傳資源 [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13-15.
[2] 陳偉生.畜禽遺傳資源調查技術手冊 [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6:1-2.
[3] 張紅,張軍,龔道清,等.溧陽雞屠宰性能研究 [J].中國家禽,2004,26(19):31-32.
[4] 唐修君,郭軍,高玉時,等.太湖鵝屠宰性能研究 [J].中國家禽,2008(12):11-12.
[5] 朱文奇,李慧芳,宋衛(wèi)濤,等.高郵鴨體重、體尺和屠宰性能的測定及相關性分析 [J].江蘇農業(yè)科學,2009(1):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