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美紅,陳 霞,倪巧云
酮康唑 (Ketoconazole,KCZ)對多種不同類型的念珠菌、皮膚真菌、酵母菌和其他致病真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但由于其不溶于水且結構中有酰胺基和醚基,化學性質(zhì)不穩(wěn)定,易氧化變色。β-環(huán)糊精包合物可用于改善難溶性藥物的溶解度和溶出度,掩蓋藥物不良臭味和降低刺激性,提高藥物的穩(wěn)定性等[1]。故采用包合技術,將酮康唑制成β-環(huán)糊精包合物,從而改善其物理特性,增加其穩(wěn)定性。
TU-1901雙光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北京普析通用化器有限責任公司);KQ-250D E型數(shù)控超聲波清洗器 (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真空泵(天津奧特賽恩斯儀器有限公司);AX205電子精密天平 (上海梅特勒-托利多儀器有限公司)。酮康唑 (南京白敬宇制藥有限責任公司,批號: 060406,含量:100%);β-環(huán)糊精 (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批號:F20080418),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
2.1 正交實驗設計
2.1.1 β-CD包合物制備工藝 精密稱取一定量β-CD,加入純化水,超聲使成飽和溶液。另精密稱取一定量酮康唑,用甲醇溶解,超聲下將其緩緩滴入β-CD飽和溶液中,超聲處理一定時間,放冷至室溫,然后放入冰箱中冷藏 24h,抽濾,固體物先用甲醇洗滌,再用純化水洗滌,抽干,干燥得酮康唑-β-CD包合物,稱重。
2.1.2 因素及水平 選擇β-CD與酮康唑的比例(A)、包合溫度(B)、包合時間 (C)為考察因素,每個因素設置 3個水平,見表 1,按 L9(34)進行正交實驗。
表1 因素水平表
2.1.3 包合率測定與計算 以酮康唑的包合率為考察指標篩選最佳工藝條件。以下式計算包合物包合率:藥物包合率 =(包合物中含酮康唑量/酮康唑投入量)×100%。
2.2 包合物中酮康唑的含量測定
2.2.1 貯備液制備 精密稱取酮康唑 54.5 mg置100 mL量瓶中,用無水乙醇稀釋至刻度,搖勻。
2.2.2 吸收波長選擇 分別將酮康唑、β-環(huán)糊精及酮康唑β-環(huán)糊精包合物的乙醇溶液在 190~420 nm波長范圍進行紫外掃描,酮康唑溶液在245 nm波長處有最大吸收峰,酮康唑β-環(huán)糊精包合物與酮康唑的最大吸收波長一致,而β-環(huán)糊精在此無吸收,故選擇 245 nm為檢測波長。
2.2.3 標準曲線 精密吸取酮康唑貯備液 0.5、 1.0、1.5、2.0、2.5 mL至 50 mL量瓶中,加乙醇定容,使每 1 mL含 5.45、10.90、16.35、21.80、27.25 μg酮康唑,以乙醇為空白,在 245 nm處測定吸光度值,以濃度 C對吸光度 A回歸得酮康唑溶液的標準曲線方程為 A=0.031 1C+0.025 6(r= 0.999 1,n=5)。
2.2.4 回收率試驗 配制一定濃度的酮康唑乙醇溶液,加入適量的β-CD,按“2.2.3”項下方法測定吸收度,求回收率。平均回收率為 96.63%, RSD為 0.08%(n=5)。
2.2.5 精密度試驗 按線性范圍分別配制高、中、低 3種濃度的酮康唑乙醇溶液,按“2.2.3”項下方法測定。日內(nèi)精密度 RSD分別為 0.06%、0.05%、0.03%(n=5)。
2.2.6 樣品測定 精密稱取包合物樣品約 5 mg,用無水乙醇定容至 25 mL,超聲使之溶解,在245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利用回歸方程計算樣品溶液的濃度,求出包合物中的酮康唑含量。
2.2.7 正交試驗結果 酮康唑β-CD包合工藝條件篩選的正交試驗結果見表 2,對實驗結果進行方差分析,結果見表 3。
2.2.8 直觀分析 極差 R確定主次因素順序: B>A>C,因此,B為主要因素,對結果有較大的影響;A為次要因素;C因素的影響最小。因此,可以確定A3B3C2為較優(yōu)處方工藝條件。即處方為主客分子比為 1∶5,用甲醇做溶媒,50℃下超聲40 min為宜。
表2 正交試驗結果
2.2.9 驗證實驗及包合物的鑒定 依照 A3B3C2處方重復 5次,以進一步驗證處方工藝的合理性,結果制得樣品的包合率均值為 60.37%。均高于試驗設計中 9種處方工藝。包合物的鑒定: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將酮康唑及酮康唑β-環(huán)糊精包合物乙醇溶液在 190~420 nm波長范圍進行紫外掃描,比較二者的紫外掃描圖譜。結果可見,酮康唑和酮康唑β-環(huán)糊精包合物的吸收圖譜完全一致,說明主藥未發(fā)生化學變化,而是通過物理包合作用形成了包合物。紫外掃描圖譜見圖 1。
圖1 酮康唑、β-環(huán)糊精、酮康唑β-環(huán)糊精的包含物的紫外掃描圖譜
電鏡觀察:分別對酮康唑、β-環(huán)糊精及酮康唑β-環(huán)糊精包合物進行電鏡觀察,并對觀察結果進行比較。酮康唑β-環(huán)糊精包合物與酮康唑和β-環(huán)糊精的晶形均不相同,說明有新的包合物生成。
制備時采用甲醇作為酮康唑的溶解劑,而未采用毒性相對小的乙醇,是由于酮康唑在甲醇中溶解[2],而在乙醇中微溶,處方量酮康唑無法在乙醇中完全溶解。因此,在制備包合物時,先用甲醇將酮康唑溶解,在包合物制備完成后,可用甲醇洗去未被包合的酮康唑,然后用水洗去包合物表面的甲醇。本實驗采用了超聲波技術,是因為采用超聲波技術有利于包合物的形成[3]。本實驗所用超聲波的功率為 250 W,為該 KQ-250DE型數(shù)控超聲波清洗器的最大功率。在相同條件下,使用該功率所得包合率略高于其他功率。
制備的酮康唑β-環(huán)糊精包合物為白色無味的粉末,性質(zhì)穩(wěn)定,不易氧化,形成包合物后,水中溶解度比原料增加約 30倍。超聲法制備酮康唑β-環(huán)糊精包合物具有時間短、設備少、工藝簡單等優(yōu)點。該包合工藝方法簡便,宜于醫(yī)院開展。
[1] 陸彬.藥物新制劑與新技術[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0:34-36.
[2] 中國藥典.二部[S].2005:801-802.
[3] 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執(zhí)業(yè)藥師資格認證中心.藥學專業(yè)知識[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8: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