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鵬 李啟明 熊 偉 袁競峰
摘要:文章著重分析了我國PP?(Public Private Partnorship)項目的風險識別問題。文章通過對PPP模式相關的專家進行的問卷調查得到了我國PPP項目的20個關鍵風險。在問卷調查的數據分析的基礎上,文章運用多元統(tǒng)計因子分析方法,將20個關鍵風險歸納為五個主因子,針對這五個主因子所包含的信息,提出了我國PPP項目風險管理的五個重要目標。
關鍵詞:PPP;風險管理;風險識別:風險分解結構(RBS);因子分析
一、簡介
風險識別可定義為“系統(tǒng)地、持續(xù)地鑒別、歸類和評估建設項目風險重要性的過程”。其主要內容是對影響項目進展的風險因素、性質以及風險產生的條件和風險可能引起的后果進行識別,據此衡量風險的大小。在PPP項目中,高效的風險管理是項目成功的關鍵因素,許多相關研究和案例已經對此達成共識。在我國。PPP模式的應用超過20年。由于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關鍵風險不能被識別。導致了許多項目的不成功。為了在PPP模式中有效實施風險管理,關鍵風險的識別是風險管理體系的重要基石。
本文將通過系統(tǒng)化的方法識別出國內PPP項目的風險。在識別風險的基礎上,通過問卷調查得到各風險的相對重要性,從而得到最關鍵的風險。同時,本文在問卷數據的基礎上對關鍵風險進行了因子分析,從而得到了國內PPP項目風險的主要成分。并據此提出了有效風險管理的對策。
二、基于問卷調查的我國PPP項目關鍵風險識別
為了識別我國PPP項目最關鍵的風險因素,東南大學建設與房地產研究所組織了針對PPP模式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的問卷調查,時間自2007年3月~2007年8月。接受調查的專家被要求通過1打分~5打分的方法選擇各個風險的重要性,1分代表不重要,2分代表或許重要,3分代表重要,4分代表很重要,5分代表非常重要。調查中,總計發(fā)出205份問卷?;厥?0份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為24.38%,高于國外PPP模式相關的研究調查,因而回收的問卷可以滿足相應的研究和數據分析。
如表1所示,列出了各風險的重要性指數平均值和樣本方差。在所有41個風險中,最高得分4.52(不穩(wěn)定的公共部門合作者),最低得分2.24(PPP項目移交時的殘值風險),只有一個風險得分高于4.5分(非常重要),沒有風險得分低于1.5分(不重要)。最終通過篩選,均值高于3.5分的風險被列為我國PPP項目的關鍵風險。分別是F1、F2、F14、F7、F5、F8、F19、F32、F4、F40、F23、F31、F20、F39、F6、F25、F30、F18和F17。
三、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國PPP項目的有效風險管理對策
通過問卷調查得到的20個關鍵風險對于我國PPP項目的風險管理非常重要。然而,這些關鍵風險并非相互獨立的,他們包含風險管理的各個方面的相關信息。這些信息體現了目前我國PPP項目風險管理中的弱點與優(yōu)勢。也就是說,我國PPP項目風險管理中哪些方面需要得到提高,可以從關鍵風險提供的信息中得到,從而為有效風險管理提供建議,以達到風險管理的目標。這一目標就是,通過風險管理促使PPP項目的運營達到最佳價值。因而,對于關鍵風險的問卷數據分析將有助于確立體現最佳價值的風險管理目標,促進高效率的風險管理的實施。
如前所述,列于表1中的風險與不同的風險組存在因果關系。雖然這些風險組并無聯系,但是與風險組相關的關鍵風險共同包含風險組的信息,因而各個關鍵風險之間存在密切聯系。因子分析法是可以將具有錯綜復雜關系的變量綜合為數量較少的幾個因子的多元統(tǒng)計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過分析變量間的相關系數矩陣內部結構,將原變量進行重新組合,利用數學工具將眾多的原變量組成少數獨立的新變量,這種新變量稱為因子。因子分析就是找出這些影響系統(tǒng)的最少獨立變量的因子,用較少具有代表性的因子來概括多變量所提供的信息,找出影響觀測數據的主要因素,反映變量間的內在關系。因而,通過分析關鍵風險之間的相關系數矩陣,發(fā)現關鍵風險之間的相關性,利用因子分析來簡化降維,以較少的但又包含大部分原始信息的綜合因子來代替原有的20個關鍵風險,由于提取出的綜合因子并不相關,故而可以根據新維度下的綜合因子包含的信息對實施有效風險管理提出積極的建議。
通過對問卷數據的KMO測度和Bartlett球形檢驗,KMO系數略微偏低(0.673),但是Bartlett球體檢驗的Chi-square統(tǒng)計值的顯著性概率是0.000,小于0.1。說明數據具有相關性。綜合來看,能夠做因子分析。本文運用SPSSl5,0完成了數據分析,其中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5個綜合因子,得到公共因子的特征值和貢獻率,貢獻率表示該綜合因子反映原有關鍵風險總信息量的百分比,積累貢獻率表示5個綜合因子一起反映總信息量的百分比,從表2可以看到所示5個綜合因子的積累貢獻率為78.054%,即這5個綜合因子總共可以反映原有關鍵風險78.054%的信息量??梢哉J為原來的20個關鍵風險可以綜合成5個主因子,并得到因子載荷矩陣。由于初始載荷矩陣結構不夠簡單,各因子的典型代表量不很突出。容易使因子含糊不清難以解釋和命名,為了簡化結構。選擇方差最大正交旋轉得到因子載荷矩陣如表3。
根據因子分析原理,5個主因子之間具有不相關性,而每個因子與其所包含的變量之間具有高度相關性。表3中數值的統(tǒng)計意義是指每個主因子與它所包含的原有關鍵風險之間的相關系數,也稱為載荷。5個主因子所包含的關鍵風險清晰可見:(1)主要包括了宏觀管理和私營機構自身能力方面的風險;(2)主要包括了政府監(jiān)管方面的風險;(3)主要包括了項目生存相關的風險;(4)主要包括了項目融資和成本等方面的財務風險;(5)與公私雙方共同決策能力相關的風險。因而針對這五個主要的因子,可以清晰的發(fā)現我國ppp項目風險管理中需要提高的5個方面:(1)PPP項目的內外部環(huán)境有待優(yōu)化。而PPP私營參與方的自身能力(如技術實力、經營能力、工程質量控制等)亦需要提高;(2)政府部門需要提高對相應PPP項目的行政管理和規(guī)制能力,同時應提高PPP項目的吸引力;(3)PPP項目自身的生存能力需要得到進一步加強;(4)PPP項目公司應加強成本控制;(5)公私雙方應同時增強項目決策的能力。這5個方面為PPP項目的風險管理確立了體現最佳價值的目標,實現這五個目標將有助于PPP項目的成功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