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蘇 浩 本報特約記者 陳 一 汪品植 本報記者 王躍西 邱永錚
“中國建設緬甸輸油管道是危險的一步。”3日,英國路透社這樣報道正在建設的兩條輸油管道。報道不但渲染中國此項工程可能面臨的危險以及緬甸人民可能得不到利益的結果,還赤裸裸地為印度“支招”——破壞輸油管道以打擊中國?!拔鞣揭恍┤瞬辉缚吹街袊俪蛇@件事,他們懷著嫉妒和攪黃的心理進行挑撥,用意不良?!币晃徊辉竿嘎缎彰木挼閱栴}專家3日對《環(huán)球時報》這樣說。
據(jù)路透社報道,兩條輸油管道的起點都在緬甸西海岸的馬德島,向東北方向經(jīng)曼德勒到中國邊境城市瑞麗,再到云南省會昆明,最后輸送到重慶和南寧。一條管道輸送中東和非洲的石油到中國,每年可向中國輸送1200萬噸原油,具體投入使用日期尚未公布。另一條管道則向中國輸送緬甸生產(chǎn)的天然氣,每年輸送量可達120億立方米,預計將于今后兩年內投入使用。
路透社稱,中國把部分能源安全放在受到國際制裁和內部斗爭困擾的國家手中可能是一次危險的賭博。報道稱,盡管中緬兩國政府保持一致,但這種關系與其說是意見一致,還不如說是一種務實的伙伴關系,中國的目光牢牢盯著緬甸的自然資源和通往印度洋的通道。緬甸軍方對其強大的北方鄰居懷有深深的不信任,而中國則擔心緬甸的不穩(wěn)定局勢可能會波及到自己的領土之內。報道援引倫敦政治經(jīng)濟學院全球治理研究中心緬甸問題專家扎尼的話說:“如果北京認為緬甸的輸油管道是相對安全的話,那么他們應該重新考慮考慮了。當前與中國保持著友好關系的這個政權有一天也會朝中國射擊?!?/p>
通過緬甸提供能源是避開馬六甲海峽的一條便利途徑。路透社認為,這一好處會被兩大風險抵消:一是已經(jīng)同緬甸中央政府戰(zhàn)斗數(shù)十年的眾多叛亂集團,另一個是由于大量中國工人和商人擁入引起當?shù)鼐挼槿说牟粷M。緬甸人權組織“瑞區(qū)天然氣運動”稱,緬甸人民不會得到經(jīng)濟利益,錢都將裝入軍政府的腰包,用來購買軍火。扎尼說:“如果緬甸人想傷害中國的利益,那么石油管道便是一個很好的目標?!?/p>
仰光獨立政治評論員吳貌認為,這種破壞輸油管道的行為不太可能發(fā)生。他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與全球其他地區(qū)激進的反政府組織不同,緬甸的異議組織受佛教影響很深,并沒有那么激進,破壞工程設施等很少見。最為重要的是,如果認定項目會給緬甸國家?guī)砭揞~利益,他們就不會破壞?!?/p>
路透社的報道不僅渲染緬甸輸油管道的危險,還借此赤裸裸地挑撥中國與印度的關系。報道稱,如果印度在任何時候覺得他們把緬甸輸給了中國,很容易就有一個應對方案:悄悄地資助那些懷有不滿情緒的部隊或者持不同政見的團體,他們可能會變得極端激進,將襲擊目標對準中國的資產(chǎn)。
緬甸能源部一位匿名官員3日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英國媒體的這種炒作非常奇怪?!彼榻B說,這個項目是國際合作性項目,中國只是購買天然氣與石油一方,印度最大的天然氣公司GAIL公司和已在緬甸油氣項目投資的印度ONGC公司都準備購買該管道的股份。韓國大宇、緬甸油氣公司都占有股份。這些情況《緬甸之聲》等官方媒體1月25日曾做過介紹,說得非常清楚,“不知道為什么英國媒體不看這個內容,單獨挑中國出來炒作,還挑撥中國與印度的關系”。
云南省社科院東南亞問題研究專家賀圣達認為,“西方對中緬關系一直有看法,英國媒體的報道明顯存有偏見”。他說,緬甸正在推進政治進程,走向穩(wěn)定和法制,如今改善與緬甸的關系是趨勢,就連美國和歐盟都在與緬甸對話,中國則一直秉承睦鄰友好的原則與緬甸保持著友好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