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金榮 顏翠玲
1 黑龍江省雞西市市醫(yī)集團恒山中心醫(yī)院(158100)
2 黑龍江省雞西礦業(yè)總醫(yī)院醫(yī)療集團二道河子中心醫(yī)院(158100)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嚴重的慢性并發(fā)癥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經(jīng)病變、下肢動脈供血不足、細菌感染等多種因素引起的,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足部疼痛、皮膚深部潰瘍和肢端壞疽等,隨著糖尿病發(fā)病率的逐年升高,糖尿病足患患者數(shù)也在逐漸增多,甚至已達到糖尿病患者的49.5%。近年來,恒山中心醫(yī)院采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內(nèi)外合治、多法并施的綜合療法,大大降低了患者截肢率,其中護理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1 一般資料
恒山中心醫(yī)院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符合1999年WHO診斷標準,共27例,男17例,女10例;年齡45~75歲,平均年齡(56.4±7.5)歲。糖尿病病史4~25年,平均病史(10±4.7)年,空腹血糖9.2~23mmol/L。按Wagner分級標準,1級(淺表潰瘍、無感染)6例,2級(深部潰瘍但無膿腫形成及骨感染)13例,3級(深部潰瘍,伴骨組織病變或膿腫)5例,4級(局部壞疽)3例。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20例,良好7例,下肢血管B超顯示均有動脈粥樣硬化,其中血管重度狹窄2例,破潰部位多見于足趾、前足背、前足底。痊愈時間10~90d,平均28d。
1.2 方法
1.2.1 全身治療
①控制血糖達到理想水平。嚴格控制飲食、適量運動以及使用胰島素、口服降糖藥控制血糖。②抗感染治療。定期采集破潰處滲出物做細菌培養(yǎng)加藥敏試驗,選擇有效的抗生素。③應用活血化瘀藥物,如丹參、血栓通以及擴血管藥前列腺素E等。
1.2.2 局部處理
①絕對臥床休息,抬高患肢30°~50°,因機械墊襯可以減輕局部潰瘍負重。在床上做適量的活動。②清除壞死組織及分泌物,直至見到有新鮮滲血的活組織為止,然后用雙氧水、生理鹽水依次清洗。③局部應用祛腐藥及生肌藥,當創(chuàng)面腐肉較多,膿毒不易排出時,可切開引流。④竇道較深時用紗條以生理鹽水、胰島素、抗生素以及山莨菪堿的混合液浸濕,塞于竇道中,使藥物持續(xù)作用于局部,降糖、抗感染及擴張血管,改善循環(huán),以及物理引流膿液的作用。⑤結(jié)痂時要及時清理,局部采用蠶食法,分次清除壞死組織,保持創(chuàng)口和切口引流通暢。
通過綜合治療及護理,27例患者中16例在1~8周內(nèi)完全愈合;9例8周后創(chuàng)面面積縮小。新生肉芽組織生長良好,需繼續(xù)換藥治療;2例大面積干性壞疽,行截肢手術,總有效率達92.6%。
3.1 心理護理
由于糖尿病足需綜合治療,每天需進行飲食控制,大部分患者每天需多次注射胰島素,生活方式及活動受到一定的限制,因而給患者及家屬帶來很大的精神、經(jīng)濟壓力。護理人員必須對患者給予高度的同情心,認真地幫助和鼓勵患者,給予心理咨詢,使患者樹立堅強的信心,接受醫(yī)護人員的指導和治療意見。
3.2 糖尿病教育
因糖尿病是需終身治療的慢性疾病,因此。必須使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屬懂得糖尿病知識,入院后即利用小冊子、宣傳欄及開辦學術講座等方式向患者宣教糖尿病的基本知識、糖尿病足的危害性以及可防治性,重視糖尿病足的綜合治療,提高其對糖尿病治療和病情監(jiān)測的順從性。指導患者正確掌握飲食治療和自己調(diào)整食譜的基本技能,既保證血糖的控制又不降低生活質(zhì)量和工作能力,教會患者靈活掌握膳食種類的選擇,進餐要定時、定量,病情變化時要及時更改膳食量。加強糖尿病知識宣教,糖尿病教育是防治糖尿病的核心,貫穿于糖尿病診治的整個過程,認識到必須做好自我監(jiān)護,才能配合醫(yī)師,收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3.3 指導患者堅持做好足部自我護理,減少發(fā)生糖尿病足的誘因
①選用軟底、鞋頭部較寬的鞋子,穿鞋前仔細檢查鞋內(nèi)有無異物。不穿露腳趾的鞋子,不穿夾趾涼鞋、不赤足穿鞋。②選用襪口較松的棉質(zhì)襪子,每天換襪。③每晚用40~43℃的溫水泡腳5~10min,保持足部清潔、干燥,用軟毛巾擦干足部特別是趾縫之間的水分。④避免外傷、燙傷。處理好雞眼、胼胝、腳癬,修剪趾甲或厚繭、雞眼時,切記不要剪切太深,不要涂腐蝕性強的膏藥。經(jīng)常檢查足部有無皮膚裂傷、摩擦傷、水皰、紅腫、變色等,如患者視力明顯受損,家庭成員應每天幫助其檢查足和趾甲,如有上述癥狀要及時就醫(yī),不要自行處理。
3.4 局部護理
出現(xiàn)足部潰瘍時,盡早做上述綜合治療。定期換藥,常規(guī)局部消毒,采用蠶食清刨法清除壞死組織。
3.5 養(yǎng)成好的生活習慣,不吸煙,冬天取暖避免燙傷,選擇正確的取暖方式。不能使用電熱毯或其他代用品或足直接接觸暖氣等。出院后每2周進行1次電話或家庭訪視,指導或督促患者規(guī)律用藥,嚴格控制飲食,并要求患者每半月復查1次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每3個月復查1次糖化血紅蛋白,特殊患者根據(jù)需要適當增加復查次數(shù),有問題隨時來醫(yī)院。
糖尿病足給予正確的足部護理。對預防和治療糖尿病足特別重要。加強糖尿病足患者的健康教育,做好心理護理、飲食指導、合理使用降糖藥、注意血糖的監(jiān)測及不良反應的觀察,做好糖尿病足潰瘍期的局部換藥,對糖尿病足的治療有重要臨床意義。大大降低了糖尿病足患者的致殘率,減輕了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提高了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取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