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艷
新生兒窒息是產科臨床中最常見的新生兒危象,是新生兒死亡主要原因,凡是能造成胎兒或新生兒血氧濃度降低的任何因素都可以引起窒息,其發(fā)生率與孕期保健,產時產科及新生兒處理質量都有極密切的關系,故為降低新生兒窒息率,提高產科質量,對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普洱市鎮(zhèn)沅縣人民醫(yī)院出生的98例新生兒窒息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分析窒息原因力求找出預防措施。
普洱市鎮(zhèn)沅縣人民醫(yī)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間分娩總數1853例(足月兒1746,早產兒95,過期產兒12),發(fā)生新生兒窒息98例,其發(fā)生率5.28%,其中輕度窒息89例,重度窒息9例均符合新生兒窒息診斷標準。
用Apgar評分法,對出生1min內嬰兒用心率,呼吸,對刺激的反應、肌張力和皮膚顏色等五項評分,0~3分為重度窒息4~7分為輕度窒息。
3.1 羊水污染
新生兒窒息98例中,其中羊水污染58例(59.1%)Ⅰ~Ⅱ°羊水污染13例(13.26%),Ⅲ°羊水45例(45。91%)新生兒窒息與羊水污染及其程度有關。
3.2 新生兒窒息與早產、過期產關系
98例窒息中早產15例,窒息發(fā)生率為15.3%,過期妊娠2例,窒息發(fā)生率16.66%足月妊娠81例,窒息發(fā)生率為4.6%。
3.3 縮宮素使用不當
98例中有12例無縮宮素使用指征,使用縮宮素后10例(83.3%)發(fā)生胎心音改變,35例有縮宮素使用指征,使用縮宮素后用10例(28.57%)發(fā)生胎心改變,二者比較有差異。
3.4 98例中有有70例有缺氧因素,新生兒窒息的發(fā)生率71.4%其中臍帶因素(臍帶脫垂4例、臍帶扭轉5例,臍繞頸14例,臍帶過短3例,臍帶過細2例)共28例(28.5%),胎盤老化10(10.2%),過期妊娠3(3.06%),胎盤早剝3(3.06%),前置胎盤5(5.1%),早產15例(15.3%),胎盤早破12(12.24%),羊水過少5(5.1%),同時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因素12例,無明顯母嬰缺氧因素28例,新生兒窒息率為28.6%。
采用Apgar評分,重度0~3分,輕度4~7分。
分娩前應做好新生兒復蘇準備,急救必須及時動作迅速、準確。若條件允許,必須有兒科及麻醉科醫(yī)生在場,避免新生兒損傷。
5.1 加強產前、產時胎兒監(jiān)護及觀察羊水性狀
若羊水Ⅱ°、Ⅱ°污染,胎心<120bpm或>180bpm,胎兒電子監(jiān)護CST或OCT出現頻繁晚期減速或重度變異減速,應盡快終止妊娠[1]。無論陰道分娩或剖宮產均需做好新生兒窒息搶救準備。
5.2 防止早產和過期產
早產和過期妊娠時,新生兒窒息發(fā)生明顯高于足月妊娠者,因此應加強定期產程,積極治療泌尿道、生殖道感染,預防胎膜早破,若早產不可避免,產前應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促胎肺成熟,產時加強監(jiān)護,第二產程做會陰側切。加強孕期宣教,使孕婦及家屬認識過期妊娠的危害。準確核實孕周、適時結束分娩。
5.3 合理使用縮宮素
縮宮素的不合理使用是導致新生兒窒息的主要原因之一,使用縮宮素前要了解宮頸的成熟度及胎頭的銜接情況,嚴格掌握適應證及禁忌證,應有專人觀察產程進展,監(jiān)測宮縮,聽胎心率及測血壓,若10min內宮縮超過5次,宮縮持續(xù)1min以上或聽胎心音有變化,應立即停滴縮宮素。
5.4 重視產前檢查,加強對高危妊娠的管理,積極治療妊娠合并癥及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監(jiān)護技術,B超監(jiān)測臍帶情況,產程中密切觀胎兒率變化,是否由于臍帶異常所致。嚴密觀察產程及早發(fā)現胎兒宮內窘迫,適時終止妊娠,是預防新生兒窒息的關鍵。
[1]樂杰.婦產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