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是最早向中國出口牛肉的國家之一,但是2001年,由于2次暴發(fā)口蹄疫,阿根廷的牛肉銷路大受影響,中國也禁止進口阿根廷的牛肉。這些年來,阿根廷為了爭取恢復牛肉出口作出了很多努力,而阿根廷牛肉極有可能會在明年重新回到中國老百姓的餐桌上。
阿根廷國家通訊社美洲通訊社2010年11月30日透露說,正在中國進行訪問的阿根廷農(nóng)牧漁業(yè)部部長胡利安·多明格斯和中國方面簽署了協(xié)議,明年阿根廷的牛肉將可以回歸中國老百姓的餐桌。
阿根廷農(nóng)業(yè)部的官員說,阿根廷的牛肉各項衛(wèi)生指標都已經(jīng)達到了中國方面的要求,所以明年開始,阿根廷的牛肉將得以重新進入中國市場。目前中國每年進口牛肉產(chǎn)品多達140萬t,市場潛力巨大。阿根廷恢復向中國出口牛肉后,主要出口產(chǎn)品將定位于高檔牛肉和牛內(nèi)臟。
阿根廷全國總?cè)丝?700多萬,牛的存欄數(shù)卻達5000萬頭。由于自然條件得天獨厚,阿根廷的肉牛完全是露天放養(yǎng)的,不吃人工飼料,因此牛肉質(zhì)量很高,牛肉占其每年出口肉類的85%,所以阿根廷也被稱為“牛背上的國家”。在阿根廷,牛肉的地位等同于面食于意大利,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阿根廷人把牛肉按照等級、部位分成十幾檔的價格銷售。國人最愛、價格也比較貴的牛腱子在這邊售價恰恰是最便宜的,原因就是阿根廷人烹調(diào)牛肉方法就是——“烤”。把切好的大塊牛肉放在鐵制架子上,下面鋪上紅彤彤的木炭,最原始的烹制方法是把牛肉的嫩和木頭的香融在一起,光是聞著就讓人覺得幸福。也正因為這樣,帶著筋膜的牛腱子就不那么受歡迎了。眼肉、通脊、小排等等都是阿根廷人的摯愛。不過“牛背上的國家”的牛皮自然不是吹的,雖然牛肉被分成了不同檔次,但即便走進阿根廷街頭巷尾任何一家小餐館,也能吃到令人食指大動的美味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