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麗,李 真,管仁偉,林慧彬,林建強 ,林建群
(1.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山東濟南 250014;2.山東省中醫(yī)藥研究院,山東濟南 250014;3.山東大學生命科學院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山東濟南 250100)
遠志是我國常用的傳統中藥材,為遠志科植物遠志 Polygala tenuifoliaW illd.或卵葉遠志 (西伯利亞遠志)Polygala sibiricaL.的干燥根。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視為養(yǎng)命要藥。具有安神益,祛痰,消腫的作用,用于心腎不交引起的失眠多夢,健忘驚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瘡瘍腫毒,乳房腫痛。是山西著名道地藥材,是我國 85種傳統出口藥材之一,也是國家 42種重點保護的三級野生品種之一[1]。本文就遠志近年來在資源,商品,鑒別,化學成分,藥理活性及其栽培方面的研究進行了綜述,并就商品遠志在市場上存在的問題及發(fā)展前景進行了探討,以便對其更好地開發(fā)和利用。
遠志屬植物約有 500種,分布于歐亞大陸和美洲的亞熱帶和溫帶地區(qū)。我國有 42種,8個變種,多分布于西南和華南地區(qū),資源較豐富[2]。從地理分布來看,我國遠志屬植物的分布有一個明顯的特征,那就是從北到南越來越多,西北的新疆、內蒙、青海等省只有 1~2種,而華北和東北的種類也不多。越往南,遠志屬的植物種類就越來越多了,特別是西南的云南、貴州、廣西品種最為豐富。自北向南,由草本向木本漸漸過渡。如遠志的產地主要在北方,向東延伸到江蘇,湖北省的部分地區(qū),向西到四川,南方則無。就安徽的遠志屬的植物分布而言,安徽共有 4種。安徽的遠志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而淮河以南則無,往南被瓜子金所取代,再向南至皖南一帶出現了狹葉香港遠志和黃花遠志,開始向木本演化。就全國來看,這種趨勢更加明顯。雖然我國遠志屬植物主要分布南方的廣西、廣東、云南、貴州等地,特別是西南比較豐富,但商品遠志的產地均集中在北方,以山西、陜西兩地產量最大。傳統也認為這兩地產的質量最好。東北,華北,甘肅、河南以及山東、安徽等省的部分地區(qū)也有一定產量,其植物來源主要是 (細葉)遠志 P.tenuifolia Willd.,少數為卵 (寬)葉遠志 P.sibiricaL.?,F在市場上遠志的主流品種是遠志,此外有少量的卵葉遠志和瓜子金[3]。
遠志的主要偽品有白薇、麥冬須根,另外還有野胡麻和三葉香草的干燥根。周文蘭[4]等通過來源、形狀、顯微特征及理化性質 4個方面對白薇與遠志進行了鑒別。張輝煌[5]通過對遠志和白薇在性狀、粉末、化學性質、薄層層析 4個方面的鑒別研究,把遠志的混淆品白薇的原藥材、飲片、粉末或浸膏鑒別出來。萬德光[6]等指出遠志摻偽品麥冬須根在外觀性狀上以色淡、形細長、質柔韌而區(qū)別于遠志;顯微特征上摻偽品麥冬須根具草酸鈣針晶、石細胞及內皮層細胞,可與遠志區(qū)別。
遠志屬植物富含三萜皂苷、酮、寡糖酯類化合物,以及香豆素、木質素、黃酮、生物堿、酚類配糖體等。目前已從該屬植物中分離到 100多種皂苷類化合物,其苷元均為齊墩果烷型三萜,糖的種類有葡萄糖、鼠李糖、木糖、芹糖、半乳糖等。分離得到 100多種 酮類化合物,可分為簡單 酮、雙 酮、酮氧苷和碳苷。目前報道的主要為簡單 酮類化合物,其母核有 8個可取代的位置,取代基只有甲氧基、羥基、亞甲二氧基。寡糖酯類化合物也是該屬植物所含成分中較多的一類,其結構主要以蔗糖為共同的母核,以不同形式的糖苷鍵連接葡萄糖 (少數為鼠李糖),乙酸、苯甲酸類和苯丙烯酸類與糖分子成酯[2]。
遠志中還含有其他成分如多巴胺受體的配基——四氫非洲防已胺、遠志醇、丁二酸、豆甾醇、脂肪油,己酸、苯乙酸、n-十六烷酸、硬脂酸、甲氧基 -4-乙烯基苯酚和十六烷酸 -1,1-二甲羥基甲脂等 ,及無機物如 Zn、Cu、Fe、Mn、K、Ca、Mg等[7]。
王玉萍[8]等從陜西產遠志的 95%乙醇提取物中初步分離得到 6個化合物,分別為 2-羥基 -4,6-二甲氧基二苯酮 (Ⅰ)、1,7-二羥基 -3-甲氧基酮 (Ⅱ)、1,7-二羥基 -2,3-二甲氧基 酮(Ⅲ)、A-菠甾醇 (Ⅳ)、遠志醇 (Ⅴ)和苯甲酸 (Ⅵ)。其中化合物Ⅳ為首次從該種植物中分離得到,化合物Ⅰ為首次從該屬植物中分離得到。
姜勇[9]等從遠志根皮的 95%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分離得到 4個蔗糖酯類化合物,分別鑒定為:sibiricoseA5(1),sibiricose A6(2),tenuifolisideA(3)和 3′,6-disinapoylsucrose(4)。其中化合物 1和 2為首次從該植物中分離得到。并從石油醚和氯仿萃取物中分得的極性較小的甾醇類、脂肪酸及 酮化合物,分別為:α-菠甾醇葡萄糖苷(Ⅰ),α-菠甾醇葡萄糖苷 -6-O-棕櫚酸酯(Ⅱ),豆甾醇 (Ⅲ)和 (28Z)-三十四碳烯酸 (Ⅳ),1,7-dimethoxy-2,3-methylenedioxyxanthone(Ⅴ),1,2,3,6,7-pentamethoxyxanthone(Ⅵ),1,2,3,7-tetramethoxyxanthone(Ⅶ),1,3,7-trihydroxyxanthone(Ⅷ)和 1,6,7-trihydroxy-2,3-dimethoxyxanthone(Ⅸ)。其中化合物Ⅳ為新化合物,化合物Ⅰ、Ⅱ和Ⅷ為首次從遠志屬植物中分離得到,化合物Ⅲ和Ⅸ為首次從遠志中分離得到[10]。
李萍[11]等從遠志根部提取物中分離得到 5個化合物,通過理化性質和波譜 (1H-NMR、13CNMR、HMBC、HMQC)技術分別鑒定為 tenuifolisideA(1)、α-D-(6-O-白芥子酰基)-吡喃葡萄糖基(1→2)-β-D-(3-O-白芥子?;?-呋喃果糖(2)、α-D-(6-O-4-甲基 -3,5-二甲氧基肉桂酰基)-吡喃葡萄糖基 (1→2)-β-D-(3-O-白芥子?;?-呋喃果糖 (3)、3,4,5-三甲氧基肉桂酸 (4)、苯甲酸丙酯 (5)?;衔?3、5為首次從該植物中獲得,其中化合物 3為新化合物。
遠志藥理作用十分廣泛,主要包括益智、抗衰老、對心肌平滑肌和血管的影響、祛痰鎮(zhèn)咳、抑菌、抗誘變和抗癌、解酒、鎮(zhèn)靜催眠、抗驚厥等作用[13]。
4.1 祛痰鎮(zhèn)咳作用 遠志皂苷具有比較明顯的祛痰和鎮(zhèn)咳作用。
4.2 鎮(zhèn)靜和抗驚厥作用 遠志根皮、未去木心的遠志全根和根部木心對巴比妥類藥物均有協同作用。
4.3 抗衰老作用 遠志水煎劑對衰老小鼠具有抗衰老作用,最佳用藥時間為 30 d。
4.4 抗癡呆和腦保護活性 遠志水浸膏對腦有保護作用。遠志根的水提液可防治各種腦病,具有腦保護活性。
4.5 促進體力和智力作用 遠志具有促進動物體力和智力作用。
4.6 多巴胺受體活性 多巴胺受體的配基四氫非洲防己胺通過競爭性和非競爭性混合機制而實現抑制作用,在體外可抑 [3H]SCH23390和 [3H]螺哌隆與大鼠紋狀體膜的結合,它還能抑制[3H]哌唑嗪和大鼠腦皮質細胞膜結合,但不能改變[3H]QNB及[3H]muscimol對膜的結合。
4.7 降壓作用 遠志皂苷具有降壓作用。
4.8 對平滑肌和心肌的藥理作用 遠志皂苷 H對離體兔加腸,胸主動脈條,Langen-dorff心臟,豚鼠氣管條和動情期未孕大鼠子宮平滑肌均具興奮作用,但對心肌具抑制作用。
4.9 抗癌活性 遠志水提液在 2.5 mg/mL濃度下對 Yac-1、K562、L 929表現出明顯的細胞毒效應,提示遠志體外實驗有抗癌作用[13]。
4.10 抗抑郁作用 黃曉舞[14]等采用小鼠強迫游泳、懸尾模型的方法測出遠志醇提物可以改善小鼠的抑郁狀態(tài)行為,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機理可能與阻斷單胺類神經遞質的重攝取有關。文莉[15]通過對遠志抗焦慮部位的篩選指出醋酸乙酯部位的抗焦慮作用最明顯。
4.11 細胞保護作用 孫桂波[16]等通過遠志皂苷對 H2O2損傷 PC12細胞引起的氧化應激損傷模型的作用研究指出遠志皂苷對 H2O2誘導的 PC12細胞損傷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陳勤[17]等通過觀察遠志皂苷對體外原代神經細胞損傷的作用,指出遠志皂苷對Aβ1-40誘導的大腦皮層神經細胞損傷的保護作用。
4.12 抗突變活性 龐慧民[18]等采用雄性小鼠生殖細胞非程序 DNA合成實驗,指出遠志對小鼠生殖細胞遺傳物質具有保護作用。并且隨著遠志濃度的增加,起保護作用增強。溫得中[19]等通過小鼠骨髓嗜多染紅細胞微核試驗,指出中草藥遠志對環(huán)磷酰胺所致小鼠遺傳物質損傷具有保護作用。以上均提示遠志具有抗突變活性。
4.13 抑菌作用 段其芬[20]利用遠志治療急性乳腺炎,效果較好,提示遠志的乙醇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彭汶澤[21]用紙片法測定 4種遠志皂苷的抑菌作用。結果表明:遠志皂苷 2D,3D對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生長有抑制作用;5D還抑制變形桿;3D僅抑制金葡菌。遠志提取液的體外實驗顯示,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福氏痢疾桿菌、人型結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4.14 解酒作用 遠志中發(fā)現多種齊墩果酸 3,28-雙鏈低糖苷,其中 Senegasaponina,b和 SeneginII可明顯抑制乙醇的胃腸吸收。實驗證明:發(fā)揮解酒作用的活性成分為齊墩果烷型三萜皂苷,遠志中含的酰化 28-O-低聚糖苷是起作用的關鍵集團[22]。
4.15 其他作用 遠志皂苷具有溶血作用,其甲醇提取物具有改善糖耐量的作用;以及毒副作用,主要是過敏癥狀,胸悶、皮膚癢,經鎮(zhèn)靜和抗過敏治療均能痊愈[8]。
遠志喜涼爽氣候,耐干旱、忌高溫、多野生于較干旱的田野、路旁、山坡等地,以向陽、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栽培為好,其次是黏壤土及石灰質壤土,黏土及低濕地區(qū)不宜栽種。種子萌發(fā)條件、施肥量、栽培密度等均影響遠志的生長及產量。
田偉[23]等研究指出遠志種子在 15~40℃均能萌發(fā),萌發(fā)的適宜溫度是 25~30℃,萌發(fā)時不需光,播前用殺菌劑溶液浸種 3~12 h,可防除霉菌,提高種子的出苗率;遠志種子在 -13℃條件下貯藏效果比較好,有利于延長種子壽命。貯藏溫度是影響種子壽命的重要因素之一,除此之外還有貯藏的干濕度、種子含水量等因素。趙云生[24]等研究指出栽培遠志氮、磷、鉀的合理施肥比例為 1∶1.04∶1.34,每667 m2年平均施肥量為尿素 26 kg,重過磷酸鈣 27 kg,硫酸鉀 32 kg。遠志的合理栽培密度為每 667 m2留苗 11.1萬株,株行距 20 cm ×3 cm[25]。并采用混合選擇法優(yōu)選出“汾遠 1號”新品系,此品系比對照增產 17.5%,多糖與皂苷元含量均較高[26]。遠志于栽種后第三、四年秋季回苗后或于春季出苗前,挖取根部,除去泥土和雜質,用木棒敲打,使其松軟,抽去木心,曬干即可。抽去木心的遠志稱“遠志肉”、“遠志筒”。如采收后不去木心,直接曬干的,稱“遠志棍 ”[27]。
6.1 近年來,由于遠志資源緊缺加之利益驅動,導致市售商品遠志品質逐年下降,并且還存在著較嚴重的摻偽現象。遠志的主要偽品有白薇、麥冬須根、野胡麻和三葉香草的干燥根。遠志為臨床常用中藥,鑒別遠志及其偽品對于控制其質量及確保臨床用藥安全有效具有重要意義[5,6,28]。
6.2 遠志屬植物中可供藥用的有 17種 2變種,其中遠志是重要的常用中藥。宋成芝[2]等已對遠志屬 19種藥用植物的化學成分及其藥理活性做了系統的概述。近年來對遠志的研究較多,其化學成分和藥理活性方面的研究都已經比較系統、比較深入。對于其他主要同屬藥用植物如瓜子金,黃花倒水蓮,密花遠志,小花遠志,香港遠志,尾葉遠志的研究也應同步進行,以便更充分的利用該屬藥用植物。
6.3 遠志自古以來作為益智安神的中藥,遠志皂苷一直被認為是遠志益智安神的主要成分,也是產生毒副作用的成分。隨著國內外研究對酮、寡糖酯類成分的多方面研究,它們已成為遠志屬植物中不容忽視的兩類重要組成部分,鑒于此,遠志益智安神的活性成分研究還有待進一步的深入。
6.4 近來也有用遠志等治療心肌炎、闌尾炎、小兒多動癥、陰道滴蟲的報道,研究遠志新的藥理作用,有著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6.5 遠志栽培歷史不長,對其授粉習性、種質資源等基礎研究嚴重不足[29],很有必要加強這方面工作,為遠志栽培育種研究奠定基礎。
[1] 李世全.中藥采購技術手冊[M].西安: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411-412.
[2] 宋成芝,吳章康,華 燕.遠志屬藥用植物化學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進展[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08,28(3):32-33.
[3] 張培軒,段 瑞,黃 鵬.中國遠志屬藥用植物資源及地理分布[J].基層中藥雜志,2002,16(6):42-43.
[4] 周文蘭,蔣寶榮.遠志及其摻偽品白薇的鑒別[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1,12(5):429.
[5] 張輝煌.遠志與其混雜品白薇的鑒別[J].湖南中醫(yī)藥導報,1999,5(11):36-37.
[6] 萬德光,陳幼竹,劉友平,等.遠志摻偽品—麥冬須根[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1998,21(2):48.
[7] 張 敏,高曉紅,孫曉萌,等.遠志的藥用價值及開發(fā)研究[J].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8(4):322-323.
[8] 王玉萍,楊峻山,張聿梅,等.遠志的化學成分研究 [J].中草藥,2005,36(9):1291.
[9] 姜 勇,屠鵬飛.遠志的化學成分研究Ⅱ[J].中國中藥雜志,2004,29(8):751-753.
[10] 姜 勇,劉 蕾,屠鵬飛.遠志的化學成分研究Ⅲ[J].中國天然藥物,2003,1(3):142-145.
[11] 李 萍,閆 明,李平亞.遠志化學成分的分離與鑒定[J].中國藥物化學雜志,2005,15(1):35-36.
[12] 劉 敏.遠志的益智作用研究進展[J].中醫(yī)藥信息,2008,25(5):32.
[13] 姜 勇,屠鵬飛.遠志研究進展[J].中草藥,2001,32(8):760-761.
[14] 黃曉舞,謝婷婷,王東曉,等.遠志醇提物的抗抑郁作用[J].中國藥物應用與監(jiān)測,2007,4:22-25.
[15] 文 莉.遠志抗焦慮作用部位的篩選[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06,13(6):401-402.
[16] 孫桂波,鄧響潮,李楚華,等.遠志皂苷對對 H2O2誘導的PC12細胞損的保護作用 [J].中藥材,2007,30(8):991-993.
[17] 陳 勤,李磊珂.遠志皂苷對β淀粉樣蛋白 1-40誘導的體外培養(yǎng)皮層神經細胞損傷的保護作用[J].中國中藥雜志,2007,32(13):1336-1339.
[18] 龐慧民,高久春,朱玉琢,等.中草藥遠志對醋酸鉛引發(fā)的小鼠精子非程序DNA的抑制作用[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6,32(1):82-83.
[19] 溫得中,張赫炎,朱玉琢,等.中草藥遠志對環(huán)磷酰胺所致小鼠遺傳物質損傷的保護作用和淋巴細胞功能的增強作用[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6,32(1):71-73.
[20] 段其芬.遠志治療急性乳腺炎 [J].中國民間療法,2001,9(8):45-46.
[21] XL Shen MR Witt,K Dekermendjan.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etrahydrocolumbamine as Adopamine Receptor Ligand from Polygala tenuif olia Wild[J].Aeta Pharmaceutica Sinica,1994,29(12):887-890.
[22] 張若明,李經才.解酒天然藥物研究進展 [J].化學合成,2002,10(4):285-291.
[23] 田 偉,周巧梅,謝曉亮,等.遠志種子萌發(fā)特性的研究 [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8,19(7):1709-1710.
[24] 趙云生,毛福英.遠志需肥特性研究[J].西北藥學雜志,2006,21(5):206-207.
[25] 趙云生,李占林,毛福英,等.遠志栽培密度試驗報告[J].中藥材,2006,29(7):652-653.
[26] 趙云生,李占林,毛福英,等.遠志良種繁育研究[J].中藥研究與信息,2005,7(12):33-34.
[27] 石俊英.中藥鑒定學[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6:133.
[28] 張培軒,段 瑞,黃 鵬.遠志與其常見偽品的鑒別[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3,14(6):354.
[29] 劉 旭.中國生物種質資源科學報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12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