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與日本民主黨的交流看中共政黨外交

      2010-02-15 18:24:12李廣民
      中共黨史研究 2010年2期
      關鍵詞:黨際中日關系民主黨

      李廣民 歐 斌

      ·國際視角·

      從與日本民主黨的交流看中共政黨外交

      李廣民 歐 斌

      日本民主黨成立于1996年;1998年成為日本第一大在野黨;2007年戰(zhàn)勝執(zhí)政的自民黨成為日本參議院第一大黨;2009年8月,在眾議院大勝自民黨,實現(xiàn)了從在野到執(zhí)政的飛躍。從建黨之初,日本民主黨就與中國共產黨建立了較密切的聯(lián)系。進入21世紀,中日關系出現(xiàn)了動蕩與起伏,民主黨的發(fā)展也經歷了多次改組與曲折,但民主黨始終把中國共產黨作為其對外交流的主要對象,始終從大局出發(fā)積極推動中日關系朝良性發(fā)展。特別在小泉純一郎頑固堅持參拜供奉著甲級戰(zhàn)犯的靖國神社,破壞中日關系歷史基礎之際,民主黨主要領導人及時表明反對立場,并本著朝前看的態(tài)度積極推動中日民間交流。2006年7月小泉下臺前,日本民主黨與中國共產黨就建立“定期交流機制”達成共識,為兩黨進一步交流奠定了制度基礎。2007年1月和12月,“中國共產黨與日本民主黨定期交流機制”先后在東京和北京舉行了第一次和第二次會議,推動了兩黨友好交往,并就促進中日關系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進行了坦誠、深入的交流。2009年12月10日,日本民主黨干事長小澤一郎以“定期交流機構長”和“長城計劃”倡導者的身份率領包括143名國會議員在內的600余人的龐大代表團來華訪問,不僅掀起了民主黨執(zhí)政后中日民間交流的一個新高潮,打破了國際交往中同時派出國會議員數(shù)的歷史記錄,而且使日本民主黨在野時與中國共產黨確立的“定期交流機制”得到發(fā)展和完善。這次來訪,也是民主黨實現(xiàn)執(zhí)政夙愿后,與同為執(zhí)政黨的中國共產黨在“定期交流機制”框架內進行的第一次正式交流。但現(xiàn)在的日本民主黨,在經過1998年和2003年兩次合并改組后,已由成立之初標榜革新的新型政黨,變成與日本傳統(tǒng)保守勢力有千絲萬縷聯(lián)系的政黨,可以說現(xiàn)在的民主黨,是革新派中保守勢力和保守勢力中開明派的匯合。

      中國共產黨歷來注重政黨外交,始終本著平等相待、互利雙贏的原則,在與日本民主黨的交往中,也是如此。日本民主黨從小到大,從在野到執(zhí)政,中國共產黨與其交往始終如一,既不因為它年輕、在國會中分量小和處于在野地位而輕看它,也不因它成為第一大在野黨、甚至執(zhí)政黨就討好、遷就它。中國共產黨與日本民主黨的交往比較典型地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政黨外交的宗旨、原則,結合中共與日本民主黨交流歷史,有助于我們認識政黨外交的形式、內容和作用,更有利于我們總結中共作為執(zhí)政黨60年來開展政黨外交所取得的成就與經驗。

      一、中國共產黨政黨外交的目標與宗旨

      中國共產黨開展黨際交往,進行政黨外交,始終注意從促進人類和平、發(fā)展與進步的角度出發(fā),在爭取和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充分考慮交往對象的需求,奉行互利雙贏的理念,爭取利己利他的效果,充分體現(xiàn)了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的高度統(tǒng)一;注意分析國際形勢和時代特點,從中國外交和黨的任務需要出發(fā),在不同時期確立了不同的交往宗旨和目標,而且在多種交往目標中又有不同的重點。

      改革開放后,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黨中央領導集體作出了“和平與發(fā)展是時代主題”的正確判斷,此后的中央領導集體繼承和發(fā)展了這一對國際總體形勢和時代主題的正確判斷,并將中共開展的政黨外交的目標和宗旨逐漸凝練為以下幾點。

      第一,維護世界和平,實現(xiàn)共同繁榮與和諧發(fā)展。2005年9月,胡錦濤在紀念聯(lián)合國成立60周年大會上指出,實現(xiàn)和平發(fā)展,是中國人民的真誠愿望和不懈追求。中國的和平發(fā)展道路,就是爭取和平的國際環(huán)境發(fā)展自己,以自身的發(fā)展促進世界和平;就是順應經濟全球化發(fā)展趨勢,努力實現(xiàn)與各國的互利共贏和共同發(fā)展;就是堅持和平、發(fā)展、合作,與各國共同致力于建設持久和平與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中國將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fā)展道路,實現(xiàn)和平的發(fā)展,開放的發(fā)展,合作的發(fā)展,和諧的發(fā)展。在這方面,中國共產黨與日本民主黨不僅有廣泛的共識,而且在交往中也始終突出這個主題。在兩黨“定期交流機制”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小澤在致辭中就強調:“在現(xiàn)在的國際社會中,日中關系不單單是兩國關系,它是對亞洲,乃至世界和平有極大意義的重要關系?!雹偃毡久裰鼽h:《日中(民主黨·中國共産黨)「交流協(xié)議機構」(2007年1月16·17日)報告》,日本民主黨網站,2007年1月25日,http://www.dpj.or.jp/ china/contents/20070116_top.html。在兩黨“定期交流機制”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小澤再次強調:“構筑亞洲及世界的和平與繁榮,是日中兩國應該承擔的共同責任”②日本民主黨:《日中(民主黨·中國共産黨)「交流協(xié)議機構·大長城計畫訪中団」(2007年12月6日~12 月10日)報告》,日本民主黨網站,2008年9月,http://www.dpj.or.jp/china/contents/20071206.html。。另外,從民主黨的政治理念和政治綱領中,我們也能清楚地看到他們對和平的期待。2009年眾議院選舉,民主黨公布的政治綱領中,外交部分涉及維護世界和平的就占全部內容的3/4③日本民主黨:《民主黨の政権政策Manifesto2009》,日本民主黨網站,2009年7月27日,http://www. dpj.or.jp/special/manifesto2009/index.html。。

      第二,促進國家關系發(fā)展,增強相互了解和友誼。1997年,江澤民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指出:“中國共產黨堅持在獨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內部事務原則的基礎上,同一切愿與我黨交往的各國政黨發(fā)展新型的黨際交流和合作關系,促進國家關系的發(fā)展?!?001年,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說,中國共產黨愿同世界各國政黨、政治組織廣泛交往,“促進人民之間的友誼和國家關系的發(fā)展”。2004 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的《關于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決定》也指出,要“加強和改進黨的對外交往工作,加強民間外交,更好地為發(fā)展國家關系服務”。在中國共產黨與日本民主黨的交往中,可以說兩黨始終圍繞這個中心。每次會談的內容,討論的議題,安排的日程,無不涉及兩國關系的核心和關鍵問題,體現(xiàn)加深了解和增進友誼的目的。民主黨在野時,由于它基本具備了與自民黨抗衡的力量,也有實現(xiàn)政權交替的決心,所以它關心中日關系全局也在情理之中。民主黨執(zhí)政后,更是以改善民生作為其首要目標,從2009年12月小澤訪華民間人士的積極響應及他們在華期間各項活動在媒體上的反響來看,小澤來訪對促進中日關系發(fā)展,增強兩國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誼意義重大。中共始終把政黨外交看做是總體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外交的重要補充,而且在中日關系中,尤其注意利用非政府的第二軌道和民間渠道。中共與在野時期的日本民主黨交流,不僅解決了中日之間的一些具體問題,而且對全局性問題的解決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對增進兩國國民的了解和友誼具有重要意義。小澤來訪,有意回避敏感問題,突出民間友好特點,恐怕也是對中共重視民間外交的一種善意回應④央視環(huán)球視線:《日代表訪華:特別的團長特別的團》,新浪網,2009年12月14日,http://news.sina. com.cn/c/sd/2009-12-14/132019256531.shtml。。

      第三,爭取有利的國際環(huán)境,服務國家發(fā)展大局。冷戰(zhàn)結束后,世界人民要和平、謀穩(wěn)定、求合作、促發(fā)展的呼聲日益高漲,各國的執(zhí)政黨或非執(zhí)政黨都希望有一個和平的國際環(huán)境發(fā)展自己的國家。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的執(zhí)政黨,其政黨外交必須服從和服務于國家發(fā)展的戰(zhàn)略全局⑤戴秉國:《發(fā)揮政黨外交優(yōu)勢服務全黨全國工作大局——紀念中聯(lián)部成立50周年》,《當代世界》2001年第2期,第5頁。,服務于國家外交的總體戰(zhàn)略,而我們國家發(fā)展的戰(zhàn)略全局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外交的總體戰(zhàn)略和首要任務就是為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爭取有利的國際環(huán)境①楊揚:《解讀十七大確立的政黨外交的基本思路》,《唯實》2008年第4期,第7頁。。從這個意義上講,維護世界和平,促進雙邊關系也是創(chuàng)造有利國際環(huán)境的一部分。由于小泉政府在歷史問題(參拜靖國神社)和政治安全問題(日美同盟)上不斷對中國挑釁和施壓,導致中日關系和民間感情降至邦交正?;詠淼淖畹忘c,一些被擱置的問題和偶發(fā)性的事件也在兩國網絡和媒體的炒作下成為中日關系進一步激化的導火線。這些都嚴重影響到我們爭取有利國際環(huán)境,特別是穩(wěn)定周邊關系、大國關系的戰(zhàn)略部署。為此我們不以小泉內閣為對手,著眼未來,著眼民間。其中發(fā)展與日本民主黨的關系就是重要的一步,促進中日關系健康、穩(wěn)定的發(fā)展,是我們爭取有利國際環(huán)境,穩(wěn)定周邊關系、大國關系,一心一意搞建設的關鍵一環(huán)。安倍、福田時期,中日關系得到較大程度的改善,中日戰(zhàn)略互惠關系得以建立,我們在保持與政府及執(zhí)政黨自民黨交往的同時,繼續(xù)拓寬和完善與民主黨的交流機制,2007年1月和12月舉行了“中國共產黨與日本民主黨定期交流機制”第一次、第二次會議,特別是第二次會議全體會議以“繼承友好傳統(tǒng)、加深兩國關系”為主題,更明顯體現(xiàn)了政黨外交服務國家關系發(fā)展全局的宗旨。2009年12月小澤率領“中日兩黨定期交流機構·長城計劃訪華團”來訪,從日程安排和會談內容上,無不彰顯維護世界和平、實現(xiàn)共同繁榮、促進國家關系發(fā)展、增進互相了解和友誼的目標。②《【長城計畫訪中団】小沢幹事長、胡錦濤中國共産黨総書記·國家主席と會談》、《【長城計畫訪中団】小沢幹事長、陸昊·共青団中央書記処第一書記と會談》、《【長城計畫訪中団】輿石幹事長職務代行が歓迎宴で挨拶》、《小沢幹事長、梁光烈國務委員、郭金龍北京市長と會談》,日本民主黨網站,2009 年12月10日、11日,http://www.dpj.or.jp/news。

      二、中國共產黨政黨外交的原則

      中國共產黨政黨外交的原則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調整和完善的。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經過撥亂反正,鄧小平對黨際關系作了新的闡述,其核心內容是:第一,黨與黨之間要建立“新型的關系”,即“新的、健康的友好關系”;第二,各黨根據本國國情獨立自主地決定本國的事情,而不是根據其他國家的利益和其他黨的意志辦事;第三,各黨不能根據自身經驗來評判其他國家政黨的功過是非,反對以一國一黨的經驗和實踐判斷是非;第四,黨與黨之間不論大小強弱、執(zhí)政還是在野,都應完全平等,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內部事務;第五,意識形態(tài)差異不應成為黨際關系的障礙,各國黨應本著求同存異的精神開展新型黨際交流與合作;第六,開展黨際交流與合作應以促進國家關系發(fā)展為目的,增進各自國家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第七,對黨際關系中的歷史問題應不計前嫌,不糾纏舊賬,一切向前看③戴秉國:《發(fā)揮政黨外交優(yōu)勢服務全黨全國工作大局——紀念中聯(lián)部成立50周年》,《當代世界》2001年第2期,第6頁。。

      鄧小平黨際關系思想奠定了新時期中國共產黨政黨外交的理論基礎,為中共處理同各國政黨的關系提供了思想指南。經過黨的十二大、十三大,中共政黨外交的原則逐漸明朗,即“獨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內部事務”。這四個原則既各自獨立,又相互聯(lián)系,是一個密切聯(lián)系的有機整體,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

      “獨立自主”原則是政黨外交的基礎與核心。中共充分尊重各國黨的獨立自主地位;尊重各國黨從本國國情出發(fā),選擇本國社會制度和發(fā)展道路的權利?!巴耆降取痹瓌t是政黨外交的出發(fā)點,是“獨立自主”原則的補充和保證。中共主張各黨不分大小強弱,建立時間長短,執(zhí)政或在野,都一律平等?!盎ハ嘧鹬亍痹瓌t是政黨外交的前提和表現(xiàn)形式,是“完全平等”原則的外在體現(xiàn)。中共認為各黨的經歷不同,處境各異,意識形態(tài)和行動方式不相同是正常的,黨與黨之間存在分歧是難免的,不能強求一律,要超越意識形態(tài)開展合作;各黨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長處和短處、經驗和教訓、成就與失誤,但要互相尊重,不能有尊卑上下之分;只有互相尊重才有利于黨與黨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才能求同存異、密切合作;要尊重各國黨獨立自主處理本黨、本國事務的權利,尊重他們選擇適合自己國情的社會制度和發(fā)展道路。“互不干涉內部事務”原則是上述三項原則邏輯發(fā)展的必然,是政黨外交順利開展的重要保證。中共主張各國黨的內部事務應由各國黨自己去處理,任何別國黨都不能進行干涉,不允許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不利用黨際關系去干涉別國內政,黨際交往應有利于國家關系的建立與發(fā)展;不利用雙邊黨際關系反對第三方政黨,不應損害第三黨利益;不利用黨際關系輸出自己的意識形態(tài)、價值觀念、社會制度和發(fā)展模式,由各黨自行選擇本黨方針政策①楊揚:《解讀十七大確立的政黨外交的基本思路》,《唯實》2008年第4期,第5頁。。

      中國共產黨與日本民主黨的交流也充分體現(xiàn)了上述原則。不管民主黨是作為“第三極勢力”,還是與自民黨抗衡,并決心實現(xiàn)政權交替的兩黨制之一翼;不管它是介于革新和保守之間,還是基本保守化;不管它是在野黨,還是執(zhí)政黨,我們都始終堅持“獨立自主”和“相互尊重”原則,尊重他們的政治理念和建黨綱領,尊重他們對日本國情的判斷和依此所制訂的內外政策。在交往中,我們始終堅持“完全平等”原則,既不因它是剛成立的政黨,或在選舉中失利就忽視、輕看它;也不因它在日本人氣躥升、迅速崛起而高看它、遷就它。我們希望與民主黨維持的是平等、友好、持續(xù)、穩(wěn)定、健康的關系。近些年來,中日關系出現(xiàn)波動,日本政壇也出現(xiàn)紛繁復雜的局面,執(zhí)政的自民黨和在野的民主黨內部都出現(xiàn)些混亂與不安。但在與民主黨的交流中,我們始終注意堅持“互不干涉內部事務”原則,不管民主黨內部如何分化組合,也不管誰做黨首,只要它愿意與中共平等友好交往,我們都熱烈歡迎。不管小泉政權如何在歷史和安全問題上敵視打壓中國,我們都注意不利用黨際關系干涉別國內政,不利用黨際關系反對第三方政黨,損害第三方政黨的利益。不在選舉中支持一方反對另一方。在小澤一郎與胡錦濤總書記的會談中,小澤雖極力表現(xiàn)他在民主黨選舉中的地位及對2010年參議院選舉的信心②央視環(huán)球視線:《日代表訪華:特別的團長特別的團》,新浪網,2009年12月14日,http://news.sina. com.cn/c/sd/2009-12-14/132019256531.shtml。,但胡錦濤僅表示,中國共產黨重視同日本民主黨的友好交流,愿與民主黨一道,不斷健全和完善兩黨交流機制,共同把這一機制打造成兩國執(zhí)政黨開展對話、增進互信、促進合作、共謀發(fā)展的重要平臺,為中日戰(zhàn)略互惠關系長期健康深入發(fā)展作出貢獻③《胡錦濤會見日本民主黨代表團》,中聯(lián)部網站, 2009年12月19日,http://www.idcpc.org.cn/dongtai/ 091210-1.htm。。這充分體現(xiàn)了我們“互不干涉內部事務”的政黨外交原則,既不評論小澤一郎在民主黨選舉中的地位,也不評論民主黨與自民黨的優(yōu)劣??傊?不干涉他黨他國內部事務,不對他國選舉說三道四。

      三、中國共產黨政黨外交的內容和形式

      中國共產黨政黨外交不僅有專門機構中共中央對外聯(lián)絡部具體負責,而且中共高層領導也高度重視、親切關懷和悉心指導黨的對外交往。他們不僅為推進和深化中國共產黨政黨外交殫精竭慮,嘔心瀝血,而且在歷史轉折時期和重大問題上,親自決策,身體力行。此外,中央有關部門和地方領導也參與其中。從中共與日本民主黨的交流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出,參與其中的中共中央高層領導有: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主任吳邦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xié)主席賈慶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中央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或有關單位也根據需要參與了與日本民主黨的交流。比如參加“中國共產黨與日本民主黨定期交流機制”第一次會議的代表中,除中聯(lián)部外還有共青團中央、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共中央外事辦公室、中共中央臺灣事務辦公室、中共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全國總工會等部門的負責人④日本民主黨:《日中(民主黨·中國共産黨)「交流協(xié)議機構」(2007年1月16·17日)報告》,日本民主黨網站,2007年1月25日,http://www.dpj.or.jp/china/ contents/20070116_top.html。。“中國共產黨與日本民主黨定期交流機制”第二次會議暨第15次“長城計劃”友好交流活動,就涉及北京、陜西地方政府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⑤日本民主黨:《日中(民主黨·中國共産黨)「交流協(xié)議機構·大長城計畫訪中団」(2007年12月6日~12 月10日)報告》,日本民主黨網站,2008年9月, http://www.dpj.or.jp/china/contents/20071206.html。。這次參與交流的主要領導除胡錦濤總書記、王家瑞部長外,還包括團中央書記處書記陸昊、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梁光烈、北京市市長郭金龍等。因此可以說,中國共產黨政黨外交是全黨的共同事業(yè),全黨以各種形式參與了政黨外交,并通過參與政黨外交開拓了視野,增強了世界眼光、開放意識和戰(zhàn)略思維,對加強執(zhí)政黨自身建設起到積極、有益的作用①戴秉國:《發(fā)揮政黨外交優(yōu)勢服務全黨全國工作大局——紀念中聯(lián)部成立50周年》,《當代世界》2001年第2期,第7頁。。

      不同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開展政黨外交的內容與形式也有所不同。改革開放后,隨著中共政黨外交對象和范圍的擴大,政黨外交的內容,也從政治領域逐步擴展到經濟、文化、社會各個領域,內容豐富多彩,形式靈活多樣。從中共與日本民主黨的交往,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政黨外交的主要形式有: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訪日期間會見民主黨領袖和議員,參加民主黨組織的包括懇談會、餐會在內的各類活動;日本民主黨領導人、議員訪華期間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或會談;作為來賓參加對方黨代表大會;兩黨“定期交流機制”內的各類活動;事務部門之間的會談;兩黨推動的民間交流(長城計劃)、參觀考察、植樹(日本民主黨紀念林)、設立援助基金(自立支持基金)等。其中最主要的形式自然是“中國共產黨與日本民主黨定期交流機制”,它的建立和發(fā)展,既體現(xiàn)了兩黨長期友好交往的成果,也反映了中日關系發(fā)展到新階段對黨際交流的必然要求;既取決于兩黨最高領導人的政治決策,也歸功于兩黨諸多人士的積極參與②《“中國共產黨與日本民主黨定期交流機制”第二次會議舉行》,中聯(lián)部網站,2007年7月12日,http://www.idcpc.org.cn/duiwai/niandugaikuang/2007/ 071207-2.htm。。特別是民主黨成為執(zhí)政黨以后,這一交流機制必將為促進中日戰(zhàn)略互惠關系的發(fā)展提供新動力。

      中國共產黨政黨外交的內容包括:(1)開展政治對話。政黨外交有別于國家外交和政府外交,不處理國家間的具體事務,因此進行政治對話和交換看法就成為政黨外交的主要內容。中共在與日本民主黨的交流中,幾乎每一次都會就國際問題和兩國共同關心的問題展開深入對話。特別是“定期交流機制”的設立,為兩黨進行政治對話,交換對共同關心問題的看法提供了很好的平臺。2009年12月王家瑞與小澤會談時,特意指出:希望兩國執(zhí)政黨以雙方的交流機制為平臺,創(chuàng)新交流與合作思路③《王家瑞會見日本民主黨一行》,中聯(lián)部網站,2009 年12月10日,http://www.idcpc.org.cn/dongtai/ 091210.htm。。(2)促進經濟合作。中國共產黨與時俱進,將發(fā)展作為執(zhí)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政黨外交自然應服務于這個中心。日本民主黨提出“國民生活第一”的口號,對促進經濟發(fā)展,解決民生問題同樣關注。在兩次“定期交流機制”的分組會上,經濟問題都是首選問題。小澤2009年12月來華訪問,又帶來大批商界人士,對促進中日經濟合作具有深遠意義。(3)了解對方文化與國情。在中共與日本民主黨交流過程中,通過參觀考察,了解對方歷史文化占重要的地位。日方每次都有意安排一些與中國有密切聯(lián)系的文化遺跡,有利于重溫兩國長期、大規(guī)模友好交流歷史。中方在安排具有代表性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也特意安排一些日本民眾普遍關心的地方,如打工子弟學校、開發(fā)區(qū)企業(yè)、中國人民解放軍駐地等。(4)推動民間交流。民間外交在中日關系發(fā)展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民間外交的發(fā)展大多數(shù)情況都是因為國家外交和政府外交出現(xiàn)了問題。與日本在野黨或執(zhí)政黨非主流派合作,推動民間外交是我們的經驗和優(yōu)勢。而作為最大在野黨時的民主黨,也非常希望通過推動中日民間交流,糾正小泉為首的自民黨鷹派在亞洲外交的失誤,把握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帶來的商機,擴大民主黨在民眾中的影響。成為執(zhí)政黨后,民主黨同樣注意推動民間交流,小澤2009年12月來華訪問仍將民主黨與共產黨定期交流機制與他推動的“長城計劃”放在一起,就是很好的證明。

      四、中國共產黨政黨外交的作用

      中國共產黨與日本民主黨進行的坦誠交流與溝通,成為中日兩國關系不斷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同為執(zhí)政黨的中國共產黨與日本民主黨之間的“定期交流機制”,必將成為促進中日戰(zhàn)略互惠關系發(fā)展的新動力。兩黨之間開展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交流與合作,對于增進互信,促進兩國友好力量的壯大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1993年以來,隨著“五五年體制”的崩潰,日本政黨政治進入又一輪改組整合時期,傳統(tǒng)政黨自民黨和社會黨分裂,新黨不斷涌現(xiàn),合并重組反復發(fā)生。與此同時,日本經濟陷入戰(zhàn)后最長時間的低迷與徘徊。而這一階段中國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綜合國力得到持續(xù)穩(wěn)定的增長,中國在世界經濟和政治中的地位同時得到加強。日本尚未實現(xiàn)政治大國目標,經濟大國地位卻不斷受到沖擊,中日兩國進入實力接近時代,兩國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歷史問題和現(xiàn)實問題的摩擦越來越頻繁。

      中國共產黨與日本民主黨的交流,首先對穩(wěn)定兩國關系,增進了解與互信,壯大兩國友好力量,發(fā)揮了積極作用。當小泉頑固堅持參拜供奉著甲級戰(zhàn)犯的靖國神社的立場,影響兩國正常交往時,日本民主黨明確表示了反對的立場,使不斷情緒化的兩國民眾逐漸開始冷靜思考。在中日政府高層互訪中斷的情況下,民主黨領導人多次訪華,與中共領導人進行溝通和交流。通過溝通與交流,愛好和平、反對侵略,推動兩國和平友好的力量明顯增強。安倍內閣著手構建中日戰(zhàn)略互惠關系時,在野的民主黨雖反對安倍的國內政策,但對他推動的對華政策卻給予肯定和支持。從日本民主黨與中共領導人的每次會談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雙方坦誠地交換意見,在多數(shù)問題上達成共識,對暫時不能達成共識的問題也本著朝前看的態(tài)度求同存異。2009年9月,日本民主黨執(zhí)政后,中日雙方積極互動,兩國關系實現(xiàn)平穩(wěn)過渡。胡錦濤總書記同鳩山首相進一步就新形勢下發(fā)展中日戰(zhàn)略互惠關系達成重要共識,推動了中日關系在新的條件下取得新發(fā)展。通過兩黨和兩國政府的攜手努力,按照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的原則和精神,進一步密切各領域各層次的交流與合作,妥善處理兩國間重大敏感問題,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zhàn),必將推動中日戰(zhàn)略互惠關系向更高層次更廣領域發(fā)展。

      其次,中國共產黨與日本民主黨的交流,對促進亞洲地區(qū)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穩(wěn)定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兩黨都認識到,在當前國際形勢下,健康、穩(wěn)定、友好、信賴的中日關系,對兩國、亞洲地區(qū)乃至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意義。在交流中,兩黨高層多次表示,為了兩國人民的安定與繁榮,為了亞洲和世界的安定與繁榮,加強合作。關于朝鮮半島問題,雙方均認為它是東北亞安全最緊迫的問題,中方提出的非核化、確保半島和平安全、用和平方式解決三原則,日方表示贊同并愿意為此盡力。

      第三,中國共產黨與日本民主黨的交流,立足民間,面向未來。2009年12月小澤一郎率領的日本民主黨訪華代表團中,包括143名國會議員,其中80人為新選議員。在小澤與團中央書記處書記陸昊的會談中,雙方重點就“通過青年或新手之間的交流,加深中日兩國友好關系的方法”交換了意見①《【長城計畫訪中団】小沢幹事長、陸昊·共青団中央書記処第一書記と會談》,日本民主黨網站,2009年12 月10日,http://www.dpj.or.jp/news/?num=17419。。在中共政黨外交中,共青團中央和全國青聯(lián)一直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在相對長的一段時間內,日本政局仍會跌宕起伏,政府頻繁更迭很難避免,政治家的仕途也難以預料,既針對有實力的政治家,又重視政治新秀和新當選國會議員,廣泛建立人脈,積極展開政黨外交,是中共政黨外交廣泛交往和突出重點的有機統(tǒng)一,也有利于在政局變化中保持國家關系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

      展望未來,中國共產黨與日本民主黨如何在現(xiàn)有黨際交流的基礎上,在世界性的金融危機尚未出現(xiàn)根本性轉機,環(huán)境保護和氣候變暖國際合作仍存在一定變數(shù)的條件下,在世界格局正發(fā)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中國和日本國內同樣發(fā)生著廣泛而深刻變化的形勢下,繼續(xù)推動中日兩國關系的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成為同是執(zhí)政黨的中國共產黨和日本民主黨的新課題。

      (本文作者 青島大學法學院教授 山東青島 266071)

      (責任編輯 朱昌裕)

      猜你喜歡
      黨際中日關系民主黨
      日本經濟界中國觀的變遷與中日關系
      珍藏書本捐贈促進中日關系
      我國黨際協(xié)商民主的時代價值及完善路徑
      增強黨際協(xié)商實效性問題研究
      黨際協(xié)商在中國式協(xié)商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國黨際協(xié)商民主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建議
      安全困境與中日關系
      中日關系:結構轉型期的瓶頸與出路
      龙江县| 塔河县| 礼泉县| 和顺县| 崇仁县| 铜陵市| 博罗县| 温州市| 梅州市| 玉树县| 宁强县| 韶关市| 吴堡县| 潍坊市| 中方县| 永新县| 克什克腾旗| 滦南县| 叙永县| 盐城市| 博野县| 城口县| 威远县| 昭通市| 神木县| 高密市| 嘉黎县| 乐业县| 榕江县| 游戏| 台安县| 永胜县| 武宁县| 广水市| 溧阳市| 宁津县| 广平县| 高邑县| 石泉县| 舞钢市| 务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