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玉,鄭利巖,張小卿,于 杰,崇菲菲,王 熙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針灸電生理實驗室,沈陽 110032)
聲測經絡技術是在機械振動刺激下,使物體內部發(fā)生微觀動態(tài)變化,以應力波形式釋放出多余的能量,產生聲信息,同時以聲傳感器將此種聲信息轉換成電信號經放大后加以顯示或記錄的技術,以往研究證明輸入人體聲信息傳導與循經脈傳導具有一致性,聲信息能反映循經感傳的某些特征及循經感傳的客觀性[1]。
確定大鼠體表常用經穴是針灸動物實驗研究的基礎,目前各類文獻中記載的大鼠穴位的定位基本按照人體穴位的定位方法并參照大鼠骨骼與體形進行確定的,應用經穴探測儀對大鼠經穴進行輔助定穴尚未有同類研究的報道[2]。本實驗依據穴位處高導聲狀態(tài)的特性,應用聲測經絡技術,將聲波波幅值較高點與實驗大鼠皮膚經穴導電量中導電量較大點相互印證,確定為大鼠經穴點,進而驗證大鼠經穴是否與人體經穴具有相同的生物物理學特性,與人體經穴類似。
1.1 實驗對象
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體重范圍150~200g,由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SCXK(京)2006-0009]。
1.2 實驗藥品及試劑
20%氨基甲酸乙酯,生理鹽水等。
1.3 實驗儀器設備
1.3.1 經絡定位儀:(北京海淀區(qū)東華電子儀器廠型號:WQ6F30)。
1.3.2 聲測經絡系統(tǒng):包括聲波輸入系統(tǒng),由信號發(fā)生器(型號:HP33220A,美國Agilent公司生)、功率放大器(型號:2718,丹麥BK公司)、小型激振器(型號:4810丹麥BK公司)組成;聲波檢測系統(tǒng),由力傳感器(型號:8230-002丹麥BK公司)、信號放大器(型號:2694A丹麥BK公司)微型加速度傳感器(型號EE0067丹麥BK公司)組成。
1.3.3 生物信號處理系統(tǒng):數據采集及分析系統(tǒng)(型號:Handyscope HS4-5北京迪陽公司)。
1.3.4 其他:屏蔽室、電腦、自制隔音(聚氨酯材質)臺等。
1.4 實驗條件
實驗室溫度20℃~23℃,相對濕度30%~50%,檢測在屏蔽室內進行。
1.5 實驗方法
1.5.1 實驗準備:將大鼠稱重,取20%氨基甲酸乙酯按5mL/kg標準于腹腔麻醉。
1.5.2 觀察指標:檢測時聲波信號輸入頻率35Hz,強度0.6V,波型為square,經微機控制激振器,用力傳感器控制激振壓力,于各經的輸聲點輸聲,用微型加速度傳感器接收經穴點處聲波,經信號放大器處理后,頻譜分析軟件記錄并分析接收到的聲波mV值,各點均連續(xù)記錄3組mV值,將其均值作為統(tǒng)計數據。
1.5.3 實驗過程:將麻醉后大鼠置于屏蔽室內,并固定于自制隔音(聚氨酯材質)臺上。每穴檢測分為3組,即左對照組、經穴組、右對照組。將經絡定位儀探測到導電量最高點作為經穴點,并以此點左右旁開2mm處為對照點,將微機控制激振器(用力傳感器控制激振壓力)放置于各經的輸聲點上,用微型加速度傳感器的探頭放在經穴點處接受聲波(其中背部經穴點及其左右對照點需用生理鹽水擦拭),用聲測經絡系統(tǒng)分別記錄3點的波幅值(mV),各經穴點的輸聲點如表1。
表1 各經穴點的輸聲點Tab.1 The sound point of every acupoint
1.5.4 實驗誤差控制:經脈導聲狀態(tài)檢測受輸聲強度、激振器壓力等影響,為此實驗中采取下列措施以減少實驗中的誤差:(1)大鼠各穴點檢測時均采用相同刺激頻率、刺激強度;(2)檢測時保證激振器與大鼠皮膚垂直;(3)確保各穴點激振器壓力相同;(4)其中背部經穴點及其左右對照點需用生理鹽水擦拭,以抵消大鼠皮毛對聲波傳導的影響。
1.6 統(tǒng)計分析
本實驗數據采用SPSS16.0軟件,運用多個樣本均數比較的方差分析檢驗,數據以±s表示。
實驗結果顯示,經穴組聲波波幅值明顯高于經旁對照組(P<0.05),提示經穴點處呈高導聲狀態(tài)。各檢測點聲波波幅值(mV)如表2。
表2 各檢測點聲波波幅值(mV)Tab.2 The sound amplitudes at the test points
人體經穴最初是以古代人“以痛為腧”,“以解痛為腧”的形式被發(fā)現(xiàn),憑借主觀感受而定的。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qū)的諸多學者對20余萬人進行了循經感傳普查,對人體腧穴進行了客觀檢測,以后國家科委立項“攀登計劃”,對經絡進行客觀化檢測研究,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人體經穴具有低電阻性及高導聲狀態(tài)的生物物理學特性。人與大鼠同為哺乳動物,其組織結構有頗多相似之處,在醫(yī)學實驗中常用大鼠來做無法在人體進行的實驗,針灸領域亦是如此,然而大鼠不能表達感知的針感,因此,大鼠的經穴確定唯一的方法是通過客觀檢測來定位[3]。本實驗依據人體經穴所具備的生物物理學特性,采用聲測經絡技術,將大鼠體表能夠反映的循經聲波波幅值較高點確定為大鼠經穴點,具有一定科學依據。
[1]郭長青,張莉,馬惠芳.針灸學現(xiàn)代研究與應用[M].北京:學苑出版社,1998:80.
[2]李忠仁.實驗針灸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7:203-204.
[3]鄭利巖,徐朝霞,甄希成,等.實驗家兔常用經穴的客觀檢測與標定[J].上海針灸雜志,2003.22(5):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