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 頻
湖北省鄖縣安陽中學 湖北十堰 442515
走進新課改 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龔 頻
湖北省鄖縣安陽中學 湖北十堰 442515
課堂是教師的生命力所在地,是學生智慧的發(fā)源地。學生在課堂生活中品味數學,教師在課堂生活中喚起孩子們的求知欲,引導學生全面協調地發(fā)展,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民主和諧的發(fā)展空間。
新課改 課堂的主人
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教學將不斷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師是學生的朋友,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而不是長官,不是警察,也不是裁判員。教師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尊重學生,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望。新課程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不發(fā)生教學。師生在教學中交往、互動,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點與理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fā)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共同發(fā)展。課堂是教師的生命力所在地,是學生智慧的發(fā)源地。
筆者有一次上數學課,教學內容是《角的初步認識》,采用的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筆者發(fā)給各個小組很多長長短短顏色不一的“角”。課上得比較順利,正按照筆者的精心設計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當課上到后半階段時,有幾個調皮的學生開始在下面嘀嘀咕咕,拿著筆者發(fā)給他們的“角”在課桌上擺來擺去。筆者有些生氣,怎么做小動作了?走過去一瞧,這幾名學生竟然用“角”擺了一架挺漂亮的飛機。筆者看著這架像模像樣的飛機,想了一會兒:用什么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比較合適呢?做小動作的孩子早已坐得端端正正,用忐忑不安的眼神看著筆者。筆者心中涌出一股說不清的滋味,孩子有聽教師講課的權利,也有不聽教師講課的自由,孩子們不喜歡聽課,說明教學是失敗的,接受目光審視的應該是教師而不是學生。于是,筆者對他們微笑了一下,然后對全班學生說:“同學們,請看,這幾名同學拼的圖形像什么呀?”“飛機”?!捌吹煤脝幔俊薄昂?!”那幾名做小動作的同學臉上的神情一下子變得生動起來?!澳銈兿肫磫??”“想!”聲音特別響亮?!艾F在請大家當回設計師,每組拼一幅圖,比一比哪組設計得最好,行不行?”孩子們一聽說當設計師,各個情緒高漲,興趣盎然?!霸谠O計之前,各組要先做兩件事,討論一下:一是你們這組準備拼什么?二是做好分工,各人做什么?”立刻,教室里像開了鍋,各組討論得熱火朝天,漸漸地,聲音小了,大家專心致志地拼起圖來。幾分鐘后,學生們展示了他們的杰作:有的小組拼的是藍天下小鳥飛翔;有的小組拼的是水中魚兒游來游去;有的小組拼的是草地上小雞捉蟲子;有的小組拼的是田埂上花兒朵朵;有的小組拼的是操場上小朋友在做游戲;還有的小組拼的是大海上輪船在航行,等等。孩子們的想象多么奇妙,多么富有創(chuàng)意?。】粗@些意想不到的作品,筆者非常激動,孩子們也玩得特別開心。課后,筆者讓學生談談今天是怎樣與人合作的,讓學生談談這節(jié)課最深地感受等。學生在輕松的談話中,體驗著豐富的數學內容,而且在這種氛圍中,師生之間的情感也達到了和諧統一。
數學新課程最大的特點是把數學放在生活中,而學生的潛能則像空氣一樣,充斥著生活的舞臺,學生在學數學時發(fā)揮著自身巨大的能量。反思這堂課,筆者覺得這樣處理是比較合理、成功的。及時審視自己的教學,調控學生的情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傳統意義上的數學課堂,就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從不審視自己的教學是否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也不關注學生的不參與是否與己有關,當學生出現與課堂教學不一致的行為時,只是埋怨學生,甚至批評學生,而不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是否適宜學生的心理特點,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
在新課改的過程中,筆者體會到教師自身的反思很重要:
第一,能增加課堂的魅力,吸引孩子主動參與。
第二,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民主、寬松、自由的環(huán)境里體驗數學、“玩”好數學。陶行知先生說過:“時時有創(chuàng)造,處處有創(chuàng)造,人人有創(chuàng)造?!薄稊祵W課程標準》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薄稊祵W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玩”數學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體驗、去經歷數學。學生有了興致,就會激發(fā)求知欲,形成積極的“心向”。在教學中,我們應不斷創(chuàng)設與學生心理需要同步的情境,喚起學習熱情。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數學真奇妙!”,從而產生“我也想玩一玩、試一試!”的心理。這樣的教學,除了知識的傳遞,更多了一份情感的交流,一次思維的碰撞,使學生萌發(fā)出一種數學真有趣,我要“玩”好數學的愿望,從而更加樂意去學習數學,在數學世界里自由翱翔。
第三,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學生是不同的個體,來自于不同的生活背景,他們在學習中有著不同的經驗與體會,對同一個問題的解決,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思維習慣及見解,教師要為這些不同提供表達的機會,并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小組合作學習是個很好的形式。一個問題,放在小組中,大家經過討論進行有選擇性的商議,這時,思維活躍的學生可以闡述自己的意見,而對于不愛發(fā)言的孩子,在小范圍內也留給了他表現的空間,在大家的充分參與下,對研究的數學結果進行初步的統一,然后把研究的結果展示給全班同學,這時,學生對知識的思考過程進行再現,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思考問題,更有利于學生理解掌握數學。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體驗是快樂的,是幸福的,而且在小組這種寬松氛圍下大家的參與是積極的,思維是活躍的,不同的人會獲得不同的發(fā)展。
第四,注意學科間的整合。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理性占主導的學科。最優(yōu)化的數學學習不僅要完成本門學科特定的任務,還應巧妙整合完成其他學科的任務。在上面的教學中,筆者把數學與美術整合在了一起,不但讓學生在擺角過程中進一步感知角,而且能設計出一幅幅富有創(chuàng)意的畫面,感知了角,更感受了美,數學能力和美術能力得到了協調發(fā)展。最后筆者讓學生反思學習的過程,總結自己學習后的收獲,這是整合語文學科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訓練。在新課程體系下,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應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利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幫助學生學會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為其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同時實現教師自身的發(fā)展和提高。在數學新課改教學中,以冷靜的、科學的、務實的態(tài)度反思自己的教學,有利于不斷轉變觀念,改進數學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方式。
筆者堅信:新課改,會讓數學課堂充滿激情和活力;新課改,會讓數學教學更精彩;新課改,會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1]李亞杰.新課改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N].光明日報,2007,10,24
[2]鐘亞明.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J].中國成人教育,2006,12
[3]朱峰.讓探究式學習進入初中數學課堂[J].湖北教育(教學版),2006,1
book=115,ebook=796
2010-05-17
龔頻,本科,中教二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