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人民大學農業(yè)與農村發(fā)展學院院長 溫鐵軍
今春部分城市居高不下的菜價讓市民難以接受,到底菜價何時能夠回落?菜價上漲有沒有幕后操縱者?中國蔬菜流通協(xié)會會長戴中久5月13日在新華網在線訪談時揭開了菜價上漲背后的原因。
長期以來,我國的農產品價格一直處于偏低水平,比價是不合理的,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fā)展,特別是居民收入的增長、經濟的發(fā)展,蔬菜價格應當合理上漲。
中國蔬菜流通協(xié)會統(tǒng)計顯示,一季度,全國28個品種的蔬菜平均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了26.98%。1月份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了30.56%。
我國的蔬菜價格今年以來確實一直在高位運行,蔬菜價格上漲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去冬今春以來,我國氣候反常,南方干旱,北方發(fā)生了冰凍災害、雨雪天氣,使得去冬和今春蔬菜長勢受到影響。氣候原因是造成蔬菜產量下降、價格提高的一個因素。第二,需求增加。過去蔬菜屬于副食品,現在很多人為了保持身體健康,用蔬菜替代主食,所以需求量增加了,供需矛盾增加是推動蔬菜價格上漲的主要要素。第三,近期價格上漲跟蔬菜運輸成本也有關系,因為4月份以來,國家?guī)状握{高了汽油價格,很多蔬菜是南方運到北方,運輸成本的增加也是蔬菜價格的原因之一。
但最根本的問題還是長期以來農產品價格偏低,蔬菜價格有一個合理上升的預期。所以多方面因素造成了我國近期蔬菜價格上漲。
正常的蔬菜流通和價格提升,菜農是受益的主要方面,但如果暴漲暴跌或者出現炒作現象,菜農的受益反而不多。
正常的蔬菜流通方式是從產地到批發(fā)市場,從批發(fā)市場到零售商場的三點一線。從產地到大批發(fā),二級批發(fā)到三級批發(fā),三級批發(fā)到零售商,環(huán)節(jié)多一道,價格就加一道,這樣到超市的時候,價格就會很高。為了保障安全的食品能夠順暢地進入到老百姓餐桌,商務部去年推行了農超對接,這樣流通環(huán)節(jié)減少很多,最終價格就會下降。為什么大型超市能夠買到比批發(fā)市場還要便宜的蔬菜呢?原因就在這兒。
不少市民發(fā)現,相比于菜市場的高菜價,大型連鎖超市內的菜價要便宜一些。超市為何能壓低菜價?盡管菜價上漲,受益最多的為什么又不是菜農?
近幾年商務部提出一系列有關農超對接、農批對接的優(yōu)惠政策,包括流通體制的改革措施,就是旨在完善正常的流通環(huán)節(jié),引導正常有序的流通,防止中間環(huán)節(jié)過多的獲取利潤。
最近,“炒蒜團”成網絡熱詞,蒜價兩年內暴漲100倍,蒜價為何暴漲?暴漲的大蒜和蔬菜的整體上漲有沒有聯系?
大蒜去年以來價格飆升。蒜價上漲的原因是2008年大蒜播種面積減少,造成供需矛盾增加。所以2009年大蒜價格出現了急劇上升,一個是產量減產,供需矛盾突出,再一個是去年甲型流感盛行,人們說大蒜能治病,許多不吃蒜的人都吃蒜了,這樣需求進一步增加,這種反差造成大蒜價格上漲比較大。
不過,今年以來大蒜價格繼續(xù)上漲的原因,除一些供需矛盾之外,還有炒作的現象。因為看到大蒜的利益空間比較大,有些流動資金介入,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河南省杞縣是我國大蒜主產地之一,目前大蒜種植面積達40萬畝,產量約60萬噸。專業(yè)從事大蒜經營的經紀人竟然超過8000人。
近期我剛到杞縣參加“大蒜節(jié)”,現在有的地方大蒜還沒有收獲,但是一些經營者已經把當地種的蒜買斷了,錢已經付給了蒜農,然后就層層加價倒賣大蒜,這是一種不正常的價格競爭。
這種不正常的價格競爭造成大蒜價格上漲,就不是合理的蔬菜價格上漲。作為政府也好,作為經營者也好,應該采取一些措施。
進入6月,菜價應該會比前期要下降。我們國家蔬菜是北方采取大棚種植,南方則是陸地生長,5月份正好是落地菜和大棚菜交接,所以三四月份是淡季,價格偏高。進入5月份,北方轉暖,供應量增加,供需矛盾有所緩解,在這種情況下,近期菜價會逐日回落。
據商務部監(jiān)測,5月3日至9日,全國36個大中城市重點監(jiān)測的食用農產品市場價格比前一周下降0.6%,生產資料市場價格比前一周上漲0.2%。
蔬菜價格止?jié)q回落。18種蔬菜平均批發(fā)價格下降4.7%。氣溫回升,葉類蔬菜生長旺盛,市場供應充足,價格降幅較大。其中,油菜、圓白菜降幅均在一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