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組包括腹痛、腹脹、排便習慣改變、大便形狀異常、黏液便等表現(xiàn)的臨床綜合征,是最常見的一種功能性腸道疾病。近日,荷蘭學者Bi jkerk CJ等進行了一項研究,在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的膳食中添加可溶性纖維(歐車前)或不可溶性纖維(麥麩)以觀察其對腸易激綜合征的影響。方法:將入選的275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年齡18~65歲)隨機分為3組:可溶性纖維組(P組)、不可溶性纖維組(B組)及安慰劑組(C組),進行為期12周的治療,分別在膳食中添加10 g歐車前(P組,n=85),10 g麥麩(B組,n=97)或10 g大米粉安慰劑(C組,n=93)。
實驗觀察第1步以患者一個月中至少有兩周癥狀緩解為有效,分析治療1個月、2個月、3個月后的短期和持續(xù)治療效果。第2步療效觀察指標包括患者腸易激綜合征嚴重程度評分、腹痛嚴重程度評分和腸易激綜合征生活質量分級。結果發(fā)現(xiàn),在治療的第1個月末,P組有效率(57%)明顯高于C組(35%),OR值1.61,95%CI 1.13~2.26;第2個月末,P組(59%) 有效率高于C組(45%),OR值1.44,95%CI 1.02~2.06;B組有效率僅在第3個月末較C組高(57%vs 32%,OR值1.70,95%CI 1.12~2.57),但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總觀3個月的治療,P組患者癥狀緩解率高達90%,C組癥狀緩解率為49%,2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3);B組患者癥狀緩解率(58%)較C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61)。生活質量分級3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該實驗54例(64%)P組患者、54例(56%)B組患者及56例(60%)C組患者最終完成了3個月的療程,B組有較多的患者因出現(xiàn)癥狀加重而在早期退出試驗。結論:在腸易激綜合征的一般治療中,在膳食中添加可溶性纖維(歐車前)可使癥狀得到有效緩解,使患者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