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賈元春形象的多重內(nèi)涵

      2010-03-22 15:08:55
      天府新論 2010年6期
      關(guān)鍵詞:大觀園寶玉紅樓夢

      張 志

      論賈元春形象的多重內(nèi)涵

      張 志

      賈元春既是一位具有“宮怨”之悲的政治聯(lián)姻的受害者,又是開放大觀園力求“情感補償”的戀愛婚姻的支持者,還是勸誡家人“榮華易盡,須要退步抽身”的家族命運的憂慮者。賈元春雖然貴為嬪妃,但還是沒有獲得自由和幸福,甚至連自己的生命也無法保全,她也是作者所同情的悲劇性形象。

      賈元春;政治聯(lián)姻;宮怨;戀愛婚姻;大觀園;家族命運

      賈元春是《紅樓夢》中非常重要的人物形象,在小說中作者對她的描寫雖著墨不多,但卻至為重要:她的悲劇性的一生不僅揭露了帝王的腐朽、荒淫以及政治的、家族的、無愛婚姻給她所帶來的痛苦,而且還通過賈元春其人推進了小說情節(jié)的發(fā)展,左右著書中其他主要人物的人生走向,甚至還影響著家族的命運,她的形象內(nèi)涵是多重的。本文擬在前賢研究的基礎(chǔ)上就元春的形象內(nèi)涵作一些分析,以期對元春其人有更為深入的認識。

      一、政治聯(lián)姻的受害者

      賈元春是賈政的長女,寶玉的姐姐, “生在大年初一”〔1〕,故名元春?!耙蛸t孝才德,選入宮中作女史去了”。后又“晉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賈元春最終獲得了對當(dāng)時的女子來說的人生中的最高地位和殊榮。按理,這應(yīng)是賈元春一生中的“一件大喜事”,也是賈府“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盛世繁華富貴的絕好體現(xiàn)。可以說,賈元春所擁有的身份和地位那是當(dāng)時許多女子求之而不可得的人生的最佳出路和歸宿。早期評點家陳其泰在《桐花鳳閣紅樓夢》中說道: “世俗之見,……以元春為幸福。”〔2〕洪秋蕃在《紅樓夢抉隱》中也說:“元春得春氣之先,占盡春光,故有椒房之貴?!薄?〕都是從這個角度來說的。但是,這潑天的富貴在賈元春眼里卻并非如此。成為宮妃,這場婚姻帶給賈元春的不是幸福,不是快樂,而是無窮無盡的痛苦和眼淚。小說第十七至十八回寫到了元春 “歸省”,在這表面的風(fēng)光中,作者其實已將賈元春內(nèi)心的痛苦凄涼全然表現(xiàn)了出來:

      賈妃滿眼垂淚,方彼此上前廝見,一手攙賈母、一手攙王夫人,三個人滿心里皆有許多話,只是俱說不出,只管嗚咽對泣。邢夫人、李紈、王熙鳳、迎、探、惜三姊妹等,俱在旁圍繞,垂淚無言。半日,賈妃方忍悲強笑,安慰賈母、王夫人道:“當(dāng)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兒們一會,不說說笑笑,反倒哭起來。一會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來!”說到這句,不禁又哽咽起來。邢夫人等忙上來解勸。賈母等讓賈妃歸座,又逐次一一見過,又不免哭泣一番。

      請看,這本來是賈妃與家人難得的相見機會,但元春還沒來得及與家人“敘些離別情景,及家務(wù)私情”的時候,她們卻早已“滿眼垂淚”、“哽咽起來”、哭聲一片了。這只能是親人長久不見時的反應(yīng)。為了安慰賈母、王夫人,元春是“忍悲強笑”,可還是“笑”不出來,之后“又哽咽起來”,“又不免哭泣一番”。在這里,脂批有三條批語值得玩味。在“只管嗚咽對泣”處,己卯本脂批:“石頭記得力擅長,全是此等地方?!薄?〕在 “不禁又哽咽起來”處,己卯本又有批語:“追魂攝魄。石頭記傳神摸 (摹)影,全在此等地方,他書中不得有此見識?!薄?〕在 “邢夫人等忙上來解勸”處,己卯本又有批語:“說完不可,不先說不可,說之不痛不可,最難說者是此時賈妃口中之語。只如此一說萬千貼萬妥,一字不可更改,一字不可增減,入情入神之至。”〔6〕幾處批語都在點醒人們注意元春之語的重要性,并對作者的寫法給予肯定。元春飽含的婚姻痛苦之語正是“追魂攝魄”讓人深思的地方。這種場景又何嘗不也是一種籠罩賈府的 “悲涼之霧”〔7〕的景象呢?劉上生先生曾注意到 “元春省親”一回中“淚意象復(fù)現(xiàn)達 9次之多”〔8〕的細節(jié)描寫現(xiàn)象,這充分表明元春的這種政治的、家族的、不自主亦不自由的婚姻,“在這位圣眷隆重的貴妃心中,卻充滿了 ‘不得見人’的被壓抑的情感痛苦”?!?〕所以,劉宏彬先生說得好:“省親本是件喜事,但一家人相見,卻‘只管嗚咽對泣’,這不能看成‘喜極生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感傷。元春的淚水中含有不得告人的辛酸!”〔10〕胡文彬先生也說:“元春的哭是一種說不出的痛?!薄?1〕這種痛和辛酸似即與她的政治聯(lián)姻密切相關(guān)。元春“她一輩子被寂寞和恐懼交替地折磨著”〔12〕,此時,止不住的淚水就是她心中充滿著痛苦和凄涼的形象說明。

      在見過賈政之后,賈元春又“含淚”再次表達了她對自己婚姻的不滿:

      田舍之家,雖齏鹽布帛,終能聚天倫之樂;今雖富貴已極,骨肉各方,然終無意趣!

      此話所表達出的不就是對自己婚姻的不滿之情嗎?在元春看來,“雖富貴已極”但不能“聚天倫之樂”的婚姻是“終無意趣”的婚姻,“富貴”不是幸?;橐龅囊x,“人生的意趣并不在于富貴,倒在于相親相愛,心心相印,而皇帝大都是寡恩無情的動物”,〔13〕這樣,元春婚姻的不幸福,也就是必然的事情了。元春長期生活的、無“樂”無“趣”的深宮,不能給她帶來幸福和快樂,因為她的這種政治的婚姻實際上也就是一種無愛的婚姻。我們從賈元春的淚水和言語中所感受到的是她“難以掩飾”的“內(nèi)心深處的幽閉怨曠之苦”!〔14〕賈元春是一位有著“宮怨”之苦的悲劇性人物,她是封建政治婚姻的受害者和犧牲品。這種政治的、不自主亦不自由的婚姻其實也即是另一種形式的包辦婚姻。賈元春渴望“天倫之樂”也就是渴望獲得家人親友間的溫情和關(guān)愛,但身為貴妃的她卻得不到這些,這是何等的悲哀啊!

      賈元春既無父女、母女之愛,也無姊妹之愛,孤獨寂寞地生活在禁宮之中。不僅如此,我們甚至還從她表露“內(nèi)心深處的幽閉怨曠之苦”的話中讀出了她也無夫妻之愛的內(nèi)容。張錦池先生說:“元春的貴妃身份使她在骨肉至親面前也只能如此‘怨而不怒,哀而不傷’;實際上她內(nèi)心的凄苦要遠比說出來的多得多?!薄?5〕因此,她不會、也不可能當(dāng)著父母親友的面,直接、正面地說出自己婚姻生活的不自由、不幸福,沒有真正的平等互愛的夫妻之愛,過著幽閉禁宮、長夜獨居的凄苦生活的話來。限于她的身份和處境,元春只能把她的不幸生活籠統(tǒng)地說成是無 “樂”無“趣”的生活,把禁宮說成是 “那不得見人的去處”。所以,我們贊同曹立波先生的說法:“元春的情,集中體現(xiàn)為‘宮怨’二字?!薄?6〕從某種角度來說,元春的 “怨而不怒,哀而不傷”的話又何嘗不是她的“賢德”品質(zhì)的一種表現(xiàn)呢?賈元春婚姻不幸應(yīng)是不爭的事實。再說,皇帝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后宮佳麗三千,美女如云,嬪妃們想萬千寵愛在一身,機會實在太少。賈元春似沒有這樣的好運氣,在后宮中也“得春氣之先,占盡春光”,這從書中寫到的周貴人、吳貴妃家也在忙著“修蓋省親別院”的情節(jié)中可以看出。當(dāng)然,這也能從第五回元春的圖畫及判詞的暗示中得到印證:

      只見畫著一張弓,弓上掛著香櫞。也有一首歌詞云:

      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

      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

      畫面中的 “弓”諧音 “宮”,寓指詞中的 “宮闈”;“香櫞”中的 “櫞”諧音 “元”,意指元春,隱喻詞中的“初春”;同時,“櫞”也諧音“怨”,“弓”“櫞”意象的連讀,諧音即是“宮怨”。這形象地說明,賈元春在后宮中并沒有“占盡春光”,她是有著“宮怨”情感的不幸女子。曹立波先生有一中肯的評論:“‘弓’和‘櫞’的深層意蘊也可以理解為‘宮怨’,以表達宮中元春的宮怨之情。”〔17〕“宮怨”的核心內(nèi)涵是什么?我們以為就是幽閉深宮得不到皇帝的寵幸,或?qū)櫺也荒荛L久。古代反映這類情感內(nèi)容的詩詞很多,似可作為佐證。例如唐代李益的《宮怨》:“露濕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陽。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詩以漫漫長夜似海水流不盡、滴不完的夸張手法寫出了宮女的失寵之怨、獨居之苦。又如白居易的名詩《上陽白發(fā)人》:“上陽人,紅顏暗老白發(fā)新。綠衣監(jiān)使守宮門,一閉上陽多少春。玄宗末歲初選入,入時十六今六十。同時采擇百余人,零落年深殘此身?!柿顫撆渖详枌m,一生遂向空房宿。宿空房,秋夜長,夜長無寐天不明?!痹姲咽櫾古谋瘧K生活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了。該詩作者有自注云:“愍怨曠也?!背赡隉o夫之女為怨女,“選入”宮中,本應(yīng)是幸福之事,但其實卻并非如此?!斑x入”宮中成為宮女,實則意味著成了“無夫之女”,也就是“怨女”。白居易此詩對帝王慘無人道的專制制度的批判是很深刻的。白居易還有《后宮詞》一詩:“淚濕羅中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睂懙囊彩鞘?怨女們甚至在夢中一見皇帝也難,其凄苦何其深矣!又,張祜《宮詞二首 (其一)》亦云:“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河滿子》,雙淚落君前。”詩把宮女遠離故鄉(xiāng)、幽閉深宮的悲慘遭遇以及“對被奪去了幸福和自由的抗議”〔18〕的情感濃縮在了二十字之中,令人感慨。李商隱也有《宮辭》詩云:“君恩如水向東流,得寵憂移失寵愁。莫向樽前奏《花落》,涼風(fēng)只在殿西頭?!本魅缢?一去不返,宮女的失寵命運也就是必然的了。司馬札還有《宮怨》詩云:“柳色參差掩畫樓,曉鶯啼送滿宮愁。年年花落無人見,空逐春泉出御溝?!蓖瑯訉懗隽藢m女的幽閉之苦、遲暮之愁。宮女們的婚姻生活哪里還有正常的夫妻恩愛呢?所以,賈元春也應(yīng)如這些詩詞中所描寫到的宮女們那樣,過著“得寵憂移失寵愁”、“紅顏未老恩先斷”、“零落年深殘此身”、“一生遂向空房宿”的“怨女”生活。這正如周思源先生所說的那樣,“元春泣訴”“并通過幾位貴妃、貴人也修省親別墅暗示人們,元春外無法享天倫之樂,內(nèi)不能得到皇帝完整的性愛”?!?9〕胡文彬先生也說:“榮華富貴買不來歡樂,買不到真實的感情?!薄?0〕賈元春對自己婚姻的不滿其核心的內(nèi)容似即為如此,只是因其內(nèi)容的私密性,元春不便在父母姊妹面前表露而已。不能“骨肉相聚”倒還在其次。

      在省親時,賈元春所點劇目之一的《乞巧》一折,也暗示出了她具有渴望獲得寵幸的“宮怨”之情。《乞巧》為清代洪升的演李楊悲劇之《長生殿》傳奇中的一出。在七月七日“七巧”之夜,楊妃 “乞賜盟約”,希冀獲得皇帝“長遠”的“恩情”。一個 “賜”字就把楊妃在婚姻中的被動身份寫盡矣:她不能主宰自己的婚姻,本應(yīng)獲得的夫妻之愛只能乞求皇帝的恩賜,其幸福不易獲得、或不能長久,可以想見。賈元春的宮中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她的幸福完全依賴皇帝的“賜”予,她只是皇帝眾多嬪妃中的一人而已,不能專享其寵,獨居幽閉的日子居多,也可以遙想得知。書中不是提到過周貴人、吳貴妃家已“修蓋省親別院”的事嗎?這就已經(jīng)透露出了此種信息,元春想獲得楊妃那樣的專寵是不可能的,這只能是元春的美好愿望罷了。即便元春能獲得寵幸,那也是一時之寵,不能長久。總之,從元春點演《乞巧》來看,她心中乞求恩寵的隱秘情感已情不自禁地流露了出來。正如丁淦先生所說:“這折戲的要旨,可以概括為一句:‘卻笑他人世情緣頃刻間’(劇中重復(fù)了兩次!)。而小說家曹雪芹,看來正是相中了這折戲的這個精義,拿它來暗示元妃今日雖蒙皇上寵眷,晉妃省親,但日久終究‘寵難憑’,‘頃刻間’便‘恩移愛更’、‘劫難將至’、失寵慘死的結(jié)局?!薄?1〕所以,己卯本于《乞巧》處批曰:“長生殿中伏元妃之死?!薄?2〕點出了書中寓意。

      事實上,賈元春具有不滿自己婚姻生活的“宮怨”之情,這還可以從書中她一生無子的情節(jié)設(shè)計中得到印證。元春的判詞里有 “二十年來辨是非”一句,說明她 “選入”宮中生活的時間長達二十年之久,可是書中絲毫沒有她得子生女的敘述,看來元春無子。我們推測,元春大多數(shù)的時間是長夜獨居、只影相伴,幾乎就沒有得子生女的機會,這從反面證明元春專寵之不可能;再從元春作詩謎中的最后一句“回首相看已化灰”來看,她似乎身后什么也沒有留下,只留下一些灰煙隨風(fēng)而去罷了。這強烈暗示出元春婚姻的不幸,孤獨慘死。續(xù)書的描寫在這一點上頗具原作要義,在第九十五回寫道:“但元妃并無所出,惟謚曰‘賢淑貴妃’?!贝苏Z頗為深刻,元春除了虛名空號,身后還有什么?這不是非常形象地揭示出了元春的“宮怨”之悲嗎?

      特別值得玩味的還有賈元春獲賜的“尚書”封號,它再次暗示出元春具有“宮怨”之悲。尚書,官名,三國時魏國曾設(shè)女尚書之職,清代并無此例。既如此,小說用它似也就隱含了特別的寓意。聯(lián)系白居易在《上陽白發(fā)人》中“今日宮中年最老,大家遙賜尚書號”的詩句來看,元春獲賜“尚書”封號,還是因為年老之故,隱喻元春年老色衰之時,才獲得了“尚書”虛名,算是對青春、幸福的補償。這恰如張錦池先生所說的:“皇帝給‘紅顏暗老’的宮女們賜號‘尚書’,實際上是用空名欺騙以示安慰?!薄?3〕所以,“實質(zhì)上,元春的‘晉封為鳳藻宮尚書’,也并不是個美妙的‘晉封’?!薄?4〕相反,倒恰恰是元春有 “宮怨”之悲的暗示。因此,我們同意曹立波先生的說法:“這個‘尚書’之封,似乎隱含著因年老色衰而遭冷遇的意味?!薄?5〕賈元春“遭冷遇”的“怨女”命運應(yīng)是必然的。賈元春何時具有了“宮怨”之悲?合乎邏輯的推論應(yīng)是 “選入”宮中之時就開始了,在宮中的二十年中 ,她在大部分時間里身份應(yīng)是“女史”,“晉封”尚書、“加封”賢德妃應(yīng)是在“入宮多年”年老色衰之時。而此時,離她 “芳魂消耗”命入黃泉已不遠矣。在預(yù)示元春命運的《恨無常》曲中,不是就有“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的句子予以點示嗎?因此,長期的幽閉生活使賈元春充滿著 “宮怨”之情也就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了。正是因為有滿腔的不便說出的怨情,所以元春省親時才會把不滿的矛頭指向了造成自己悲劇婚姻的皇帝和家長。元春 “宮怨”之深令人同情。

      還值得玩味的是與元春情同母子的愛弟賈寶玉對元春“晉封”之事的特異反應(yīng),它再次充分表明元春的受封并不是什么美妙的事情。據(jù)書中的描寫,與元春晉封事同時,秦鐘因受父笞杖,“添了許多癥候”,寶玉便“心中悵然如有所失。雖聞得元春晉封之事,亦未解得愁悶。賈母等如何謝恩,如何回家,親朋如何來慶賀,寧榮兩處近日如何熱鬧,眾人如何得意,獨他一個皆視有如無,毫不曾介意。因此眾人嘲他越發(fā)呆了?!北砻婵磥?寶玉“發(fā)呆”“愁悶”是因秦鐘被打之事,似與元春晉封事無關(guān),其實這是表象。實質(zhì)上,這正是作者對寶玉并不看好元春受封的含蓄描寫,寶玉之呆、之愁、之悶,正是他為姐姐元春 “遭冷遇”的不幸命運而無比悲痛的特異反應(yīng),秦鐘受笞生病不過是寶玉“毫不曾介意”“元春晉封之事”的幌子而已!寶玉興許正是看透了姐姐內(nèi)心的悲怨之苦,才會有異于眾人的表現(xiàn),痛苦無比,高興不起來。

      總之,賈元春是政治婚姻的受害者,她既無自由又無幸福,幽閉禁宮,骨肉各方。元春晉封“尚書”稱號正好透露出了她長期“遭冷遇”的怨女處境,她對這種婚姻是相當(dāng)不滿的。

      二、戀愛婚姻的支持者

      賈元春既然不滿這種幽閉深宮的婚姻生活,則必然向往、渴望自由、幸福的婚姻。其實,“元春的婚姻實際上就是一種父母包辦的、無愛情基礎(chǔ)的、‘終無意趣’的、政治家族聯(lián)姻”,〔26〕因此,“內(nèi)心深處充滿了對人間溫暖的渴望”〔27〕的元春,她所向往的必然也就是有愛情基礎(chǔ)的、自由的戀愛的婚姻。元春對戀愛婚姻的向往,突出表現(xiàn)在開放大觀園這件事上。小說第二十三回,賈元春因不想讓賈政“敬謹封鎖”大觀園,也為了“不使佳人落魄,花柳無顏”,決定讓 “家中現(xiàn)有幾個能詩會賦的姊妹”及寶玉“進去居住”,于是,“遂命太監(jiān)夏守忠到榮國府來下一道諭,命寶釵等只管在園中居住,不可禁約封錮,命寶玉仍隨進去讀書?!贝撕?大觀園就成了女兒們自由、幸福生活的樂園,寶玉與黛玉在大觀園中便敷演出了一段“離合悲歡,興衰際遇”的故事來,這就是寶黛釵的戀愛故事。開放大觀園,無疑為寶黛釵提供了一處理想的戀愛環(huán)境。不管是元春出于有意還是無意,實際結(jié)果就是這樣。宋淇先生以為:“大觀園一定要有元春這樣一個皇妃,家中有很多能詩的姊妹,再加上元春和寶玉之間的特別深刻的姊弟之情,才會產(chǎn)生。”〔28〕這道出了此后大觀園若干故事發(fā)生的合理性。如果沒有這些特別的原因,寶黛釵的戀愛故事也就不可能產(chǎn)生。這也證明了元春的重要性來,元春開放大觀園的舉動在某種程度上說正好起到了保護寶玉及眾女兒們幸福、自由的作用,“大觀園在這一意義上說來,可以說是保護女兒們的堡壘”。〔29〕余英時先生也認為:“在某種意義上,元春可以說是理想世界的創(chuàng)造者?!薄?0〕進而余英時先生還說:“大觀園是《紅樓夢》中的理想世界,自然也是作者苦心經(jīng)營的虛構(gòu)世界。在書中主角賈寶玉的心中,它更可以說是唯一有意義的世界?!薄?1〕我們推測,余先生之所以說大觀園是賈寶玉心中“唯一有意義的世界”,極有可能是針對寶玉的戀愛事實而說的,因為在寶玉的心中,“唯一有意義的”事情正是他與黛玉的戀愛生活,讀書結(jié)社寫詩這些事還在其次。正如庚辰本第十二回回末總評所說:“后大觀園方是寶玉寶釵黛玉等正緊文字,前皆系陪襯之文也?!薄?2〕寶黛釵的戀愛故事恰是大觀園的“正緊文字”。寶黛釵的戀愛故事在大觀園中徐徐拉開了大幕。

      對寶玉來說,能進入大觀園至為重要,大觀園就是他談戀愛的理想環(huán)境,也可以說是元春特意為他創(chuàng)造的一個典型環(huán)境?!坝谑?寶黛釵的愛情婚姻才有了潛滋暗長的環(huán)境”。〔33〕這從寶玉進入園中以后的反應(yīng)中就可看出它的重要性來:

      且說寶玉自進花園以來,心滿意足,再無別項可生貪求之心?!瓱o所不至,倒也十分快樂。

      寶玉“心滿意足”,過著“十分快樂”的生活。這種生活是在元春的庇護下才有的。元春的這種庇護就是想讓寶玉及眾女兒自由、幸福的生活,其中很難說沒有更深的用意在。劉上生先生說得好:“省親之后,她命釵黛諸姊妹及寶玉入園居住,以免使‘佳人落魄,花柳無顏’,實際上,是希望實現(xiàn)一種情感補償,讓姊妹們能享受自己無法獲得的愛 (親情)和自由?!薄?4〕在這“愛 (親情)和自由”里,我們以為自由的愛情 (由于時代的原因,有時愛情和親情重疊了)也是重要的內(nèi)容。寶黛戀愛的特點是從親情中發(fā)展而來的:先是親情,后為愛情。這個發(fā)展的過程正好是在大觀園中,寶玉享受到的情感正是元春所希望得到的情感,也是元春一生所缺失的情感,她“宮怨”的核心內(nèi)容也恰是如此。雖然此時還不能說元春在寶黛釵的戀愛中就有明確的支持對象,但在客觀事實上,她卻起到了促進、支持、保護寶黛自由戀愛的作用。所以,從結(jié)果上來看,不管是自覺還是不自覺、有意還是無意,賈元春無疑是充當(dāng)了寶黛自由戀愛的支持者的角色。因為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大觀園就是寶玉自由戀愛的樂園。這可以在第三十四襲人向王夫人說的一席話中從反面得到佐證:

      襲人道:“我也沒什么別的說。我只想著討太太一個示下,怎么變個法兒,以后竟還教二爺搬出園外來住就好了?!蓖醴蛉寺犃?吃一大驚,忙拉了襲人的手問道:“寶玉難道和誰作怪了不成?”襲人連忙回道:“太太別多心,并沒有這話。這不過是我的小見識。如今二爺也大了,里頭姑娘們也大了,況且林姑娘寶姑娘又是兩姨姑表姊妹,雖說是姊妹們,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處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懸心,便是外人看著也不象?!皇穷A(yù)先不防著,斷然不好?!渍Z又說‘君子防不然’,不如這會子防避的為是?!?/p>

      從襲人的話中,可看出寶黛釵在大觀園中獲得了在別的地方不可能獲得的無比可貴的自由戀愛的場所和條件,襲人所擔(dān)心和反對的正是寶黛所渴望擁有的。這難道不是從反面證實了大觀園即是寶黛自由戀愛的樂園嗎?不是又從反面證實了元春的賜諭開放大觀園從客觀實際上說起到了促進、保護寶黛自由戀愛的作用嗎?襲人都能想到的問題,難道元春會想不到嗎?從王夫人的“我何曾又不想到這里,只是這幾次有事就忘了”的話看,王夫人是想到了這些問題的,同理,作為與寶玉有母子般情誼的元春當(dāng)然也會想到有可能發(fā)生這種情況的,但元春的作法卻非常明確:“命寶玉仍隨進去讀書”!不是讓寶玉“搬出園外來住”,和姊妹們分開,態(tài)度是非常的堅決。這難道還不能證明元春是自由戀愛的支持者嗎?元春想要獲得的“情感補償”正是如此。元春的良苦用心,王夫人這位親手造成了元春一生悲劇的所謂母親豈能體味得出,她哪有元春似的凄苦和不幸!

      為何賈元春在賜諭中又單獨提到“命寶釵等只管在園中居住”呢?或曰,元春似乎對寶釵情有獨鐘?其實不然。寶釵是賈府的姨表親戚,薛家是以寶釵“以備選為公主郡主入學(xué)陪侍,充為才人贊善之職”之名進京投到賈府住在梨香院的,她是賈府的親戚,是親戚就應(yīng)以禮相待,所以元春特別點明“命寶釵等只管在園中居住”,不至于冷落了親戚。元春此舉亦正如她在第二十八回端午節(jié)賜禮時獨將寶釵的禮物多出眾姊妹一樣 (但與寶玉相同),都是一種尊重長輩和親戚的行為。而黛玉呢,身份卻有所不同。她不僅有賈家的血統(tǒng),而且自幼生活在賈府,賈府待她也如同家人,除把她和寶玉一同安置在碧紗廚里外,而且賈母還“將自己身邊的一個二等丫頭,名喚鸚哥者與了黛玉。外亦如迎春等例,每人除自幼乳母外,另有四個教引嬤嬤,除貼身掌管釵訓(xùn)盥沐兩個丫鬟外,另有五六個灑掃房屋來往使役的小丫鬟”。完全把黛玉當(dāng)成了賈府自家姊妹。因此,元春命姊妹們進大觀園居住,就沒有必要單獨點出黛玉來,黛玉進園是應(yīng)有之議,點出反倒生疏。這無疑表明,在元春的心中寶釵與 “家中現(xiàn)有”的姊妹是有別的,非 “家中”之人也。元春的這種安排正是她出于禮貌而細心周到的地方,似與獨鐘寶釵無關(guān)。

      退一步說,元春命寶釵也入園與“家中”姊妹一道居住別有寓意,如像有的學(xué)者所說的那樣她在寶玉的婚姻中屬意于寶釵,即便如此,那也是希望他們在大觀園中、在讀書結(jié)社寫詩填詞中發(fā)展情感,建立友誼,享受溫情關(guān)愛,甚至發(fā)展到愛情,從而自己也從中得到某種 “情感補償”——其實,這也就是一種對自由戀愛的支持。因此,從元春自身的感受和獨特的舉動來說,她不是一位包辦婚姻的始作俑者。即便她真的屬意寶釵,也不會左右寶玉的選擇,寶玉最終選擇誰,元春是無法決定的,她甚至根本就不想包辦決定!如果元春插手寶玉的婚姻,干涉著寶玉的自由和幸福,這豈不是有違她的初衷和愿望嗎?不是有違她的性格發(fā)展的邏輯嗎?她開放大觀園不就是想獲得“情感補償”嗎?周思源先生說:“元春將大觀園賜予眾弟妹享用,正體現(xiàn)了作者‘受享’為上、蔑視禮法的進步思想,為元春形象又添上了濃重的一筆。”〔35〕我們以為,將元春“情感補償”的言行提高到了“蔑視禮法的進步思想”的高度當(dāng)不是無根之論,正好觸及到了元春開放大觀園之舉的關(guān)鍵內(nèi)涵。賈元春既是“詩意人生的倡導(dǎo)者”,〔36〕更應(yīng)是自由戀愛婚姻生活的贊成者。

      那么,賈元春對寶玉婚姻的態(tài)度是什么呢?因關(guān)乎本文論述,不可不論。我們的基本觀點是,聯(lián)系到元春不滿自己的政治的、家族的、包辦的無愛婚姻的事實,元春就是為了讓愛弟寶玉過上自由、幸福的生活這一最普通的理由,似也不會擇釵棄黛、去親手毀了寶玉的幸福?!?7〕持元春“擇釵棄黛”論者的重要證據(jù),即是端午節(jié)賜禮時寶釵與寶玉的禮物一樣。其實這根本不是元春屬意寶釵的暗示,它不過是元春一種出于禮貌的考慮,〔38〕與寶玉的婚姻無關(guān)。而且,這還能從寶釵后來的心理活動中得到證明。請看第二十八回的一段文字:

      薛寶釵因往日母親對王夫人等曾提過“金鎖是個和尚給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結(jié)為婚姻”等語,所以總遠著寶玉。昨兒見元春所賜的東西,獨他與寶玉一樣,心里越發(fā)沒意思起來。幸虧寶玉被一個林黛玉纏綿住了,心心念念只記掛著林黛玉,并不理論這事。

      寶釵興許也體味出了元春此舉并無特別的寓意,也就是一種出于禮貌的考慮,所以才“心里越發(fā)沒意思起來”,對和尚之說并不在意,“不理論這事”。“幸虧”二字就是證明 (順便說一句,如果將寶釵“心里越發(fā)沒意思起來”理解為寶釵“有意思”的話,那么,寶釵就不會暗自感到慶幸了)。

      三、家族命運的憂慮者

      賈元春還是家族命運的憂慮者,不是賈府“由盛轉(zhuǎn)衰的肇事者”〔39〕。元春“崇節(jié)尚儉,天性惡繁悅樸”,更何況還有長達二十年之久的“辨是非”的宮中凄苦生活經(jīng)歷,因此,她在省親之時,“在轎內(nèi)看此園內(nèi)外如此豪華”便“默默嘆息奢華過費”了,對家里的做法已有擔(dān)憂。后來又在“寶玉導(dǎo)引”游幸大觀園時勸誡家人道:“以后不可太奢,此皆過分之極?!痹阂褟难矍帮L(fēng)光中思慮起由此給家族未來所帶來的影響了。在請架回鑾之時,元春又“再四叮嚀”賈母、王夫人道:“……倘明歲天恩仍許歸省,萬不可如此奢華靡費了!”殷殷之情溢于言表。在短短的省親過程中,元春已有三次賈府太過“奢華”之嘆,其憂慮不可謂不深、不真矣。憑著元春二十年來“宮怨”生活的經(jīng)驗,她應(yīng)是擔(dān)心賈府“樂極悲生”的事發(fā)生,從而應(yīng)了秦可卿托夢鳳姐所說的“登高必跌重”、“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的俗語,致使家族“樹倒猢猻散”。元春的這種思慮既是她的性格使然,又是她宮中二十年的生活經(jīng)歷使然,正如劉宏彬先生所說:“后妃及其家屬,尚在‘榮華富貴’之際,就內(nèi)含著對險惡前途的擔(dān)憂?!薄?0〕元春的 “三嘆”正是如此。

      元春的這種憂慮在她回宮后作的燈謎詩中又有了進一步的體現(xiàn):

      能使妖魔膽盡摧,身如束帛氣如雷。

      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此詩既是對自己婚姻不幸、生命短暫的深重悲哀,也是對家族“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的悲劇命運的憂慮。在榮華之時,元春提醒家人眼前的榮華即如謎底“爆竹”一般,不過是瞬息的熱鬧罷了,最終免不了是個“化灰”的結(jié)局。邸瑞平先生說:“也許瞬息繁華、轉(zhuǎn)眼即逝這一歷史規(guī)律,她心中是深知的,正因為頭腦清醒、政治敏感,因此元春的悲哀也就更為深重了。”〔41〕于此,賈政就從中感到了不祥:“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響而散之物?!衲松显压?jié),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為戲耶?”便愈思愈悶,“大有悲戚之狀”,“只垂頭沉思”。這恰好從反面證實了元春的悲哀是多么的深重。

      元春對家族命運的擔(dān)憂其實作者早在第五回的曲子《恨無?!分幸延辛私沂尽!逗逕o常》的曲名就“有生死無常和榮辱無定的雙重含意”,〔42〕曲中 “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的呼喊,即是元春憂慮家族命運的生動體現(xiàn),是她以犧牲自由、幸福、生命為代價換來的人生經(jīng)驗。此處脂批即云:“悲險之至?!薄?3〕這也正如蔡義江先生所說:“這豈不是明明白白地要親人以她自己的含恨而死作為前車之鑒,趕快從官場脫身,避開即將臨頭的災(zāi)禍嗎?”〔44〕是的,元春的憂慮是深重的,也只有像她這樣的人才會有如此的哀傷和憂慮。

      元春回宮之后,可以推測,她對家族的憂慮是不會停止的。續(xù)書作者正是很好地把握了元春憂慮家族命運的性格特點,也才會在第八十六回有了元春托夢賈母的情節(jié)描寫。在賈母夢中,元春還在勸賈母“榮華易盡,須要退步抽身”!這次勸說已距元春死去不遠,可以說,她對家族命運的憂慮已是殫精竭慮了。

      元春對家族命運的擔(dān)憂,后來不幸得到了應(yīng)驗。元春死后,賈府也就衰敗了下去,昔日的繁華猶如化作灰煙的爆竹一樣,不復(fù)存在了。

      其實,在元春所處的那個社會,她連自己的自由幸福乃至生命都無法把握,她的憂慮只能是徒勞的,她的勸說也是無濟于事的,不能改變家族的歷史命運。元春及其家族的命運早已同皇帝掛上了鉤,悲劇性的結(jié)局是注定了的、無法改變。正如丁淦先生所說:“她的死因,無論是主觀的、客觀的,歸根到底都是‘朕躬禁錮’——‘圣上’造成的!”〔45〕一語中的。元春無法左右皇帝的意志,其悲劇性也就是必然的了。明清時代的思想家黃宗羲曾痛斥封建社會“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樂,視為當(dāng)然”的君主專制制度,曹雪芹所塑造的賈元春形象即是對這種專制制度的形象揭露,賈元春的悲劇就是時代的悲劇。

      綜上所述,賈元春既是一位具有“宮怨”之悲的政治聯(lián)姻的受害者,又是開放大觀園力求“情感補償”的戀愛婚姻的支持者,還是勸誡家人“榮華易盡,須要退步抽身”的家族命運的憂慮者。賈元春雖然貴為嬪妃,但還是沒有獲得自由和幸福,甚至連自己的生命也無法保全,她也是作者所同情的悲劇性形象。

      〔1〕曹雪芹.紅樓夢 〔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2.33(下引此書不再注).

      〔2〕劉烈茂.中國分體文學(xué)史·小說卷 〔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333.

      〔3〕洪秋蕃.紅樓夢抉隱 〔A〕.紅樓夢卷 〔C〕.中華書局,1963.240.

      〔4〕〔5〕〔6〕〔22〕〔32〕〔43〕陳慶浩.新編石頭記脂硯齋評語輯校 (增訂本)〔Z〕.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87.321, 332,332,331,229,126.

      〔7〕魯迅全集:第 9卷 〔M〕.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2.231.

      〔8〕〔9〕〔34〕劉上生.走進曹雪芹——《紅樓夢》心理新詮 〔M〕.湖南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7.279,279,279.

      〔10〕〔13〕〔40〕劉宏彬.金陵十二釵中六對人物形象的矛盾組合 〔J〕.紅樓夢學(xué)刊,1990,(4):60,60,60.

      〔11〕〔20〕胡文彬.紅樓夢人物談——胡文彬論紅樓夢 〔M〕.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2005.53,52.

      〔12〕〔27〕〔41〕邸瑞平.紅樓擷英 〔M〕.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7.78,78,80.

      〔14〕〔15〕〔23〕〔24〕張錦池.紅樓十二論 〔M〕.百花文藝出版社,1982.283,282,282-283,282.

      〔16〕〔17〕〔25〕〔33〕〔36〕〔39〕曹立波.《紅樓夢》中元春形象的三重身份 〔J〕.紅樓夢學(xué)刊,2008,(6):106,99, 108-109,105,102,97.

      〔18〕陳邦炎.唐詩二首 (其一)〔A〕.唐詩鑒賞辭典 〔Z〕.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973.

      〔19〕〔35〕周思源.紅樓夢創(chuàng)作方法論 〔M〕.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2006.209,209.

      〔21〕〔45〕丁淦.元妃之死——“紅樓探佚”之一 〔J〕.紅樓夢學(xué)刊,1989,(2):184,211-212.

      〔26〕〔37〕〔38〕張志.“紅香綠玉”改題 “怡紅快綠”論析——兼論元春對寶玉婚姻的態(tài)度 〔J〕.紅樓夢學(xué)刊,2009, (1):266,254-270,254-270.

      〔28〕〔29〕宋淇.紅樓夢識要——宋淇紅學(xué)論集 〔M〕.中國書店,2000.20,18.

      〔30〕〔31〕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 〔M〕.上海社會科學(xué)院出版社,2002.98,42.

      〔42〕馮其庸,李希凡.紅樓夢大辭典 〔Z〕.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1990.508.

      〔44〕蔡義江.紅樓夢詩詞曲賦鑒賞 〔M〕.中華書局,2001.79.

      I207.411

      A

      1004—0633(2010)06—144—06

      2010—05—16

      張志,成都農(nóng)業(yè)科技職業(yè)學(xué)院基礎(chǔ)部副教授,主要從事《紅樓夢》研究。四川成都 611130

      (本文責(zé)任編輯 劉昌果)

      猜你喜歡
      大觀園寶玉紅樓夢
      寶玉不喜歡的男生
      幽默大師(2020年11期)2020-12-08 12:01:58
      論《紅樓夢》中的賭博之風(fēng)
      從《紅樓夢》看養(yǎng)生
      海峽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32
      論寶玉之淚
      《〈紅樓夢〉寫作之美》序
      寶玉受笞
      幽默大師(2019年11期)2019-11-23 08:47:48
      寶玉問路
      幽默大師(2019年11期)2019-01-14 17:47:37
      別樣解讀《紅樓夢》
      海峽姐妹(2018年5期)2018-05-14 07:37:10
      大觀園
      大觀園
      温州市| 江孜县| 诸暨市| 仁怀市| 鞍山市| 南京市| 随州市| 毕节市| 沈阳市| 陕西省| 沅江市| 保靖县| 措美县| 绥中县| 海淀区| 松原市| 高雄市| 张家川| 邹城市| 宁夏| 大名县| 新丰县| 虹口区| 文安县| 建阳市| 芜湖市| 瓮安县| 沙湾县| 当阳市| 陆丰市| 都江堰市| 高台县| 常宁市| 莎车县| 万源市| 扬州市| 孟津县| 琼海市| 尼玛县| 荥经县| 山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