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意成
[一月花事栽培指南]
年生草花需春季播種的做好播種前的準(zhǔn)備;秋播的二年生花卉,由營養(yǎng)生長向生殖生長轉(zhuǎn)變,注意防寒保護,仍處休眠期的大部分宿根花卉、露地的木本花卉和秋植的球根花卉加強培土和排水,常綠草本花卉遇嚴(yán)寒時應(yīng)加覆蓋保護,室內(nèi)盆栽的球根花卉、木本花卉、觀口十植物、多漿植物和觀果植物注意控水、停肥和防寒,晚間溫室不宜過高或過低,防止落花、落葉和落果。
☆一、二年生草花☆
山梗菜
過冬的垂吊盆栽植株宜擺放在陽光充足的窗臺和封閉陽臺,室溫保持15℃~18℃。每周澆水1次,若有開花植株,澆水時切忌從花朵上直接淋水,不需施肥。做好春季播種的準(zhǔn)備。
蛾蝶花
盆栽苗擺放在陽光充足的窗臺或陽臺,室溫保持在10℃~12℃,注意防寒保苗。當(dāng)室外氣溫過低時,將盆栽苗從窗臺暫時搬進較暖的房間,待寒流過后再放回窗臺或陽臺。
蓬蒿菊
秋播育苗的盆栽植株,擺放在陽光充足的窗臺和封閉陽臺,室溫保持在15℃~18℃可繼續(xù)開花。每周澆水2次,但盆土不宜過濕,注意通風(fēng),防止蚜蟲危害花莖。每半月施1次薄肥。
醉蝶花
在溫暖地區(qū),秋季播種的盆栽植株擺放在陽光充足的窗臺和陽臺,室溫保持在18℃~20℃仍可不斷開花,每周澆水2次,防止盆土過濕或干裂,影響開花。寒冷地區(qū)做好春季播種的準(zhǔn)備。
金光菊
在南方可繼續(xù)分株繁殖。在長江流域地區(qū)秋季播種苗可在露地越冬,遇嚴(yán)寒時用稻草或薄膜稍加覆蓋,可安全過冬。在寒冷的北方做好春季播種的品種選擇和播種土的準(zhǔn)備。
☆宿根花卉☆
春蘭
盆栽植株做好防寒保苗工作,擺放在朝南陽光充足的窗臺或陽臺,午間拉上紗質(zhì)窗簾遮蓋。每2-3天把盆蘭轉(zhuǎn)換1次方向,以便日曬均勻。遇低溫寒流時,可暫搬進室內(nèi),但室溫不宜過高,切忌擺放空調(diào)附近。上旬均忌澆水,下旬盆干時午間澆水只能微濕,不能大水。
宿根六倍利
耐寒品種室內(nèi)盆播,種子細小,覆淺土或不覆土,將種子輕壓一下,發(fā)芽適溫為18℃~22℃,溫度不宜過高,否則發(fā)芽率反而降低,播后1 0~14天發(fā)芽。出苗后注意間苗,苗株具2~3片真葉時移栽。
石斛蘭
盆栽石斛進入初花期,擺放在陽光充足的陽臺或窗臺,白天宰溫保持在15℃以上,晚間不低于8℃。每周澆水1次,在室溫較高的午間澆水??諝飧稍飼r,每天向地面和葉面噴霧1~2次,提高空氣濕度。
花貝母
露地栽培注意培土和防寒,覆蓋花貝母鱗莖的土壤適宜厚度為8cm~10cm。鱗莖上方必須有足夠的覆土厚度,才能起到有效的防寒保護,嚴(yán)防頂芽凍傷。雨雪天氣加強開溝排水,防止土壤積水導(dǎo)致鱗莖腐爛。
立金花
上年盆栽的立金花已抽出花莖開始開花,宜擺放在空氣濕度稍高的陽臺或窗臺,室溫保持在12℃~15℃。每周澆水1次,每2周施磷鉀肥1次??諝飧稍飼r,適當(dāng)噴霧調(diào)節(jié),有利于延長花莖壽命。
亞馬遜百合
在溫暖地區(qū)露地栽培冬季溫度不低于10℃能安全越冬。長江流域以北地區(qū)常用盆栽,留盆鱗莖或貯藏鱗莖均必須在室溫10℃以上,并嚴(yán)格控制盆土和貯藏介質(zhì)的濕度,才能安全過冬。用于促成栽培的盆栽植株,室溫需提高到侶18℃以上并盆土保持濕潤。
姜花
在長江流域以南地區(qū),姜花的地下根莖稍加覆蓋保護,在露地可以安全越冬。覆蓋堆肥土對翌年新株再生十分有利。雨雪天氣加強開溝排水,防止土壤積水導(dǎo)致根莖腐爛。
西府海棠
植株處休眠期,在嚴(yán)寒地區(qū)注意樹干包草,加強防寒保護措施,防止梢枝凍壞。樹干周圍培土保護根部。在長江流域地區(qū)雨雪天加強開溝排水,防止水淹。
錦帶花
植株進入休眠期,在嚴(yán)寒的北方地區(qū)加強防寒保護措施,防止枝條發(fā)生凍害,并做好樹干基部的培土保護。在長江流域地區(qū),雨雪天加強開溝排水,防止水淹和雪壓。
棣棠
在北方地區(qū)加強休眠植株的防寒保護,防止干旱、嚴(yán)寒造成枯梢現(xiàn)象。做好樹干基部的培土保護。在長江流域地區(qū),雨雪天加強開溝排水,防止水淹和雪壓。
結(jié)香
在北方地區(qū)加強休眠期的防寒保護,防止干旱、低溫造成枯梢現(xiàn)象。做好植株基部的培土保護。在長江流域地區(qū),雨雪天加強開溝排水,防止水淹和雪壓。
裂瓣朱槿
在長江流域地區(qū),盆栽植株擺放在陽光充足的窗臺或封閉陽臺,如果室溫保持在18℃~20℃,可繼續(xù)開花,盆土必須保持濕潤。室溫在12℃~15℃,開花逐漸減少至停止開花,5℃以下,葉片轉(zhuǎn)黃脫落,必須注意防寒保護。在南方地區(qū)可露地越冬。
象牙紅
在南方地區(qū)可露地越冬。在長江流域地區(qū),盆栽植株必須擺放在陽光充足的窗臺或封閉陽臺,如果室溫保持在19℃~23℃,可繼續(xù)開花,盆土必須濕潤。室溫在13℃~18℃,開花逐漸減少至停止開花,7℃以下,葉片轉(zhuǎn)黃脫落,進入休眠狀態(tài),注意防寒保護。
☆觀葉植物☆
網(wǎng)紋草
在長江流域以北地區(qū),盆栽植株需擺放在陽光充足的窗臺或封閉陽臺,室溫保持18℃~20℃,葉片鮮艷可賞。盆土保持濕潤,每周澆水2次,注意葉面清潔,午間陽光過強時可拉上紗簾。若室溫低于13℃,葉片轉(zhuǎn)黃脫落,低于8℃,植株受凍死亡。
香菇草
在冬季寒冷地區(qū),盆栽植株需擺放在陽光充足的窗臺或封閉陽臺,室溫保持在18℃~22℃,葉片青翠亮麗。每周澆水2次,盆土保持濕潤或水養(yǎng),午間陽光過強時,可拉上紗簾。若室溫低于5℃,葉片易受凍脫落或腐爛。
紫鵝絨
盆栽植株需擺放在陽光充足的窗臺或封閉陽臺,室溫保持在13℃~18℃,葉片嬌媚可愛。每周澆水1~2次,盆土保持濕潤,午間陽光過強時,可拉上紗簾。若室溫低于10℃,葉片停止生長,逐漸變黃,缺乏光彩。
孔雀木
正處休眠期,盆栽植株必須擺放在陽光充足的窗臺或封閉陽臺,室溫保持在18℃~23℃,葉片雅致誘人。此時,無論南北方,每周澆水1次,盆土保持稍濕潤,若澆水太多,會造成落葉。如果室溫低于5℃,葉片也容易受凍脫落。
銀脈單藥花
在冬季寒冷地區(qū),盆栽植株擺放在陽光充足的窗臺或封閉陽臺,室溫保持在13℃~18℃,葉片濃綠,富含光澤。每8~10天澆水1次,盆土保持稍濕潤。若室溫低于10℃,葉片停止生長,時間長會引起落葉。
紅脈豹紋竹芋
植株處半休眠狀態(tài),盆栽植株擺放在陽光充足的窗臺或陽臺,室溫保持在13℃~18℃,葉片絢麗奪目。每半月澆水1次,天晴午
間澆水,盆土保持稍干燥,若盆土過濕,葉片易卷縮、發(fā)黃起焦。
黃心玉簪
在長江流域地區(qū),植株的地下根莖可在露地越冬。多檢查,注意培土覆蓋,不讓根莖外露,防止凍壞頂芽。雨雪天加強開溝排水,防止積水。
☆多肉植物☆
星球
盆栽植株擺放在陽光充足的窗臺或陽臺,室溫在18℃~24℃時,每半月澆水1次。天晴午間澆水,盆土保持稍干燥,室溫在5℃~8℃時,球體雖然不會:東死,但表皮會起皺,產(chǎn)生黃褐斑,非常難看。
大花犀角
盆栽植株擺放在陽光充足的窗臺或陽臺,室溫在12℃~15℃時,清新剛健。若室溫低于8℃,空氣濕度大和光照不足的條件下,都會引起爛根或徒長。
非洲霸王樹
盆栽植株必須擺放在陽光充足的窗臺或陽臺,室溫在18℃~24℃時,每月澆水1次,盆土保持稍干燥,刺、葉新奇別致。若室溫低于15℃時,頂端葉片易枯黃脫落。
☆觀果植物
蛋茄
做好播種前的準(zhǔn)備,包括種子或種苗的購買、播種土的配置與高溫消毒和播種盆(槽)的清洗消毒。庭院地栽,整地、施基肥、耙細作畦等。
大花刺黃果
盆栽植株擺放在陽光充足的窗臺或陽臺,室溫在18℃~24℃時每半月澆水1次,盆土保持稍干燥,葉片翠綠光亮。若室溫低于10℃時,葉片易枯黃脫落。
白果紫珠
植株處于休眠期,在嚴(yán)寒地區(qū)加強防寒保護措施,防止梢枝;東壞。樹干周圍做好培土保護根部。在長江流域地區(qū),雨雪天注意開溝排水,防止水淹。層積沙藏的種子多檢查,防止霉?fàn)€受損,種子的貯藏年限僅1年,注意保存。
枸骨
在嚴(yán)寒地區(qū),注意防寒保護,如果連續(xù)干旱,地上部梢枝易受凍枯萎。在長江流域地區(qū),雨雪天加強開溝排水,防止水淹和雪壓。層積沙藏的種子可貯藏3年以上,仍具發(fā)芽率。
☆花諺、花語、花趣☆
民間諺語是語言海洋中的明珠、智慧寶庫中的珍品、精神領(lǐng)域中的財富。我國民間諺語數(shù)量之多、歷史之久、廣用范圍之廣,堪稱世界之最。其中民間有關(guān)花卉的花諺、花語、花趣,也十分豐富、精辟。
花諺在我國古書中有關(guān)春蘭的記載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留下了不少精辟的花諺。如“三分栽、七分養(yǎng)”,這是古人養(yǎng)蘭經(jīng)驗的總結(jié)。說明養(yǎng)蘭比栽蘭更為重要,盆栽的春蘭,所處溫度、濕度、空氣和光照等都不同于產(chǎn)地,如果不按照其自然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精心養(yǎng)護很難觀葉賞花。
明朝李奎的“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濕”的養(yǎng)蘭十二字訣:“春不出”,即擺放室內(nèi),以避開風(fēng)霜之患;“夏不日”,即夏季烈日當(dāng)空,應(yīng)遮陰避開暴曬;“秋不千”,秋季氣候干燥,澆水需勤,保持盆土濕潤;“冬不濕”,冬季天寒地凍,蘭株生長緩慢或停止,又易受凍害,不宜過多澆水。又如清代朱克柔的“夏秋不可干,冬春不可濕”的澆水總結(jié)清楚地說明,夏秋期間不能使春蘭過于干燥,冬春季節(jié)不能使春蘭過于潮濕。
元代孔靜齋的《至正直記》養(yǎng)蘭中有“喜晴惡日,喜陰惡濕,喜幽惡僻,蓋欲干不欲經(jīng)烈日,欲潤不欲多灌水,欲隱不欲處荒蘿,欲盛而苗繁則敗”之說、明朝李晴江的“就風(fēng)避日”、清代朱克柔的“新花畏風(fēng),復(fù)花喜風(fēng),天寒宜曝,日烈宜藏,新花惡日,復(fù)花宜日”、歐金策的《嶺海蘭言》中指出:“養(yǎng)蘭之法,陽多則花佳,陰多則葉佳”、“以十分計,七分蔽日,三分露天,足矣”以及“愛朝陽,避夕陽,喜南暖,畏北寒”等精辟的養(yǎng)花花諺,說明養(yǎng)蘭過程中光照和通風(fēng)的重要性,至今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多翻長草,少翻長花”、“春翻長草,秋翻長花”的“翻”指翻盆,即換盆;“長草”意為葉片生長。因為換盆常結(jié)合分株進行,說明換盆有利于開花但不宜過勤,秋季換盆比春季換盆更容易見花。養(yǎng)蘭施肥上,古人有“宜勤而淡,切忌驟而厚”、“瘦蘭切勿驟施,肥蘭切勿久瘦”等花諺都是很有道理的。
花語具有濃濃的鄉(xiāng)村風(fēng)格的蓬蒿菊有“暗戀”、“預(yù)言戀愛”、“隱藏的愛”、“愛情上猶豫不定”等花語。在西方,它最著名的象征是“神諭”:孩子們以花瓣奇偶數(shù)來占卜未來的職業(yè):“貴人,乞丐;貴人,乞丐……”,老人們問的是靈魂的歸宿:“天堂,地獄;天堂,地微……”蓬蒿菊也是9月3日出生者的生日之花。
花趣蓬蒿菊又名茼蒿菊,因葉片具有茼蒿的香味而得名。在臺灣都叫它木春菊,意為其植株的老莖容易木質(zhì)化,而且春季盛開白花,取名“木春菊”。在花店里都用洋名“瑪格麗特”稱呼蓬蒿菊,據(jù)說在16世紀(jì),挪威的公主瑪格麗特最喜歡這種清新高雅的小白花,于是將自己的名字作為花名,如今中文音譯為“瑪格麗特”,在西方又有“少女花”之稱,深受年輕女孩的喜愛。
本欄編輯:王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