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曉陽
(北京師范大學 歷史學院,北京 100875)
亞歷山大的聯(lián)姻措施
武曉陽
(北京師范大學 歷史學院,北京 100875)
聯(lián)姻措施是亞歷山大在遠征過程中實施的重要統(tǒng)治措施。古典作家留下的聯(lián)姻信息,是理解和闡釋亞歷山大聯(lián)姻措施的主要依據(jù)。贏得被征服者的支持;與東方貴族聯(lián)合,加強對被征服地區(qū)的控制和管理,維護帝國穩(wěn)定;政權合法性與正統(tǒng)性的需要,是亞歷山大采取聯(lián)姻措施的重要原因。這一措施的實施,一方面,擴大了統(tǒng)治基礎,在客觀上促進了民族融合;但另一方面,它也成為加速馬其頓人內(nèi)部分裂的重要因素。
亞歷山大;聯(lián)姻措施
亞歷山大遠征是世界歷史上的大事。亞歷山大與被征服民族的聯(lián)姻,是其在遠征過程中采取的重要措施。研究 這一措施,對于重新審視和理解亞歷山大的東方化政策,具有重要作用。盡管國內(nèi)學者對這一方面有所涉及,但尚缺乏專門研究。因此,本文就這一問題,進行較為詳細的探討,以求教于方家。
古典作家為我們留下了關于亞歷山大聯(lián)姻措施的信息。在索格地亞(Sogdia),亞歷山大首次正式與東方人聯(lián)姻。對于這次聯(lián)姻,相關的古典作家都有記述。根據(jù)阿里安的文本,亞歷山大攻克索格地亞納山后,俘虜了歐克西亞提斯(Oxyartes)的妻子和女兒,其中的一個女兒羅克珊娜(Roxane),美貌出眾,亞歷山大一見傾心,且不計較她是俘虜,屈身娶其為妻。[1](IV,19,4-7)后來也給予歐克西亞提斯很高的禮遇。[1](IV,4,20,4)昆圖斯·庫爾提烏斯作了不同的描述。據(jù)他說,亞歷山大率軍進入歐克西亞提斯總督轄區(qū)時,他主動投降,并安排了一場豪華的宴會。在宴會上亞歷山大遇到了歐克西亞提斯的女兒羅克珊娜,由于“她體格優(yōu)美,氣質(zhì)高雅,是蠻族人中難得的美女”,于是亞歷山大就娶其為妻。[2](VIII,4,22-25)狄奧多羅斯在其目錄提要中,不但提到亞歷山大娶羅克珊娜為妻,而且還提到他勸說他的朋友們?nèi)數(shù)刭F族女子為妻。然而由于資料丟失,在正文中沒有相關的描述。①Diodorus of Sicily, with an English translation by C. Bradford Welles, professor of ancient history, Yale University, in twelve volumes, VIII. Books XVI. 66-95 and XVII, London W illiam Heinemann Ltd,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 111.普魯塔克[3](XLVII,3),[4](II,6)和斯特拉波[5](11,11,4)也在各自的文本中提到這樁婚姻。盡管古典作家對這場婚姻的具體細節(jié),有不同的描述,但無疑,亞歷山大在索格地亞與東方貴族進行了聯(lián)姻。
亞歷山大率軍從印度返回后,在蘇薩舉行了集體婚禮。這是第二次有關亞歷山大與東方人聯(lián)姻的信息。阿里安的《亞歷山大遠征記》對此作了最詳細的描述:“他和他的伙友們一起舉行了婚禮。他娶了大流士的大女兒巴西妮(斯塔苔拉)②在阿里安的文本中,大流士的大女兒為巴西妮(Barsine),然而,在所有其他古典作家的文本中都是斯塔苔拉(Statira)。。據(jù)阿瑞斯托布拉斯說,他同時還娶了歐卡斯最小的女兒帕瑞薩娣斯。他過去已娶過巴克特里亞人歐克西亞提斯的女兒羅克珊娜。他把大流士的另一個女兒德莉比娣斯送給赫菲斯提昂,她是巴西妮的妹妹……他又把大流士的弟弟歐克西亞提斯的女兒阿瑪斯特莉妮給了克拉特拉斯。給坡狄卡斯的是米底督辦阿特羅帕提斯的女兒。給近衛(wèi)軍官托勒密和皇家秘書攸米尼斯的是阿塔巴扎斯的兩個女兒:阿西妮和門托所生一女。給塞琉古的是巴克特里亞人斯皮皮塔米尼斯的女兒。給其他伙友的也都是波斯和米底最顯貴的人物的女兒。加在一起一共有八十個。婚禮是波斯式的……對每一對亞歷山大都送了禮物。對其余娶了亞洲女子的馬其頓人,亞歷山大也都送了禮,把他們的軍籍也都取消,這樣的竟有一萬多人?!盵1](VII,4,4-8),[6](PP258-259)
根據(jù)阿里安保留下來的信息來看,這次波斯式的集體婚禮規(guī)模龐大,亞歷山大和他最親密的朋友,都迎娶波斯帝國最為顯貴的貴族女子為妻,馬其頓顯貴與東方貴族之間的聯(lián)系進一步加強。
史料在歷史研究中居于核心地位。古典作家留下的關于亞歷山大聯(lián)姻措施的史料信息,是學者們理解和闡釋亞歷山大聯(lián)姻措施的基礎,也是我們結合歷史背景重新審視其聯(lián)姻措施的主要依據(jù)。
亞歷山大為何要采取與東方人聯(lián)姻的措施。普魯塔克在《亞歷山大傳》中明確指出:“至于他同羅克珊娜的婚姻,完全是一個愛情事件。”[3](XLVII,3)阿里安[1](IV,19,4-7)和昆圖斯·庫爾提烏斯[2](VIII,4,22-25)的相關描述也表明,愛情是亞歷山大娶她為妻的因素。然而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亞歷山大在索格地亞及蘇薩的聯(lián)姻措施,有深層次的政治原因:
首先,與東方貴族聯(lián)合,加強對被征服地區(qū)的控制和管理,維護帝國穩(wěn)定,是其重要原因。在索格地亞的聯(lián)姻,無論從阿里安、昆圖斯·庫爾提烏斯的文本中,還是從普魯塔克的文本及狄奧多羅斯的目錄提要中,我們都可以判斷,它發(fā)生在亞歷山大進軍印度前夕。此前,這一地區(qū)發(fā)生了范圍廣泛的叛亂,先是薩提巴贊斯的叛亂,后有柏薩斯叛亂和斯皮塔米尼斯挑起的叛亂,①關于這些叛亂,見:Arrian,Anabasis of Alexander,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III, 25, 5-7; III, 28, 2-3. Diodorus of Sicily,The library of Histor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3, XVII, 78, 1-4; XVII, 81, 3. Quintus Curtiu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6, VI, 6, 20-34; VII, 3, 2。為便于注釋,以下西方古典材料的出處,均以國際常用的簡化形式標注。亞歷山大耗費了近兩年的時間才將它們鎮(zhèn)壓下去。雖然他最終平息了叛亂,同時還采取建立亞歷山大城、軍事?lián)c,留守軍隊等措施來加強對這一地區(qū)的防范,但這里仍然可能是不安定因素的發(fā)源地。通過婚姻,加強與當?shù)刭F族的聯(lián)合,擴大統(tǒng)治基礎,鞏固統(tǒng)治,建立穩(wěn)定的后方,很有必要。
在亞歷山大與羅克珊娜聯(lián)姻之前不久,歐洲的西徐亞國王派代表團謁見亞歷山大,“希望把他的女兒嫁給他。如果他不想娶西徐亞的公主,則希望把西徐亞各地區(qū)總督和其他顯要人物的女兒,嫁給亞歷山大最信任的追隨者”,以加強“兩國的友誼和同盟關系”。[1](IV,15,23),[2](VIII,1,9),[3](XLVI,1)亞歷山大予以拒絕,表示,“他暫時還不需要用聯(lián)姻的辦法和西徐亞人結盟”。[1](IV,15,5)然而,對于同索格地亞貴族的婚姻,他卻十分重視,不但要訂立合法婚姻,而且還要使用“馬其頓最為神圣的方式”舉行婚禮[3](XLVII4),[2](VIII,4,26-28)這一支西徐亞人遠居歐洲,對亞歷山大構不成威脅,或者可能是他將來要進攻的目標,[1](IV,4,1,2)因此,現(xiàn)在沒有必要以聯(lián)姻的方式加強與他們的關系。然而,在索格地亞及其附近地區(qū)就完全不同,為解除進攻印度的后顧之憂,必須保持這一地區(qū)的穩(wěn)定,而與當?shù)刭F族的聯(lián)姻是維持這一地區(qū)穩(wěn)定的有效手段之一。昆圖斯·庫爾提烏斯這樣記述道:“他(亞歷山大,作者注)稱波斯人和馬其頓人的聯(lián)姻會鞏固他的帝國,并且只有這樣做,被征服者才會拋棄他們的羞恥感,征服者才會拋棄他們的高傲……為避免被征服者認為對他們不公平,他打算和羅克珊娜訂立合法的婚姻?!盵2](VIII,4,25-26)
其次,贏得當?shù)厝撕酶信c支持的需要。英國軍事家富勒說:“平民大眾的善意為軍事權力的精神基礎?!盵7](P206)拿破侖說:“我對于亞歷山大特別感到羨慕的地方,不是他的那些戰(zhàn)役,而是他的政治意識,他具有一種能贏得人民好感的藝術?!雹谝奫英]富勒:《亞歷山大的將道》,李磊,琚宏譯,廣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06頁。對于被征服地區(qū)的叛亂,亞歷山大進行了嚴酷鎮(zhèn)壓,③亞歷山大的鎮(zhèn)壓行動,參見Arrian, III, 25, 7; III, 30, 1; IV, 2, 4; IV, 3. 3-4; IV, 6, 5。在軍事勝利之后,采取措施,緩和與被征服者之間的緊張關系,很有必要。亞歷山大的聯(lián)姻措施,正是緩解與當?shù)厝酥g的緊張關系,贏得當?shù)厝撕酶信c支持的有效策略,是他的政治藝術。而聯(lián)姻在一定程度上發(fā)揮了作用。普魯塔克就指出:“這場婚姻(在索格地亞的聯(lián)姻作者注)對于當時他所追求的目標似乎很有裨益。因為,那些被征服的人們看見亞歷山大在他們中間選擇配偶,都很高興,而且他們看到,在男女關系上一向特別謹慎的亞歷山大,傾心于一個女人時,還要通過正當而合法的婚姻方式,才肯接近那個女人,因此,他們對他更加具有好感?!盵3](XLVII,3-4)
再者,展示政權合法性與正統(tǒng)性的需要。政權的合法性與正統(tǒng)性,是事關政權穩(wěn)定與否的重要因素,是統(tǒng)治者關注的重要問題,亞歷山大對此非常重視。如果說亞歷山大在率軍進入亞洲時,沒有明確目的話,[8](P166)那么,在伊薩斯戰(zhàn)役之后,可以肯定,亞歷山大要成為亞洲之王。首先,亞歷山大曾三次拒絕大流士提出的豐厚和平條件,決心要徹底打敗大流士④根據(jù)古典材料記載,大流士曾三次向亞歷山大請求和平,但都被拒絕。第一次是在伊薩斯大戰(zhàn)之后。阿里安(Arrian, II, 14)和昆圖斯·庫爾提烏斯(QuintusCurtius, IV, 1, 7-14)都對此有論述。大流士寫信給亞歷山大,要求用贖金(阿里安說大流士要求亞歷山大歸還他的家人)贖回他的家人,并讓亞歷山大撤出亞洲。第二次是在征服推羅島時。大流士提出將女兒嫁給亞歷山大,并以哈萊河(Halys)以西的領土為嫁妝,來爭取同亞歷山大的和平(QuintusCurtius, IV, 5, 1-8)。第三次是在高伽米拉戰(zhàn)役之前。由于亞歷山大對大流士的妻子十分仁慈,他決定再次向亞歷山大求和,Diodorus, XVII, 54, 1-6; QuintusCurtius, IV, 11, 1-22; Arrian, II, 25; Plutarch,Alexander,XXIX, 4。這次大流士提供了更豐厚的條件,將他的另一個女兒也嫁給亞歷山大,把幼發(fā)拉底河以西的所有領土讓與他,并且提供30000塔倫(據(jù)狄奧多羅斯、昆圖斯·庫爾提烏斯的文本中是30000塔倫,但是阿里安和普魯塔克則說是10000塔倫)以贖回他的家人,爭得同亞歷山大的和平。亞歷山大對于大流士的三次請求,都予以拒絕。。其次,亞歷山大在回復大流士的請求中,明確表示要成為亞洲的主宰。①對此,古典作家的記述已非常清楚,見Arrian, II, 14, 8-9; II, 25, 2-3. Quintus Curtius, IV, 1, 14; IV, 5, 8; IV, 11, 14-15. QuintusCurtius, V, 2, 13. Plutarch,Alexander,XXIX, 4. Diodorus, XVII, 54, 4-6; XVII, 66, 3. Plutarch,Alexander,XXXIV, 1; XXXVII, 4; LVI, 1. Plutarch’s moralia, Onthe fortune or the virtue of AlexanderI, 7。從伊薩斯大戰(zhàn)之后,到高伽米拉戰(zhàn)役結束,亞歷山大已有比較明確的目標,即控制整個波斯帝國,成為亞洲的最高主宰。與波斯貴族締結姻親關系,是展示其政權合法性與正統(tǒng)性的重要手段。在索格地亞,亞歷山大與當?shù)刭F族歐克西亞提斯的女兒羅克珊娜聯(lián)姻;在蘇薩,他不但與大流士的女兒斯塔苔拉聯(lián)姻,而且還舉行了規(guī)模宏大的集體婚禮,有更多的馬其頓上層人物迎娶波斯貴族女子,兩個民族上層之間的聯(lián)系進一步加強。蘇薩的集體婚禮,是在索格地亞聯(lián)姻措施的繼續(xù)。如果說,在索格地亞的聯(lián)姻,具有展示亞歷山大政權的合法性與正統(tǒng)性,贏得被征服貴族和平民的支持,鞏固他在這一地區(qū)的統(tǒng)治和管理的作用。那么,在蘇薩的聯(lián)姻,則在整個帝國范圍內(nèi)都具有這種作用,并且亞歷山大和大流士的女兒斯塔苔拉的婚姻,更具政治象征意義。普魯塔克就說:“出于帝國和政治的原因,他同大流士的女兒斯塔苔拉結婚,因為兩個民族的聯(lián)合更為有利。”[4](II,6)
按照古典作家的說法,情感是亞歷山大采取與東方人聯(lián)姻措施的一個因素。但為贏得被征服者的好感與支持,與東方貴族聯(lián)合,加強對被征服地區(qū)的控制和管理,維護帝國穩(wěn)定,展示政權合法性與正統(tǒng)性,則是亞歷山大采取聯(lián)姻措施的深層政治原因。
聯(lián)姻措施,是亞歷山大進行東方統(tǒng)治的重要措施。它在加強對被征服地區(qū)的管理,穩(wěn)定帝國統(tǒng)治方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但同時,它也帶來了消極影響。其作用與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
首先,聯(lián)姻措施,擴大了亞歷山大帝國的統(tǒng)治基礎,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強對帝國的控制與管理,有利于維護帝國的穩(wěn)定。盡管在馬其頓帝國形成過程中,帝國之內(nèi)也曾發(fā)生過叛亂,但就整體而言,亞歷山大通過采用新的統(tǒng)治模式②在治理帝國的過程中,亞歷山大實施了東方化政策;在被征服地區(qū),他劃分總督區(qū),任命總督進行管理,采取分權措施,留守駐軍,并建立亞歷山大城或軍事要塞。這些措施的綜合運用,形成了新的統(tǒng)治模式。,在他生前基本上維持了帝國的穩(wěn)定。而與東方人聯(lián)姻,是他統(tǒng)治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護帝國穩(wěn)定方面,發(fā)揮了作用。亞歷山大在波斯東北部地區(qū)遇到了頑強抵抗。在軍事勝利后,這里仍然是不安定因素的潛在發(fā)源地。亞歷山大與索格地亞貴族的聯(lián)姻,有利于加強對這一地區(qū)的統(tǒng)治。亞歷山大的岳父歐克西亞提斯,較為有效地控制著由帝國東北部進入印度的通道帕拉帕米薩斯地區(qū)[1](VI,15,3),并與培松(Pithon)管轄著自印度河與阿塞西尼斯河匯流處,直至全部印度沿海地區(qū)。[1](VI,15,4)顯然,他成為穩(wěn)定帝國東北部及東部的重要人物。而這正是亞歷山大在索格地亞聯(lián)姻措施的效用。
第二,在客觀上促進了民族融合。亞歷山大的聯(lián)姻措施,是否為亞歷山大有意為之的民族融合政策,其作用如何,古典作家及近現(xiàn)代學者觀點各異??屏炙谷说卢斃瓐D斯(Demaratus)把蘇薩的集體婚禮,看作是聯(lián)系兩個民族,連接歐洲與亞洲的“橋梁”。[4](I,7)德國著名史家德洛伊森(J.G.Droysen),把亞歷山大同羅克珊娜的婚姻看作是歐洲與亞洲融合的象征,把在蘇薩的集體婚禮看作是東方與西方的完全融合,并把這種融合看作是帝國強大與穩(wěn)定的保證。③J. T. Droysen,Geschichte des Hellenismus,見A. B. Bosworth, “A lexander and the Iranians”,The Journal of Hellenic Studies, Vol, 100, Centennary Issue, (1980), pp. 1-21, p. 1。赫爾姆特·伯文(Helmut.Berve)稱,聯(lián)姻措施在更高層面上把兩個民族融合起來。④H. Berve,“Die Verschmelzungspolitik Alexanders des Grossen”,見A. B. Bosworth, “Alexander and the Iranians”,The Journal of Hellenic Studies, Vol, 100, Centennary Issue, (1980), pp. 1-21, p. 1。C.A.羅賓遜(C.A.Robinson,Jr.)也將亞歷山大與大流士女兒在蘇薩的聯(lián)姻看作是有意為之的民族融合措施。[9](P303)博斯沃斯從聯(lián)姻措施的“目的”上論證,亞歷山大在索格地亞和蘇薩的聯(lián)姻,并不是民族融合的措施,只不過是牢牢控制亞洲的一種手段。[10](PP132-133)吳于廑先生則認為,亞歷山大在當時所遇到的最迫切的困難是,他的舊部在接受東方專制制度問題上與他產(chǎn)生的矛盾。他鼓勵這些將士與東方婦女聯(lián)姻的目的在于,試圖通過聯(lián)姻,使東方的風教習俗滲入他們的生活,從而緩和他們之間的矛盾,改善他們之間的關系。[11](P19)與東方貴族的聯(lián)姻,贏得了東方人的支持,擴大了統(tǒng)治基礎,有利于“帝國的強大與穩(wěn)定”,但這并不代表著“東西方的完全融合”。無論亞歷山大的主觀目的如何,但他的聯(lián)姻措施,在亞歷山大生前維系帝國安全與穩(wěn)定方面發(fā)揮了作用,在客觀上贏得了被征服民族的好感與支持,促進了民族融合。
第三、亞歷山大的聯(lián)姻措施在發(fā)揮積極作用的同時,也導致馬其頓人的內(nèi)部矛盾,加速了內(nèi)部裂痕的擴大。對于在索格地亞的聯(lián)姻,亞歷山大的朋友們只是表面同意,從內(nèi)心來說,他們是反對的?!巴ㄟ^這種方式,亞洲和歐洲之王,同一個被帶入宴會的女子建立了婚姻關系——他和俘虜所生的孩子將統(tǒng)治著勝利者!他的朋友們感到這是一種恥辱,因為他在宴會上并且是從被征服民族中選擇了自己的岳父,但由于擔心自由的言論會重蹈克里圖斯的覆轍,他們用表情表示了他們虛假的支持。”[2](VIII,4,30)士兵們對于蘇薩的集體婚禮同樣并不滿意:“……事實上,很久以前,當他們看見亞歷山大穿上米底服裝時,就已經(jīng)感到痛心。那次舉行波斯式婚禮,多數(shù)人不滿意。的確,即使那些新郎,雖然因為和國王一起結婚抬高了身價,得到了榮譽,但在他們當中,心情不舒暢者也不乏其人?!盵1](VII,6,2)從阿里安保存的信息中可以看到,對于在蘇薩的聯(lián)姻,不但“多數(shù)人不滿意”,而且在新郎中也有不滿意者。馬其頓人對在索格地亞和蘇薩聯(lián)姻措施的反對與不滿,導致并加速了他們內(nèi)部的矛盾與裂痕,成為誘發(fā)后來歐皮斯反叛的重要原因。而馬其頓人內(nèi)部的這種矛盾與分裂,則是造成亞歷山大去世后,帝國迅速分裂的因素之一。
綜上所論,為了防范波斯人發(fā)生叛亂,加強對他們的管理,穩(wěn)定對被征服地區(qū)的統(tǒng)治,亞歷山大實施了與東方人聯(lián)姻的措施。在索格地亞,亞歷山大同羅克珊娜的婚姻,更多地著眼政治需要。在蘇薩舉行的大規(guī)模集體婚禮,則是索格地亞聯(lián)姻措施的繼續(xù)與發(fā)展。亞歷山大和他最重要的朋友,都迎娶波斯貴族女子為妻,馬其頓上層和波斯最顯赫的貴族建立了姻親關系,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在索格地亞與蘇薩的聯(lián)姻措施,具有展示亞歷山大政權正統(tǒng)性與合法性的重要象征意義。但他的聯(lián)姻措施,并未得到馬其頓人和希臘人的全力支持。由于東西方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在亞歷山大開始采用東方生活方式時,馬其頓人和希臘人就已經(jīng)表示了不滿,與東方貴族的聯(lián)姻,使他們的不滿進一步加劇。隨著亞歷山大與希臘傳統(tǒng)漸行漸遠,馬其頓士兵對他的不滿逐步增加,公開反抗的事件不斷發(fā)生。馬其頓人內(nèi)部的矛盾增加,裂痕擴大。
亞歷山大的聯(lián)姻措施,與采用東方的服飾、習俗、禮儀和生活方式,吸納東方人加入帝國軍隊,共同構成了亞歷山大治理和鞏固新生帝國的措施。它在聯(lián)合被征服地區(qū)的貴族階層,擴大統(tǒng)治基礎,加強帝國管理,鞏固帝國統(tǒng)治方面,發(fā)揮了作用,并在客觀上促進了民族融合。但同時,亞歷山大的聯(lián)姻措施,也招致了馬其頓將領及士兵的不滿,成為導致馬其頓內(nèi)部分裂的一個重要因素。
[1]Arrian.Anabasis of Alexaneder[M].Loeb Classical Librar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Quintus Curtius[M]. Loeb Classical Librar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6.
[3]Plutarch. Lives: VII[M]. Alexander. Loeb Classical Library,London:W.Heinemann, New York: Macmillan,1919.
[4]Plutarch.Moralia:IV[M].On the fortune or the virtue of Alexander.Loeb Classical Library,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6.
[5]Strabo.Geography:V[M].Loeb Classical Library, 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6][古希臘]阿里安.亞歷山大遠征記[M].李活,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7][英]富勒.亞歷山大的將道[M].李磊,琚宏,譯.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6.
[8]E. Badian.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Empire[J]Greece & Rome, 1965, (12): 166-182.
[9]Robinson, C. A, Jr. Alexander the Great and the Oecummene[J].Hesperia supplements,1949, (8): 299-304.
[10][澳]A.B.博斯沃斯.亞歷山大帝國[M].王桂玲,譯.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
[11]吳于廑.略論亞歷山大[J].歷史教學,1956,(10):16-20.
(責任編校:王晚霞)
On A lexander’s Intermarriage M easure
WU Xiao-yang
(School of Histor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Intermarriage measure was an important ruling measure which Alexander adopted in the expedition. We understand and set forth A lexander’s intermarriage measure according mainly to the information which the classical authors left. The follow ing elements were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Alexander’s intermarriage measure: w inning the favor of the conquered people, and uniting the eastern aristocrats, controlling and administrating the conquered country tightly,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empire, and show ing the validity and legitimacy of the ruling power. One the one hand, Alexander’s intermarriage measure w idened the ruling base and promoted the fusion of races. On the other hand, it was the important factor to accelerate the inner disruption of Macedonians.
A lexander the Great; Intermarriage measure
K126
A
1673-2219(2010)05-0066-04
2010-03-14
武曉陽(1980-),男,河南禹州人,博士,研究方向為古羅馬史、古代中外關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