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鵬
(湖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湖南 長沙 410138)
對當前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角色模糊的幾點認識
王勇鵬
(湖南公安高等??茖W校,湖南 長沙 410138)
由于傳統(tǒng)德育觀念的束縛和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認識的偏差等多重原因,當前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角色地位整體上看是比較模糊的。集中表現為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與管理工作者、德育工作者等其他人群的混肴,這必然影響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效。人們應根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自身的科學性建構起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獨自體系。
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角色地位
自20世紀60年代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心理健康概念以來,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蓬勃發(fā)展。由于歷史原因,我國的心理健康教育自20世紀90年代才開始備受重視,目前也已逐步滲入到諸多行業(yè)和人群,比如現在眾多公安院校都在為眾多師生(尤其 是學生)提供的心理咨詢服務便是其中一個明證。但縱觀我國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總體上可以說,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熱情可嘉。但學校相應的教育支持體系和心理健康教育理論引領相對滯后,這樣導致的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地位的模糊化與飄忽不定。
角色是社會心理學的一個概念,是指某一個體在特定的社會和團體中適當的位置,被該社會和團體規(guī)定了的行為模式。[1]某一角色產生之后,角色的行為規(guī)定就要相對固定,有明確的內涵和外延。如果角色的規(guī)定過于寬泛或者不固定,就會產生角色模糊;如果所扮演的兩個以上角色不一致,就可能產生角色的沖突。目前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就是一個比較模糊甚至沖突的角色,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一些公安院校將心理健康教育僅僅視為管理的一部分而就地取材,安排學生管理人員(如指導員、大隊長)兼任心理咨詢教師;一些學校的心理咨詢室主任就是學生處長或主管學生工作的副校長,甚至可能是團委書記,從而突出表現為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與管理者角色的混肴。更有趣的是一些省教育廳每年組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業(yè)務培訓向來就是向各個學校的學生處發(fā)通知,而從未向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發(fā)出組織邀請。
二是一些公安院校將心理健康教育視為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工作的一部分,要么是挑選一部分優(yōu)秀的“兩課”教師(或其他德高望重的教授、老教師)兼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要么采用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服務,比如說他們更多地相信傳統(tǒng)道德說教的力量而對前來尋求心理幫助的學生大肆說教,更多地占據心理互動中的主體地位而忽視前來求助學生心理的主體性等。從而突出地表現為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與思想政治教師或德育教師的角色混肴。
三是目前公安院校專業(yè)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專業(yè)地位的模糊化。這實際上與上述兩點是密切相關的。由于管理者或德育者大量兼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一方面是學校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是可以隸屬于其他部門工作之中的,因此也每必要組織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另一方面正因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專業(yè)地位之不足,學校也不會花大力氣引進專業(yè)心理咨詢教師,外面優(yōu)秀的心理健康教師也不會進來,從而造成目前公安院校專業(yè)心理咨詢教師的大量缺乏,同其他專業(yè)教師的專業(yè)地位相比較。專業(yè)心理咨詢教師幾乎沒有自己獨特的專業(yè)地位。比如說,一些公安院校心理咨詢教師雖都屬于心理咨詢室這個機構,但往往都沒有像其他業(yè)務教師所擁有的教研室業(yè)務研究機構,并且心理咨詢室這個機構也往往是隸屬于某一行政機構,也不能向其他管理部門擁有相對自身的獨立性,自身的獨立性非常有限。
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決定了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在培養(yǎng)公安合格人才的重要性與獨特性,因此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角色的模糊化必然用意引發(fā)心理咨詢教師的角色沖突,嚴重削弱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降低培養(yǎng)人才的質量。
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角色模糊可能極易引發(fā)教師的角色沖突。一方面容易把兼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管理者推想尷尬的境地,妨礙他們作為管理者處理學生問題的客觀性、果斷性,妨礙他們對學生紀律約束的堅定執(zhí)行。例如:在公安院校往往實行警務化或軍事化管理,非常強調學生的嚴明組織紀律性,一當遇到學生紀律方面的問題,作為管理工作者往往會從學校大局出發(fā)看問題,要維護學校的聲譽和正常運轉的秩序,堅持按紀律、按規(guī)章處理,突出集體第一;作為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則可能要求從學生的獨特個性和心理健康水平出發(fā)看問題,著重探討學生行為背后的心理原因與心理干預策略,它強調的可能是因人而異和個體生命的和諧發(fā)展;這樣面對同一個學生,兼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管理者便將會發(fā)生行為決策的角色沖突。另一方面兼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同樣可能面臨上述類似的角色沖突。比如說,同樣面對品行不良、活潑多動、學習困難的學生,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運用倫理、價值判斷來面對這些學生,但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則應更多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規(guī)律,運用心理科學方法來處理這些問題,二者兼任的角色便可能產生沖突。
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角色模糊可能極大弱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效。一方面,角色的模糊可能使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體系發(fā)生偏移。比如說,不少學生心理問題并不是疾病的模式,而是與環(huán)境分不開的,屬于生態(tài)學的模式。學生的某一心理危機可能正是由于與管理者的沖突引起的,管理者本人可能正是需要心理干預的對象,但由于“當局者迷”的緣故,兼任管理者的心理咨詢教師可能對本應進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本人并不清楚;或者本人缺乏正視問題的勇氣與智慧,這樣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內容體系自然難免發(fā)生偏移,從而削弱心理教育的實效。另一方面,公安院校心理咨詢教師角色的混肴可能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體系發(fā)生偏移。比如說兼任管理者的心理咨詢教師可能更習慣于簡單命令、直截了當、快速高效的方式,習慣于居高臨下、層次分明的主體方法;兼任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咨詢教師可能熟練于是非分明、非好即壞、非善即惡的倫理、價值標準,熟練于多說、多灌、多教的常規(guī)教育手段;從而忽視心理健康教育所力倡的平等、民主、尊重個體的理念,所追求的言說、溝通、互動的方法體系,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體系發(fā)生偏移,嚴重削弱心理教育的實效。
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角色模糊可能影響到人們對心理健康教育科學性的認識。上述非經過心理咨詢專業(yè)培訓的管理工作者、德育工作者也可兼任心理咨詢教師的現象,將直接會給予大家一個印象:心理健康教育原來是其他眾多人群也可以擔任的普通工作,甚至其本身就是其他部門工作的一個部分,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獨特的教育內容與方法體系可能被曲解甚至被消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也將喪失殆盡,它的科學地位也將無從談起。這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危害也將是致命的。
為什么目前公安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會產生如此嚴重的角色模糊甚至角色沖突呢?我個人認為主要原因在于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化程度還不夠成熟,尚未引起社會教育理念的相應變革、教育管理體系的相應支持,從而導致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專業(yè)化不明顯,心理咨詢教師的角色也就相應模糊化。
目前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yè)引領性不強,這直接沖擊了人們對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性地位的認識,自然極易導致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角色的模糊化。一方面,目前公安院校還非常缺乏適合自己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yè)理論與方法。鑒于公安院校也是學校,我們目前更多地是借用其他高校心理咨詢的經驗來知道自己的實踐,當然這應當是一種正確、有效的方法。但畢竟公安院校培養(yǎng)人才的規(guī)格和育人的環(huán)境是有其獨特性的,我們應還要擁有自己獨特的心理教育理論與方法體系。雖然近年來因為警察隊伍中陸續(xù)出現2000年河南禹州劉德州、杜書貴暴力事件、2001年陜西某派出所新任教導員張爭振自殺事件、2002年陜西某治安科長向衛(wèi)國惡性事件、2009年湖南衡陽特警段俊義自殺事件等的緣故,警察的心理健康受到關注,深圳市早在2000年就率先為民警開通了心理咨詢服務熱線;全國不少地方組織了對民警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可從整體上看,我國還非常缺乏警察心理健康指標體系、教育方法體系的建設,目前大多數心理服務僅僅只是對民警心理健康狀況的一般了解或者干預,雖然對民警心理健康的幫助是很有積極意義的,但缺乏對普通民警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yè)引領作用。因此,我們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專業(yè)引領力量非常薄弱。比如說:我們該怎樣以健康民警的心理指標體系對學生進行心理訓練以培養(yǎng)出合格的預備警察,如果這個問題都不能清楚的回答,當然也就難免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與德育、管理相混肴的可能。另一方面,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專業(yè)化還不夠高?,F在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即使是心理專業(yè)出生的,他們的從警實踐經歷卻非常缺乏,對民警的心理健康實際缺乏有效了解,因此他們更多地也就是按照一般的心理教育理論對學員進行教育、對民警進行心理干預,容易使人產生不太切合警察心理實際之感或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yè)性不強的印象。有些有過多年從警經歷的老師來進行心理服務,但因本身心理專業(yè)素養(yǎng)的缺乏,他們所為又容易給人在做思想說教之嫌。這樣,既沒有專業(yè)理論的強力引領,又沒有專業(yè)化的隊伍實踐,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yè)地位當然也就飄忽不定甚至岌岌可危,心理教育工作者的角色模糊也就在所難免。
此外,學校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的強勢又在實踐中更加模糊化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專業(yè)性地位或角色地位。由于我們一貫堅持“德育為首、教學為中心”的辦學方針,我國各級學校都有一個龐大的德育系統(tǒng),它承擔著管理學生思想、行為的重要功能。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迅速發(fā)展,同時由于社會發(fā)展的急劇變化,傳統(tǒng)的德育體系受到了強大的挑戰(zhàn),正是在這個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被引進了各級各類學校。由于上述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化程度的制約,加之德育的過于強大,從一開始,心理健康教育便就屈服于德育的權威之下,心理教育往往被視為德育在新時期解決問題的新方法與武器,于是心理教育的目的仍是要解決學生的品行問題、價值倫理問題等,因此學生工作部門非常熱心心理教育工作,都要力爭把心理咨詢室設在學生工作處,學生處長或分管校長也非常樂于擔任心理咨詢室主任。于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與管理者、德育者混在一起,角色模糊也應運而生。實際上,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是有本質的不同,他們這樣一模糊。不僅與德育無所裨益,而且更加傷害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yè)性地位;他們這樣一熱心,實質上是令德育與心理教育都傷心的舉措。最有力的說明就是目前全國各級學校學員的道德并未因眾多心理咨詢室的建立而得到明顯提高,眾多需心理求助的學員不太信任自己所在學校的心理咨詢室,而寧愿跑到外面或網上或通過電話、書信等方式尋求心理幫助,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對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隸屬于德育的處境進行沉重地反思嗎?
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角色模糊的現狀,既反映了我們現行心理健康教育體制中某些教育理念的陳舊,也說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低效,我們必須對其進行相應改革、構建適合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內在要求的獨自體系,以走出角色模糊的困境,從而適應新時期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需要。
如前所述,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的不夠成熟與專業(yè)化,極易導致心理健康教育滑入德育的領域,因此我們應從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論建設入手,構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與方法體系,充分發(fā)揮理論對心理健康教育實踐的引領作用。一方面,我們可以繼續(xù)大力借鑒醫(yī)學心理衛(wèi)生臨床理論與實踐,也可以從其他高校心理咨詢經驗獲得啟發(fā),將他們積極消化吸收為我們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論組織部分。比如青少年常見心理障礙基本類型、表現、性別差異、成因分析、危險平估、發(fā)展趨勢預測與心理干預等基本理論或者醫(yī)學心理臨床常用的精神分析療法、系統(tǒng)脫敏療法、厭惡療法、認知療法、來訪者中心療法、支持療法、生物反饋療法等基本心理方法都是我們進行理論構建的好材料。另一方面,我們必須切實大力加強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指標體系與心理服務方法體系的建設,以有力引領我們公安院校對學員的心理健康教育。比如說,公安院校大多實行軍事化管理,對于年輕好動的公安學員而言經常會產生不相適應甚至沖突的地方,前來心理咨詢的學員常提出“別的高校學生可以隨意進出校園,而我們?yōu)槭裁淳筒恍??”“即使請假為什么還要限制次數?”“難道實踐的民警就是關在家里不與社會實踐打交道?”“封閉式管理就能訓練出學員的嚴明紀律?”等有關院校管理模式的問題,作為心理咨詢老師一則自身常缺乏實際從警紀律的體驗,二則也幾乎未對“學校封閉式管理模式與學員紀律觀念之間相關程度”的研究,所以常常也最多從公安院校本身就不同于其他普通高校做一點老師不說學生也已聽過多遍的膚淺說明,其實根本就達不到前來求助學員的要求。再比如民警經常面臨危險情境,應當是容易產生激情或應激的,需要有比較好的應對激情或應激心理素質才行的,可是究竟要怎樣的心理素質?我們該怎樣對學員進行相應心理素質訓練?我們該怎樣對其進行心理積極干預以促其恢復健康?目前這些都是我們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非常缺乏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理論體系的建設是擺在我們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前最迫切、最艱巨的使命。它不僅直接決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yè)引領力量,也將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專業(yè)化地位及其進程產生深遠的影響。從一定程度上講,不是別人故意把我們心理健康教育看低或看偏,而是我們自身的確還不夠成熟、獨立。
此外我們還應構建屬于自己的評價體系、實施主體體系、支持環(huán)境體系等配套體系。比如說,德育常通過設置德育專業(yè)機構去組織那些掌握一定社會所要求的倫理、價值觀的主體對學生施加有力影響,并經常檢查學生是否具有預期的倫理、價值觀等作為評價標準,從而使得德育工作主體明確、組織有力、環(huán)環(huán)相扣,構建起了德育的宏偉大廈。由于前述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評價體系的不夠清晰,常常被德育所追求的是非、好壞等倫理、價值標準所左右;由于心理健康教育主體體系還不夠專業(yè)化,心理教師常常被德育者、管理者所模糊化;由于心理咨詢室等心理健康教育機構的非獨立性,常常被管理機構、德育機構遮蔽;因此,要想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走出角色模糊的困境,我們必須建設好相應的評價、主體、支持體系。只有這樣從內容、方法、評價、主體、支持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同時入手,積極構建我們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獨特體系,我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可能專業(yè)化,我們的教師才可能取得自己應有的專業(yè)角色地位。誠如近年來,有人已經意識到了心理教師的角色模糊和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含混性,并認為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心理教師的專業(yè)化和職業(yè)化。[2]
[1]時蓉華.社會心理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56.
[2]劉翔平,姚崗.學校心理工作者的角色與任務[J].社會心理學研究,2001,(1):53.
(責任編校:張京華)
book=161,ebook=38
G444
A
1673-2219(2010)05-0161-03
2010-01-12
王勇鵬(1972-),男,湖南新邵人,湖南公安高等??茖W校刑事技術系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心理學、犯罪學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