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新旺
(婺源縣人民醫(yī)院眼科,江西 婺源 333200)
婺源縣人民醫(yī)院對96例(115只眼)新生兒淚囊炎患兒治療情況進行了追蹤觀察,并分析了不同治療方法和治療時機的療效,對治療方法與治療時機的選擇進行了初步探討。
本院眼科門診2006年5月-2008年11月共收治96例(115只眼)新生兒淚囊炎患兒,男57例(68只眼),女39例(47只眼),年齡1~26個月。按不同年齡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分組:1~5個月54只眼;6~12個月39只眼;13~26個月22只眼。所有病例均有自幼淚溢癥狀(有些出生1~2周內(nèi)不明顯),部分病例黏液膿性分泌物較多,并排除為其他疾患所致(經(jīng)淚道沖洗證實)。
1) 治療方法:①1~5個月患兒:采用保守治療。教會家長正確為患兒做淚囊按摩,具體方法為食指或中指指腹,自下瞼眶下線內(nèi)側(cè)與眼球之間向下壓迫,要有規(guī)律,壓迫數(shù)次后滴托百士滴眼液,4~5次/d,有黏液性分泌物者給予加壓淚道沖洗。②6~12個月、13~26個月患兒采用淚道探通法。固定患兒后,先常規(guī)作淚道沖洗證實沖洗液反流和(或)無吞咽動作后,行淚道探通術(shù)。采用蘇州醫(yī)療器械廠生產(chǎn)的6-7號鈍圓空心探針,垂直瞼緣插入下淚小點1~2 mm,然后將探針轉(zhuǎn)至與瞼緣平行順淚小管方向推進,當探針碰到堅硬骨性抵抗時,將探針向上旋轉(zhuǎn)90°與鼻梁方向平行后向下推行,當越過膜性組織后會有明顯落空感,接注射器推入生理鹽水混合液(10 mL鹽水+2萬U慶大霉素),此時如患兒鼻孔流液或有明顯吞咽動作或嗆咳,表示探通成功。退出探針至淚囊上方時再沖洗混合液,然后拔針。術(shù)后點托百士滴眼液,有黏膿分泌物者酌情口服或肌注抗生素,對于少數(shù)仍有淚溢者,行再次探通。
2) 療效判定標準:無溢淚,溢膿,淚道沖洗通暢(有吞咽動作)為治愈;仍溢淚,有分泌物,淚道沖洗不通為無效。
3)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χ2檢驗。
所有病例隨訪3個月~1年。其中1~5個月患兒治愈率為27.78%(15/54);6~12個月治愈率為94.87%(37/39);13~26個月治愈率為68.18%(15/22),其中2例行2次淚道探通。6~12個月治愈率優(yōu)于13~26個月患兒(P<0.01)。
有報道新生兒淚囊炎治療時機1~5個月療效最好(淚道探通)[1]。但一般認為先天性鼻淚管阻塞有自愈化傾向,2歲以后再探通治療[2]。筆者認為在嬰兒出生后數(shù)月內(nèi)隨Hasner瓣膜破裂可自行開通,故對1~5個月患兒首選保守治療,給予淚道按摩,局部滴托百士滴眼液及(或)加壓淚道沖洗。本文54只眼(1~5個月)采用保守治療,總治愈率為27.78%,與Carlo C.等[3]報道的29%接近。>6個月患兒宜采用淚道探通術(shù)。本文6~12個月治愈率(94.87%)明顯優(yōu)于13~26個月(68.18%)患兒,主要原因是對于阻塞沒有被及時解除,則繼發(fā)感染將不可避免,如淚囊炎,淚囊膿腫等,炎癥造成的粘連將更加重淚道阻塞,甚至鼻淚管粘連,同時分泌物長期刺激殘膜使之增厚變硬。因此及時選擇淚道探通術(shù)治療新生兒淚囊炎可以縮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1]曾敏智,沙翔垠,方秋云,等.新生兒的治療時機和方法[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9,27(6):652-653.
[2]鄧奮剛.淚道阻塞手術(shù)治療的評價[J].眼外傷職業(yè)眼癥雜志,2003,2(9):579-580.
[3]Carlo C,Roberto G,Lora L,et al.Congenital naso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therapeutic management[J].J Pediatr Ophthalmol Strabismus,1999,36:326-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