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鶴,田昭濤,馮慧遠
患者,男,37歲。因高度突眼4年,胸悶、憋喘9個月于2008-03-20入院?;颊呤加?004-03出現(xiàn)雙眼脹痛,伴有畏光、流淚,就診當?shù)蒯t(yī)院,診斷為眼部炎性假瘤,給于抗感染治療無效,雙眼進行性突起,視力下降,2006-12出現(xiàn)右眼失明。2007-03起出現(xiàn)胸悶、憋氣,無法平臥,多處就診,未予明確診斷。長期口服激素治療。入院查體:意識清,雙眼球高度突出,眼瞼靜脈怒張,眼球被黃色增生物包裹,活動受限,眼瞼無法閉合,右眼視力0,左眼為0.2,雙肺呼吸音粗,雙下肺呼吸音消失,心律齊,心音遙遠,各瓣膜區(qū)未聞及雜音。實驗室檢查提示低蛋白血癥,常規(guī)正常,全身PET-CT檢查示:雙眼眶內占位伴眼球突出,雙側額葉中線旁腦組織變性,心臟浸潤性病變,心包、胸腔積液,脾大。行右眼眶內腫物部分切除術,術后示眶內梭形細胞腫瘤,并見較多組織細胞及泡沫細胞,考慮為纖維黃色瘤。給予穿刺抽取心包、胸腔積液,并同時給于營養(yǎng)支持、利尿,改善心功能治療好轉后出院。于2008-10行顱、眼眶腫瘤放射治療1周。隨訪2009-04患者因全身衰竭病死。
纖維黃色瘤是一種極少見的惡性腫瘤,好發(fā)于兒童,亦可見于青年人,男多于女,確切病因不明,無家族史。病理切片可見纖維組織細胞瘤中泡沫狀組織細胞多數(shù)占大。鏡下可見大量含有膽固醇的網狀內皮細胞即泡沫細胞,晚期可見纖維組織增生,侵襲眼眶內組織引起突眼,侵襲腦垂體可引起尿崩,亦可侵犯顱骨造成顱骨地圖樣骨質缺損,預后不良,常在數(shù)月或數(shù)年后病死。本例患者腫瘤主要侵犯眼眶及顱腦,心臟有少量浸潤,無顱骨損害,惡性進展,以反復出現(xiàn)、難以消退的心包及胸腔積液為主要體征,積液標本示大量間皮細胞間偶見核異質細胞。有報道認為該病對放射線敏感,但本例患者行放射治療后腫瘤無明顯縮小,胸悶、憋喘癥狀無明顯改善,最終死于全身衰竭。因該病臨床上呈慢性發(fā)展過程,臨床少見,確診較困難,一般依靠病理檢查得以最終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