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端 鄖陽醫(yī)學院附屬東風總醫(yī)院(十堰 442008)
眩暈以老年人多發(fā)。筆者近2年來采用自擬填精止眩湯治療老年人眩暈 96例,療效滿意,總結(jié)如下。
一般資料 96例患者均為住院病人,其中男性47例,女性 49例 ,年齡 50歲~82歲 ,平均 66歲。病程最長10余年,最短 2d。 高血壓 41例,糖尿病 32例。
治療方法 填精止眩湯組成:生熟地各 25g,龜版12g,山茱萸20g,五味子、牡蠣、天麻各15g,陳皮、丹參、白芍、云苓各10g。隨證化裁:偏于肝陽上亢者,加石決明 20g,鉤藤、菊花各 15g;若有大便干結(jié)者,加瓜蔞仁 15g,熟大黃 8g;偏有惡心嘔吐、痰濕中阻者,加半夏、竹茹各 10g;病程較長,偏有血瘀絡阻者,加全蝎、僵蠶各 10g。偏氣虛者,加人參、黃芪各 15g。20劑為 1療程。
療效標準 治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體征改善,隨訪1年以上無復發(fā)。好轉(zhuǎn):臨床癥狀明顯減輕,體征有改善,1年內(nèi)復發(fā)者。無效:經(jīng)治療后無明顯改善者。
治療結(jié)果 96例中治愈 54例,好轉(zhuǎn) 35例,無效 7例,總有效率 92.7%。
典型病例 郭某某,男,67歲,退休工人。 2008年 3月 12日入院,病例號 303158,頭暈 1周。 1周前在家看電視時,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家人呼叫數(shù)分鐘始蘇醒。清醒后感頭暈,頭部脹疼,記憶力下降,偶發(fā)心慌氣短。即往有高血壓病史 7年,入院后查血壓 125/73mm Hg。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弦大。入院后查CT示:腔隙性腦梗塞,腦萎縮。中醫(yī)診斷:眩暈 腎精不足,腦海失養(yǎng)型。治以補腎填精,稍佐疏絡。方用填精止眩湯加枳殼、菖蒲各10g,7劑。水煎服,1d1劑。配合靜點丹參40mL/d治療。共服中藥 20劑,患者癥狀逐漸緩解,最后頭暈完全消失,病愈出院。
討 論 眩暈一癥,先人研討甚多。丹溪認為病因為痰火,東垣認為病根為氣虛,至張景岳,才提出“眩暈一證,虛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過十中一二耳?!睆娬{(diào)“無虛不作眩 ''的理論,后世醫(yī)家多有尊從。筆者在臨床觀察到:老年人眩暈,大多屬氣血兩虛,精虧血耗,而致腦海失養(yǎng),發(fā)眩發(fā)暈。雖有個別患者,兼有痰濕中阻,病程稍長,血瘀絡阻者,亦不過標證。而其本仍為陰精不足,腦海空虛。這一理論,與西醫(yī)認為腦動脈硬化,腦供血不足的理論,是大體上符合的。故依照張景岳提出的“治病必求其本”的法則,筆者治療老年人眩暈,都以補腎填精為主,佐以通絡化濕清熱等法。應用于臨床,治愈患者多例,療效滿意,取得了較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