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婷 姚德倉
(寶雞市馮家山水庫管理局 陜西 寶雞 721300)
馮家山水庫位于陜西省關中西部,屬大(二)型水利工程。水庫以農業(yè)、城市、工業(yè)供水為主,同時兼作防洪、發(fā)電等,多功能、全方位地為社會提供服務。水庫總庫容4.27億m3,有效庫容2.86億m3,設施灌溉面積136萬畝,灌區(qū)共有總干、西干、北干、南干四條干渠,總長120 km。
馮家山水庫南干渠從總干渠末端的瓦崗寨引水,全長27.825km,渠首設計流量8m3/s,加大流量9m3/s。南干渠下段設計流量3m3/s,加大流量4m3/s,原設計為梯形斷面,現(xiàn)已改造為弧底梯形斷面,渠道比降1/3000。
紅溝倒虹位于南干渠下段,樁號23+672,具體位置在岐山縣棗林鎮(zhèn)紅溝村南側。倒虹為單管式鋼筋混凝土管,總長度57.25m,直徑1.7m,承壓水頭6.18m。
2001年6月中旬,灌區(qū)旱象嚴重,播種后的秋田大多尚未出苗,有些田塊雖然出苗,但出苗率低,苗情很差。6月21日早7時南干下段開始行水灌溉,流量1m3/s。水流在通過紅溝倒虹時出現(xiàn)了險情,首先是倒虹堵塞,倒虹以上渠道水位迅速上升,水流漫過渠堤和倒虹碼頭后沿眉林公路下流,公路交通受到嚴重影響。緊接著上游碼頭出現(xiàn)一處集中滲漏,水量約0.030m3/s,上游渠堤右岸外坡距倒虹24m的地方也出現(xiàn)集中滲漏,水量約0.030m3/s。
為了防止險情進一步擴大,災害進一步發(fā)展,從上游距離紅溝倒虹約5km的棗林退水渠道全部退掉南干渠水流,截斷水源。然后打開區(qū)間的三支、四支、五支渠和其他引水口進行分流。險情得到了初步控制,倒虹以上渠道水位緩慢回落。
事故發(fā)生后,管理局組織工程技術人員現(xiàn)場察看險情,經過認真分析討論,認為必須首先排干倒虹以上渠道約7000m3的積水,迅速查明工程病害,及時采取工程搶險措施,恢復南干渠行水,確保下游農田灌溉。技術人員采取水泵與虹吸管相結合,排水措施與堵水措施相結合的辦法,共租借10臺水泵抽排水。打開渠堤缺口,利用部分虹吸管向外排放水;在倒虹上游300m處同時設置土擋攔蓄水流。渠道水位下降的同時,還安排人員專門觀察尋找滲漏水進口。排干渠道積水之后,徹底清理了倒虹以上300m高填方段渠道淤積,結果發(fā)現(xiàn)倒虹進口以上依次有7塊現(xiàn)澆混凝土襯砌板底部和左側形成縱向裂縫,裂縫寬度0.5cm~1cm,裂縫長度總共28m。其中,緊挨倒虹的第一塊混凝土板在左側弧中點位置形成縱向裂縫;第二至五塊混凝土板左側斜坡與圓弧相切的位置形成縱向裂縫;第六、七塊混凝土板在渠底中心位置形成縱向裂縫。倒虹進口漸變段砌石兩個側面有兩條垂直裂縫,總長32m,裂縫寬度0.1cm~0.5cm。倒虹上游管坡無淤積,下游管坡和平直段基本淤死,淤積量大約40m3,主要是柴草、石塊等。
查明工程病害以后,主要采取了以下工程技術措施。
裂縫左右50cm范圍內,先用噴燈烘干,然后用鋼刷刷凈混凝土表面,再用鋼釬鑿出寬3cm,深5cm的淺槽,吹干凈,烘干,用防水油膏填塞淺槽,使用噴燈使其熔化,使油膏更緊密地填塞縫隙,而且要平整。最后使用防水乳膠和玻璃絲布(寬度50cm),按照“四膠三布”的要求粘糊裂縫,白天晾干3h~4h即可通水。
漸變段處兩條垂直裂縫,由于滲漏水不是很嚴重,采取簡化的辦法處理。內側用鋼刷刷凈裂縫左右50cm范圍,使用噴燈烘干,然后按照“四膠三布”的要求粘糊裂縫即可。外側回填3m3混凝土,其作用一是阻止?jié)B漏水,與內側的“四膠三布”形成雙保險;二是漸變段砌體較薄,給以支撐力。
右岸渠堤外坡出水點距渠道中心線水平距離9m,與渠底垂直距離3m。從出水點沿漏水通道逆向開挖,尋找進口的具體位置。當挖至距渠底中心線水平距離4.5m時,漏水通道洞徑增大至40cm~50cm,然后漏水通道與渠底中心線垂直,洞頂與渠底平,該位置與出水點的連線與渠道中心線水平夾角約45°。在此位置開挖縱向3m、橫向1m、深2.5m的矩形槽,槽底比漏水洞底低50cm。用濕麥草緊密填塞漏水通道,最后用3:7灰土夯實回填矩形槽,形成截水槽,截斷漏水通道,與渠道內的防水油膏和“四膠三布”形成雙保險。
首先從倒虹進出口同時抽排水,由于進口管坡基本無淤積,加之進口附近處理裂縫,因此清理工作主要在出口進行。架子車下到管內,人工裝車,拖拉機置于渠堤上,通過導向滑輪拖拉架子車。為了保證進入斜管內的民工安全,在斜管內鋪設了較窄的木梯,便于民工扶車上下。工程共清理管道雜物8m3。
對于因水流漫頂沖刷,導致倒虹進口斜管兩側裸露問題的處理,由于場地狹窄,工作面小,最終決定采取架子車運土,人工夯填的辦法。用3:7灰土夯實回填,回填土方共計30m3。
本次搶險歷時32h,于第二天下午4點通水,行水流量由小到大,最后控制流量3.5m3/s。從實際運行情況看,所采取的措施比較理想,效果較好。搶險工程竣工后,行水15天,向下游共輸水240萬m3,灌溉農田約2萬畝。在行水過程中,玻璃絲布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壞,除進口漸變段右側垂直裂縫有少量滲水外,其他地方均無滲水、漏水,運行良好。
工程搶險首先要查明原因。只有認真、細致地查明原因,才能夠對癥下藥。例如渠道水位下降的時候,密切注意觀察并發(fā)現(xiàn)滲漏水進口,且渠道的淤積要徹底清理,因為有些裂縫和問題可能會被淤積所覆蓋。不能查明原因,或者只查明部分原因,均會造成搶險失敗。其次,施工中要嚴格掌握“四膠三布”工藝,烘、刷、鑿、填、粘要保證質量,切實鑿刷出新鮮面,所刷膠晾干后再進行下一道工序。確保了質量才能夠保證工程搶險成功。陜西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