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 港
白居易的《憶江南》詞共是三首: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這三首《憶江南》詞以極為減省的文字,為我們展示出鮮艷無比的水鄉(xiāng)江南勝境,成為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名作。但是,如果僅僅只是讀到作者描繪了江南水鄉(xiāng)的秀麗風光,對江南的美好回憶,喚起人們對祖國河山和美好事物的無限熱愛,這是不到位的,我們不僅要看到這是寫景的佳作,更應該看到這三首《憶江南》中深一層的內涵,想一想白居易他到底是在憶什么。
白居易于長慶二年至長慶四年為杭州刺史,之后為蘇州刺史,但只幾個月就因眼疾回到洛陽。也就是說白居易在江南時間最長的就是杭州。這三首詞是白氏67歲時的追憶之作。白居易的杭州為官,最為自豪的是他的政績,他的政績最為突出的就是治水。一個當上了官的讀書人,能夠將才智造福于民,這是白居易人生中最好的落實,回憶這些,是作者最大的慰藉。三首《憶江南》,字面雖然寫的是景,但是處處隱約閃現(xiàn)出作者對為政江南,特別是在杭州時的得意與自豪。
三首《憶江南》“最憶”與“其次”,是有順序的。
第一首?!敖虾茫L景舊曾諳”,排在“最憶是杭州”之前,雖不說是“最憶”,但是位置已經列在最先,不是“最憶”卻勝過“最憶”。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這是說自己時時惦記著江南。這里的“江花”之“江”,我們不應該老實地理解為河流或是具體的長江、錢塘江。紅得勝火的花應該是荷花,流動的江水中是無花的;綠如藍草的水,不應該是流動的江水,而應該是湖水。白居易《春題湖上》詩云:“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边@首寫的其實是西湖,并不是某條江。
《憶江南》將西湖之憶放在最先,時時掛念,除了西湖之美,主要原因應該是,回首當年帶著杭州人民對西湖水域的治理。白居易對西湖的感情,在他的詩中經常有所流露。在杭州時,他曾帶領百姓修筑湖堤,蓄水灌田千余頃;并疏浚城中水井,以利飲用。這些,至今還在杭州傳誦著。如果僅是留戀紅勝火的花、綠如藍的水,那樣就成了閑夢江南,那就是游客江南了。白居易的江南,留有他的播種,留有他的心血,這樣的江南之憶,實際是收獲果實一樣的心情。
第二首說的是“最憶是杭州”,說是“最憶”卻放到了第二位,排到了西湖之后。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逼鋵嵾@算不上寫景,實際是寫人,是寫他自己,是寫自己工作后的業(yè)余生活。公務之余行走于山寺路上,毫無負擔地賞月;案牘之暇曲肱側臥,心境平和地看潮,這是身體的休息,更是心理的放松。這種緊張之后的解放,閑極無聊的散人是不可能享受到的;這種工作之余的坦然,是刮地三尺的貪官絕不能具有的。這些追憶中,流露著安寧、閑適與坦然,這是對杭州之任的自我欣賞。
第一首寫的是江南人司空見慣的荷花、綠水,第二首寫的是公務之余的愜意,只有第三首“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是寫的蘇州,寫了酒,寫了歌舞,寫出了文人騷客的江南。
三首之中,這首排在“其次”,意境也最次,也最少有人稱道。究其原因,就是只有娛樂,少了前面兩首的那種真情。白居易任職蘇州,只有幾個月,就因眼疾離開,他想在蘇州繼續(xù)杭州事業(yè)的想法沒能實現(xiàn)。白居易在蘇州沒有實際作為,缺少真情實感,也只好寫寫“吳宮”、“吳酒”、“吳娃”了。
白居易離蘇州時,郡中士民涕泣相送,這是對他杭州政績與人品的真實褒揚,同時也為他不能為蘇州百姓做主痛心。白居易自己在詞中也說“早晚復相逢”,有壯志未酬之嘆??上?,他沒有能夠回來。
白樂天20多歲就中了進士,從此游泳宦海,幾上幾下,幾經波折。惟杭州之任最少羈絆,最有作為。一心治國平天下的他,能夠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回憶起來,收獲的自然是甜甜的慰藉與溫馨。而當官不為民作主的貪官、昏官,即使心如鐵石,也難免有負罪的恐懼,他們是不會有這樣的平寧而美麗的回憶的,這類人寫寫山水花月已經不錯了,斷不可能裝出白居易一樣的江南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