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環(huán)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教育資源的不斷整合,人民群眾對教育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農(nóng)村學生轉入小城鎮(zhèn)初中學校就讀,使這些學校的教學班額越來越大。在同一個教學班內,學生在學習情感態(tài)度、認知水平、學習策略和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差異也越來越大。學生客觀存在的差異造成了教師工作重復量大、課堂組織困難、每個學生得不到充分關注和全體學生得不到整體發(fā)展等現(xiàn)象,嚴重制約著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而原來的教學方式很難適應這種新要求。如何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一直是困惑英語教師的問題,筆者在多年初中英語教學中探索出了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主活動任務分層教學法,愿與大家共享。
一、主活動任務分層教學法的涵義
主活動任務分層教學法是指在一節(jié)課內,教師設計一個主要的活動任務,根據(jù)學生的差異,將學習小組分層,讓各小組互動合作,并按其完成任務的情況獎勵積分,這是一種同教材,同進度,異要求的任務型教學模式。它以任務型教學法,分層教學理論,小組互動教學理論,差異性教學等理論為基礎,貫徹《新課標》的“基本理念”,采納《新課標》的“實施建議”,而形成的一種新的教學法。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它是一種行之有效的,便于教師在課堂內操作的教學方法。
二、主活動任務分層教學法的實施途徑
1、科學分組。主活動任務分層教學法采用“同質”分層和“異質”分組兩種手段,將學習小組分成幾個層次,即先根據(jù)全班學生的學習水平,把他們分成三至四個不同層次,再把不同層次的學生按認知水平、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學習能力等分成2—4人的學習小組。小組成員明確分工,相互監(jiān)督,小組活動全員參加。這種層次性的分組,科學合理,便于教師分層指導,有利于培優(yōu)提中補差,更有利于全體學生的發(fā)展,從而有效地完成課堂內的“主活動任務”,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2、重新整合教材,使之“校本化”甚至“生本化”。主活動任務分層教學法要求教師在深入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生活經(jīng)驗,喜好和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等基礎上,重新對教材進行刪減增補、調整順序,這樣使教學內容不但貼近學生生活,而且親近易學、充滿趣味,進而使教材“校本化”,甚至“生本化”。
現(xiàn)行的英語教材都是一個單元一個話題。主活動任務分層教學法是把每單元的“主話題”按照劃分的課時數(shù)、設計成相等數(shù)量、目的明確、科學合理、具有內在聯(lián)系的連續(xù)性的“次話題”,每個“次話題”、即每一課時又設計為一個“主活動任務”, 每一堂課的所有教學活動都圍繞著完成這一“主活動任務”進行。
3、對主活動任務的要求分層。在同一個班級中要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分層,有許多途徑。主活動任務分層教學法采用了同教材,同進度,異要求的教學途徑,即使用同一種教材,以相同的進度,對不同層次的學習小組在完成任務上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各層次任務要求的設計采取適度高于學生水平的辦法,即需要學生努力后才能完成的任務。根據(jù)心理學的研究證明,這樣的任務設計具有挑戰(zhàn)性和吸引力,能激發(fā)學生參加小組活動的內驅力。
4、精心設計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使每個單元,每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具有連續(xù)性、梯度性和整體性。
以人教版《新目標》七年級(下)第八單元為例: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生活經(jīng)驗和他們喜歡調查活動的特點,我把這一單元劃分為五課時,設計成了五個具有連續(xù)性、梯度性和整體性的“主活動任務”
第一課時:調查學生喜歡吃的面條。
第二課時:假設你開了一家面館,招聘服務員,并對他們進行培訓。
第三課時:到飯館吃飯。
第四課時:打電話訂飯,填寫訂單。
第五課時:為飯館、冷飲店和餃子館寫廣告。
5、采取小組合作互動的教學手段,增大學生的參與度。在運用主活動任務分層教學法的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要貫穿始終。通過師生、生生、組內、組間等課堂互動形式,增大學生的參與度,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問題的能力,形成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態(tài)度,為他們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6、采用獎勵積分制,引入競爭機制,激勵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各學習小組完成任務的表現(xiàn)對其進行獎勵積分:基本任務的完成按其完成情況分別按5,6,7,9記分;選擇高于自己層次的任務加1分;有語言拓展按其層次分別加1,2,3分;在課堂內參加表演,按其表演的等次分別按1,2,3,5加分;小組活動積極加2分。這種獎勵積分制,把競爭機制引入了課堂,激發(fā)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激情,調動了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
三、主活動任務分層教學法的意義
1、運用主活動任務分層教學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由于教師對教材進行了重新整合,將每單元的教學內容設計成具有連續(xù)性、梯度性和整體性的“主活動任務”,這種任務貼近學生生活,有濃郁生活氣息,趣味性強,所以學生喜歡完成這樣的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自然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而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必然會提高完成任務的質量,從而促進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
2. 運用主活動任務分層教學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一方面實施了分層教學,使每個學生得到了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參與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得以提高;另一方面還通過小組獎勵積分的辦法,引入競爭機制,激發(fā)了學生參加小組活動的內驅力,提高了學生參加小組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yǎng)了他們合作學習的精神,促進了小組活動的有效開展,這同樣會促進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
3、運用主活動任務分層教學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運用主活動任務分層教學法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下,都有獨立思考、積極參與的機會,容易保持學習的積極性,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同樣會促進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
4、運用主活動任務分層教學法,有利于提高課堂活動的實效性。由于“主活動任務” 目的明確,中心突出,保證了學生完成“主活動任務”的時間,加之“主活動任務”有濃郁的生活氣息、趣味性強,能促使學生積極參加課堂活動,從而促進了課堂學習活動扎實有效的開展,避免了傳統(tǒng)教學課堂活動形式多、熱鬧、實效性差的缺點,而課堂活動扎實有效的開展也必然會促進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
5、運用主活動任務分層教學法,有利于促進全體學生的發(fā)展。主活動任務分層教學法通過學習小組分層和主活動任務要求分層,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了自己要完成的任務;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和教師課堂內的分層指導,使每個學生得到了充分關注。這無疑會調動各層次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全體學生的發(fā)展,從而促進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
6、運用主活動任務分層教學法,有利于學生主體性作用的發(fā)揮和綜合能力的全面提高。教學實踐證明,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能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語言交流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從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小組活動內容涉及面廣,信息量大,有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將語言知識學習和語言技能訓練結合起來,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又培養(yǎng)了他們人際交往、思考、決策和應變的能力,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主活動任務分層教學法,通過對小組獎勵積分和分層指導,避免了學生間競爭引起的組內內耗,促使小組合作學習得以有效開展,自然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促進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