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風水師陳振聰所持富婆龔如心遺囑被法院裁定偽造。
若說到一個人與遺囑法律爭拗之多,在香港的法律歷史上她必然前無古人,她就是香港富豪龔如心。她生前最后幾年與丈夫王德輝的父親王廷歆的爭產(chǎn)案,早已成為傳奇。該案2002年11月開始,原審共花去172天,跨越14個月,結果她敗訴,法官指她所持丈夫遺囑為偽造,她更一度因此被警方拘捕。案件上訴到高院上訴庭,還是敗訴,但在2005年9月,龔如心在香港終審法院上訴成功,先前龔如心偽造文件的嫌疑亦告解除,她正式成為千億華懋集團的擁有者。
風水師爭奪遺產(chǎn)
但在這一時刻,她已經(jīng)身患末期卵巢癌之重病,終于在2007年4月3日病逝。隨著她的逝世,另一遺產(chǎn)爭奪戰(zhàn)馬上展開。她的家人持有她在2002年立的遺囑,將遺產(chǎn)贈送給她所設立的華懋慈善基金,以造福兒童。在她逝世后,風水師陳振聰召開記者招待會,聲稱持有龔如心在2006年的一份遺囑,他才是千億遺產(chǎn)的真正及唯一繼承人。華懋集團擁有權的爭議再起,龔如心的家人代表慈善基金向法院提出呈請,指陳振聰所持遺囑為偽造及無效。
香港的高等法院在4個月的審訊過程之后,在今年2月2日判決,指陳振聰所作的證供不可靠,2006年的遺囑是偽造的。陳振聰隨即表示會上訴。理論上爭產(chǎn)案勝負未定,但香港傳媒及政界人士似乎已經(jīng)有了結論。陳振聰明顯不為傳媒所喜愛,他也不為法官林文瀚所喜愛,法官在300多頁的判詞中對他個人及他所提供的證據(jù)極力批評。盡管陳振聰判決當天表示要上訴,但香港警方在2月3日下午以涉嫌偽造文件將陳振聰拘捕。陳振聰上訴難度雖大,但仍有機會翻盤。
資深大律師梁家杰認為,判決十分“一面倒”,大部分是事實的裁決,即使陳振聰上訴,相信要推翻裁決的難度非常高。
資深大律師余若薇也表示,上訴庭較少推翻原訟庭對事實或證人可信性的裁斷,而多會就原審法官有否錯用法庭原則或專家證據(jù)做出判決。數(shù)年前龔如心的爭產(chǎn)案,她就曾經(jīng)神奇地反敗為勝。法律的事情,只要一方還有上訴的空間,其實無人可以預知結果。
筆跡鑒證并非一門純粹科學
當年龔如心所持由王德輝于1990年所立的遺囑,同樣曾經(jīng)被裁定為偽造。原審及上訴庭法官皆裁定遺囑的簽名乃偽造。終審庭推翻這一事實的認定,理由是筆跡鑒證并非一門純粹科學,法官只是在專家的協(xié)助下作獨立的判斷,由于當時見證簽名的管家的證據(jù)可靠,所以遺囑是真的。
有一點法官沒有分析到,就是當年王德輝的遺囑是中文的及并非在律師樓由律師專業(yè)草擬。并且只有一名見證人而非法例所要求的兩人,不專業(yè)的遺囑引致爭訟的惡果,龔如心應該記取。所以她若然真的在2006年立新的遺囑。她應當不會秘密進行,不將新遺囑交給集團的律師保存,再一次將麻煩留給后人。她最少在離世前應通知家人另一遺囑的存在。
法官林文瀚在判詞之中加入大量意見,傳媒自然極有興趣節(jié)錄。他認為龔如心不會另立遺囑,因為她希望將這段與陳振聰偷偷摸摸的親密關系帶人黃土,不想外人知道;而陳振聰也非打理華懋的合適人選,因為陳生活極度奢華、揮霍無度,而且欠缺生意頭腦。
這些評語根本上是與案件無關,林文瀚這些說法可能是畫蛇添足,顯露他可能有個人偏見,這會為陳振聰一方提供上訴的理據(jù)。個人的意愿其實是非常個人及常常不可理喻,法律上只承認在時間上較后的遺囑會取代前些時間的遺囑,并不理會個人的意愿是否合理。2002年一個人可以有很強的慈善愿望,并不代表數(shù)年之后不會改變原意,變得自私,只希望將一切留給心愛的人。
判詞忽視龔的前車之鑒
倒是正如前述,龔如心早就經(jīng)歷一次遺囑不可靠引致的爭產(chǎn)風波,她不會不小心再自訂一份有問題的遺囑。遺囑兩名見證人的口供指當時只是見證了一頁的文件,但遺囑有兩頁。這固然難以解釋,簽名被筆跡專家指是偽造的,龔如心在病重期間并無能力另立英文遺囑,而陳振聰并沒有在第一時間公開他持有的遺囑,增加了遺囑是后來偽造的可能性,在證據(jù)數(shù)量上而育,遺囑是假的比真的機會更大。
這個事件對富豪們的教訓是遺囑須由律師清楚訂立以外,還要經(jīng)常清楚告訴身邊的人,遺囑存放于哪一位律師的律師事務所,是避免身后有麻煩的最好做法。臨終之前,再講一次給所有人知道就更好。生死皆天命,只是中國人特別忌諱而已。
(亞文)(編輯/唐馨)
海外星云 2010年5期